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离现代化还有多远?

时间:2022-10-09 06:47:46

东莞,离现代化还有多远?

现代化非静态的数字,是动态过程

3月22日,东莞市政府新闻称,按照2006年的规划,2010年东莞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官方的文件中给出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人均GDP:珠三角是7000美元,东莞是超过10000美元。而对照珠三角基本现代化的10项指标,东莞“今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已经没有悬念,但马上遭到了质疑,甚至有评论说“东莞式现代化”是中国的耻辱。

不必过多怀疑东莞的建设成就,它的城镇化建设等是珠三角的典范,值得肯定。只是单一的数字指标是远远不够的。人们应借此反思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现代化?从这些指标来看,东莞在广东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但从普通民众的生活感受来说,是否能体会到现代化带来的幸福感?没有户籍的成千上万的外来工,能感受到现代化的成果吗?东莞的现代化,不能抛开本土文化和新莞人之间的融合,城乡之间的融合。

追求经济成长确实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而对于经济已经起飞的东莞来说,应该对现代化有更全面和丰富的理解。现代化评估指标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必须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整个人类的进步予以更新和充实。经济现代化代替不了社会现代化,代替不了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东莞市领导还是清醒的,副市长就提到:当年设定的现代化指标,偏重于经济,对于社会、民生、人的发展可能相对不足,所以东莞已经达到的“现代化”与真正的现代化还有距离。

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曾认为现代化就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60年代曾以为和就是一种实现现代化的手段,走了不少弯路。现代化并没有唯一的标准,也没有必要列出一个时间表。总理3月14日在答记者问时说: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还要上百年的时间以至更长。

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比经济更重要

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的解放,人的创造力的释放。

我国起初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侧重于物质基础。从科技现代化来说,要求有高质量的科研机构,能吸收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扩大。这一点东莞还没有达到,产业的技术含量有待提高。东莞作为著名的出口加工基地,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否则,发展的代价会越来越大。

从长远来看,单纯靠发展经济是不能实现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人的道德、法律意识也需要现代化,这是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比如,当年德国的现代化就是注重经济、军事和科技,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现代化,经济发展很快,而社会、文化、思想、政治制度则落在后面。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也给世界带来了灾难。

环境的现代化也很重要,要求城市有完善的环卫设施和优美的园林绿化,无污染、无公害,保持生态的平衡和良性循环;城市建筑的艺术化、田园化、宜人化;城市设计与细部处理既体现民族风格,又有时代性。

现代化的负面后果需要反思

能源的超常耗费,资源的巨大占用,污染日益严重等现代化建设的负面效应已经在我国显现出来,人们开始认识到现代社会隐藏的危机。

工业社会是在农业社会长久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更是对农业社会的超越,然而,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顺应而至掠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化的极度发展压缩了人们的生存空间;高节奏、强竞争的生活加重了人的心理负担和生理不适。这些都是现代化所带来的新问题。

对于现代化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上个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世界上曾经盛行一套以GDP为核心的“英克尔斯现代化指标”,进入90年代,面对环境恶化、贫富加剧、社会动荡,联合国和发达国家对传统的现代化理论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更科学、更综合的现代化指标体系。目前,世界上较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指标是联合国开发署制定的“人类发展指数”。它既简单又深刻。简单,是因为人类发展指数只用三个指标,包括以购买力平价为指标的人均收入,反映医疗、社保和环保等水平的人均预期寿命,以及由成人识字率和大中小学毛入学率组成的教育指标,这三个指标意在“保证每个人都有体面的、健康的、有文化的生活”。

现代化有其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深圳市就曾推迟“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大规模修正了现代化指标。

制度的现代化是社会转型的关键

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关键,现在被认为走在现代化前列的国家,现代化之路几乎都从这方面起步。对于后发国家来说,由于追赶发展的压力异常沉重,而技术、知识及人力资本等现代化动力因素又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度的现代化就尤为重要。制度是制约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关键性因素。在一定的社会和技术条件下,制度的变迁,往往可以在短期内极大地改变社会的面貌。

日本社会的现代化变革就是以制度变革为基础,仿效欧美各国制度,建立了具有日本特色的立宪君主制,同时还学习西方经济、法律制度,同时大规模地引进、摄取西方器物文化,完成了产业革命,在制度、器物层面都实现了巨大的变革。

在谈到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时,表示要进行“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实事求是讲,要求东莞市在政治制度改革方面率先突破,并不现实。但是,东莞要想全面实现现代化,政府部门先实现现代化,却是不容置疑的。否则,城市的居民是很难真正现代化的。民主、法治意识薄弱的政府,工作做得再多,也难以获得公众的认同。

链接:“东莞式现代化”的10个指标

东莞据以判断自身“基本实现现代化”的10个指标,包括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化水平、环境综合指数、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信息化综合指数、人均居住面积、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在学学生比重、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等,尽管还不能涵盖“现代化”的所有方面,但东莞所取得的成就还是有目共睹、值得赞赏的。

根据东莞市2009年度的统计数据,东莞市人均GDP达56590元,居民人均储蓄额89000元为全国第二;第三产业比例已经突破50%,超过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三大产业比例为0.4:47.1:52.5;城市化水平接近80%;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6.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为40.98%,绿化覆盖率为44.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21平方米;全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分别达到246家和562家,全年专利授权量12918件;2009年信息化综合指数为73.2,互联网用户118.0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14.22万户;东莞人均住房保障面积则达到了18平方米,居广东省第一位;2009年全市参加高考总人数24707人,上重点线2229人,上本科线8384人;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15.8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536.57万人,失业保险259.15万人。

上一篇:我在澳门学会普通话 下一篇:《培养精英》:精英是为大众奉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