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互持次级债风险研究

时间:2022-10-09 06:03:30

保险公司互持次级债风险研究

【摘要】近年来保险公司将发行次级债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手段,尤其是保险公司之间互相持有次级债的情况较多。本文分析了保险公司互相持有次级债面临的风险,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建议。

【关键词】保险公司 次级债 评级机构

一、引言

次级债是指“保险公司为了弥补临时性或者阶段性资本不足,经批准募集、期限在五年以上(含五年),且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保单责任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保险公司股权资本的保险公司债务。”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发行次级债是一种有效提高自身偿付能力充足性的融资方法,也是获得高收益率的投资途径。作为一种相对于权益资本来说成本较低的融资手段,保险公司利用次级债来填补短期内的资金缺口,为其提高盈利能力赢得了宝贵时间,有效地提高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性,从而加强我国保险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总体来看,我国保险公司普遍存在偿付能力压力,对融资需求日益扩大。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保监会共批准了66家保险公司增资近900亿元,此融资规模是2010年的2.6倍,可以看出近年来保险公司热衷于发行次级债的趋势。

二、保险公司互持次级债风险分析

(一)利率风险

市场利率的不稳定性一直是保险公司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尤其是寿险公司,由于保单具有长期性和储蓄性,若对利率的波动未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很容易引发“利差损”等经营问题。考虑两家寿险公司互持对方发行的次级债,若宏观市场发生剧烈的未预期的利率变化,双方的投资收益无法填补资金缺口,会引发杠杆型的连锁反应,导致保险行业的偿付能力不足。

此外,若次级债的发行使用固定利率,那么对于市场利率的不确定性风险较小。但目前市场上很多保险次级债在赎回阶段采用浮动利率,由于市场利率的不可控对于投资次级债的保险公司更难进行风险管控,使得行业监控部门更难控制风险。

(二)偿付能力下降的风险

如果次级债发行方的偿付能力出现问题,次级债的账面价值只能以90%作为其认可价值,这样降低了持有方的资本质量,同样影响其偿付能力。从这个层面上看,整体保险行业的风险由于互持次级债而升高,容易出现牵一发动全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这样未高度发达的保险市场,保险公司互持次级债容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波及到银行等其他金融系统。

另外,次级债的本质决定了它只是一种短期内填补保险公司资金缺口的方式,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足这个问题。由于持有次级债是一种相对低成本的融资方式,在短期内保险公司的资金不足问题从表面上得到掩盖。但由于次债并非自有资本,只能作为一种缓解性的暂时性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保险公司的资本质量。

(三)道德风险

由于保险公司之间互相持有次级债,双方都可以在账面上显示出更好的资本实力,来满足相关监管部分的偿付能力要求。但这样一种方式类似与关联方交易,

仅仅是一种数字上的虚增,并没有实际增加保险公司的资本质量和偿付能力,很有可能演变成一种针对监管者和投资者的表面文章。保险公司互持次级债,如果双方的利率、期限和金额等相同,则完全不需要发生实际的资本转移,是一种典型的数字游戏;就算条件不同,持有双方可以通过结算差额来满足这个条件,使得监管方无法真实监控其盈利情况,这种道德风险是巨大的,容易引发整个行业的剧烈波动。

三、保险公司互持次级债的制度构建

(一)完善信用评级体制

保险公司之间互持次级债,可以在账面上虚增资本的充足率,表面上达到偿付能力要求,形成道德风险,这是由于在现有的体制下很难将次级债的优良区别出来,但在实际情况中它们的质量和面临的风险却不是同质的,而且差异很大。缺乏成熟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不同的次级债进行甄别、分析和判断,资本市场中很容易出现良莠不齐的次级债产品。成熟有效的评级体制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保险公司互持一些虚假或不良次级债来达到虚增对方偿付能力的目的,保障我国保险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规范信息披露模式

由于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还处在发展初期,短时间很难建立一个规范的评价体系。监管部门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保险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对于公司发行次级债的具体情况,以及现阶段持有其他公司(尤其是保险公司)的情况进行特别的说明,信息的使用者可以自己对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进行预估。目前几家上市的保险公司在年报中对发行的次债有介绍,但是对于自己持有其他保险公司次级债的情况却没有说明。

(三)允许保险次级债的流通

目前定向发行的次级债在公开市场上不能流通,造成了保险次级债的持有者以商业银行及其他保险公司为主,次级债在金融体系内的积累很容易形成风险,违背了分散风险的思想,次级债投资者在发行者出现偿付能力不足时难以及时规避风险。如果允许保险次级债在二级市场上的流通,可以形成有效的次级债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更多投资者去分析和判断次级债的质量,也可以缓解发行者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参考文献

[1]黎小枫. 论商业银行次级债“互持”的合理性[J]. 福建金融,2005(08).

[2]米黎钟, 毕玉升, 王效俐. 商业银行次级债定价研究[J].管理科学,2007(02).

[3]高洪忠. 保险公司次级债风险及监管研究[J].保险研究,2011(01).

作者简介:曹维洋(1988-),女,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保险会计。

上一篇:利率政策调整后的有效性分析 下一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因子分析与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