取消改制学校 促进教育公平

时间:2022-10-09 07:24:28

取消改制学校 促进教育公平

发端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改制校,其初衷是有关方面为弥补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吸引社会资金而采取的一种办学形式,这对当时教育的发展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改制校走到了今天,已经成为变相收费的代名词,直接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改制校与非改制校之间的差距被人为拉大――强校电脑、空调、网络一应俱全,弱校连备课纸张、粉笔都紧张;改制初中的高级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众多,弱校好一点的教师全都想办法、找门路调走;改制校生源是“百里挑一”,弱校只能收留无财力、无门路的寒门弟子;改制校每年升上重点高中的比比皆是,而个别弱校还难以实现零的突破。择校之风愈演愈烈,关系和金钱成了进校的通行证,一些学校通过入学考试的学生人数,还不及“人际关系”和通过高额“赞助费”入学的学生多,“择校经济”直接给教育腐败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改制校现在已经成为教育不公平的体现。有钱人家的孩子能上好学校,穷人家的孩子只能去薄弱校。这种凭金钱和权力取得教育机会的行为,明显将贫困家庭学生排除在高质量教育机会之外,人为地造成了义务教育的三六九等。这实质上是一部分人剥夺了另一部分人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一部分人占有比另一部分人更多的教育资源,这已与义务教育的宗旨相背离。

众所周知,知识改变命运。寒家子女本是弱势群体,学习成为他们摆脱现状的惟一途径,一个良好的教育机制应该让这部分人拥有这种机会,而不应输在义务教育这个起跑线上。为此,政府作为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的社会主体,要切实负起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尽快地取消改制校,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第一,政府要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教育投入的主体是政府,办好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鉴于我国的国情,我们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对教育一包到底,但我觉得通过努力办好九年义务教育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对于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建立弱势补偿的政策,将财政投入的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最终使公办学校的硬件设施趋于一致。在这件事上,政府不能缺位,该埋单的一定埋单。

第二,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改制校”。改革重点中小学制度,逐步取消重点中小学称号,公开收费标准,调整评估制度,限制和禁止“择校”现象发生,实施学生按学区就近入学。鼓励社会办学,不设收费门槛,促进教师流动,支持相互竞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按学区或中小学分配重点学校招生指标,通过生源均衡推进教育均衡。

第四,实施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是优秀教师。对此,一是按学区实际和教师自身状况定期在学区内、校际间实施交流。二是适当提高薄弱校或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鼓励新毕业生和年富力强的教师到这些学校任教,签订合同,制定考核细则,在晋级提拔等环节上给予倾斜。三是鼓励名校名师到薄弱校传帮带。

(作者系省人大代表、长春卷烟厂厂长助理)

上一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 下一篇:建设职教中心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