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铁路工程中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的讨论

时间:2022-10-09 07:06:25

对铁路工程中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的讨论

摘要:降低成本是铁路施工企业实现既定经济目标的必须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成本造价上升的原因、提出成本管理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成本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铁路施工;成本管理;预算控制

Abstract: Reduce the cost of railwa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ust be means to achieve the stated economic objectives; 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increase of construction costs, cost management, and discussed how to strengthen cost management.Key words: railway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budge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目前,一些铁路工程对于成本目标的控制和管理存在着大大小小许多问题。由于在工程中的许多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工人大脑中缺乏甚至没有成本控制管理的概念,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识。因此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是铁路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也是铁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铁路施工企业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还需要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进行更多的探求和实践。

一、我国铁路工程成本造价上升的主要原因(一)人工费比重趋高

在一般工程项目成本中人工费约占10%左右。而实际项目人工费支出往往高达15%-20%。原因在于在人员的使用上存在部分不按岗、不按实际需要配备人员,一人能完成的工作安排多人,从而人为地扩大了人工费的支出。

(二)材料价格的上涨 施工材料成本在铁路施工企业工程成本中占相当高的比例,一般为55%-68%,因此它在项目成本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材料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特别是不可再生的原材料(比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等)尤其如此。材料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引起工程造价的上涨。

二、施工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成本控制项目成本管理应当不仅仅包含成本核算,作为事后控制主要内容的成本核算只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归类和计算,反映实际执行的结果,并作为对下一循环成本控制的依据。当前,许多施工企业对项目的成本管理缺乏事前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仅仅在项目结束或进行到相当阶段时才对已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显然已经为时过晚,成本控制的效果可想而知。(二)项目管理人员成本意识薄弱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可以促使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如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为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为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等,这些必然会造成成本增加。不少施工项目开工前没有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即使编制了,也常常没有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

(三)索赔存在的误区当索赔事件发生时,有的施工单位考虑与业主、监理单位的下一步合作,而不敢提出,即可以索赔而不敢索赔;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对索赔工作意识不到位,对可提可不提的索赔往往不提出,即可以索赔而不提出索赔;只注重索赔意向的提出,不重视索赔过程中的证据收集,不能及时提交最终索赔报告,导致最终索赔不成。最终造成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三、如何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一)施工企业成本预算控制施工企业成本预算控制预算既是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内容,又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方法。施工企业成本预算控制是对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与业务活动预测与决策的集中反映,又是施工企业未来的行动方案。它是一种用数量表示的施工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全部经济管理与业务活动各项目标的行动计划及其相应的措施说明。施工企业成本预算控制,它涵盖了单位经济管理与业务活动的全部内容,所以,预算控制的内容也就囊括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全部。预算工作本身并不产生会计行为。但是,预算控制与会计控制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一方面,由于预算控制对经济管理活动与业务进行调节和干预,会对会计事项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预算的编制、分析、执行等需要借助会计方法,从而产生相应的会计行为,如利用标准成本法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差异进行揭示与控制,就是会计方法在预算控制中的运用。因而,预算系统控制与会计系统控制相互交叉、相互作用,成为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控制就是要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要求.设计预算工作业务流程,确定控制要点,并借助会计系统控制.对预算的编制、执行等业务活动实施监督与控制,保证单位各项经济管理与业务须算的有效执行,保证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与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编制目标成本,下达成本控制责任指标根据企业的要求,结合已签订的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材料市场价格等相关资料,制定一套符合市场实际的内部目标成本,用来作为成本责任指标考核的依据,下达到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有关费用与相关责任人的关联程度把成本指标分解到有关部门和个人,实行全员控制。

(三)做好施工组织计划1、业主发售的招标文件、标前会议、补遗书、各阶段施工图设计、各阶段施工图设计补充及勘误文件以及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

2、现场踏勘工地,调查、咨询、采集所获取的资料。

3、国家及现行工程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预算定额。4、企业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经验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依据编制。

(四)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加强项目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体制、管理机制、施工技术水平,制定符合企业管理与施工技术水平的施工定额,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以保证定额水平的先进性。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约占总造价的60%-70%,是工程直接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在施工阶段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预算价格的构成,正确编制材料预算价格,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一切物资的收、发、领、退都要按规定手续办理,对库存物资和现场材料定期进行盘点,保证物帐相符。

(五)分包工程的成本控制施工企业大都将工程分包出去,一种是劳务分包,即包工不包料,一种包工包料。在劳务分包的过程中,由于分包队伍没有主人翁意识,施工企业对施工钢材、水泥、砂石、小型机具、乙炔氧气以及工具等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控制,造成钢材、氧气瓶丢失,水泥硬化、小型机具、工具接二连三领用或维修,各种油料、乙炔氧气、钢丝绳等远远超标,大大增加了项目成本。施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对施工队实行分期计价结算,即与业主计量一期,与施工队计价结算一次。对施工队进行验工计价时,由项目经理牵头,组织施工、财务、质检等部门人员,核实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坚持验工看现场,计价先验工,拨款凭计价,留足质保金。施工企业财务必须按期核对上期完成工程量清单,与施工队签订的施工合同,及时扣除施工企业代付的各项费用,核对拨款是否超支,签署意见后报项目经理审批拨款。

四、结束语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铁路施工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整体的、全员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活动。施工企业应当及时反映项目成本的动向,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工程项目优质、低耗,促使工程项目成本不断降低,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推动整个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上一篇:对工程施工中预算管理的讨论 下一篇:浅谈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