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绘画能力

时间:2022-10-09 05:57:22

如何培养小学生绘画能力

古往今来,“天才出自勤奋”似乎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为后盾,学习就是被动而枯燥的,造就不了什么人才。每一个美术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能对画画感兴趣。怎样才能使他们感兴趣呢?是不是每一堂课都能上得有趣呢?兴趣的源泉何在呢?通过我们教研组教研课题的学习实践,使我有了一些感悟。

怎么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画画,快乐的画画,那些小画迷、小球迷、小棋迷,对他们所爱入了“迷”,就露出了人才的萌芽,我认为孩子的画是不是有发展前途,不看现在画得好坏,只注意观察他入迷的程度就够了。有了浓厚的兴趣,他的学习才是积极的、主动的、轻松愉快的,有如饥似渴的吸收消化能力,表现出超人的才智和坚强的毅力。强迫孩子画画,这也不对,那也不好,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要求孩子,把孩子本来很有兴趣的事,弄得索然无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孩子的天赋就会顿时黯然无光。

对孩子兴趣的转移要正确对待。儿童兴趣广泛,有好奇心,什么都想摸一摸,试一试,这是健康儿童正常现象。尽量去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明智的,如果他本来喜欢画画,忽然不喜欢了,一定要分析原因,可能是成人指导不当,打击了他的兴趣,这可以补救,也可能遇到更有吸引力的事情,转移了也不是坏事。如果孩子上了中学,忽然迷上了画画,也为时不晚,总之强加给孩子的,效果都不会好。

兴趣是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客观条件。评选作品时,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作品是不是表现了不同年龄的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否表现了他们自己起初的生活体验,其次才是一定的绘画技巧。有些孩子画的中国画俨然似老画家风范,一般都是程式化的模仿之作,题材狭窄,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他们画其他题材既没有能力,也缺乏自信。另一种画,一眼就看出是临摹的简笔画或简笔画的组合,同样缺乏独创性。这些作品一般很难入选。从这可看出兴趣对儿童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巧妙地抓住儿童纯洁稚拙的童心和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依据其兴趣和绘画技巧特点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挖掘和培养。儿童都爱涂涂画画,这是他们的天性。做教师的,不要束缚他的思想,不要压迫他的成长。在教学中,要注意有效的启发引导,发现绘画好的苗子,不断激发其绘画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和提高作画技巧,更好的抓住儿童的兴趣点。

我们推崇儿童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大胆泼辣地表现出儿童自己真情实感的作品,幼儿的作品以天真幻想更具特色。天真,是儿童画美的价值所在。

儿童画画很少有计划性,只顾想象,表现自己意志,只求情绪的表达,不计后果。至于别人是否能看懂他是不管的,自己有没有能力画,也从不考虑。他们敢编故事,画热闹场面,没有人教过,就凭自己的想象画,当然谈不上大小比例、透视构图了。在涂鸦初期,画得一团乱麻,其中也不管他们美丽的想象。很多孩子你问他会不会画什么东西,他总是毫不犹豫非常自信地说:“会!”虽然画得不像但他自我感觉却很好,很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肯定和赞扬,可惜这种良好素质不被成人所理解,有时反而受到嘲笑奚落和打击,给孩子的心灵很大的伤害。

绘画能力因儿童手眼脑等生理器官的发展不同而呈不平衡状态。例如女孩一般手的准头强于男孩,造型能力往往领先于男孩,而男孩想象力往往超越女孩。有的孩子手的功能比别的孩子笨拙,但与智商无关,以后仍可能变为巧手。家长老师不能只看孩子某一方面落后,就说孩子笨。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强,就发急,总喜欢当孩子的面说:“看人家画得多好,你画的那叫什么呀!还不肯好好用功画。”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长处,去揭自已孩子的短处,这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很大的摧残。这不是望子成龙,而是训子成虫。

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多样性使孩子身心处一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引导他们去观察事物,使孩子认识事物,开阔眼界,增加知识,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多欣赏美的东西。见多识广是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对绘画对象的理解、想象,然后用手去画、去创造,这个全过程都是主动积极的创造过程,是发挥聪明才智、表现审美意识的过程。只要他们自信、敢画,保持浓厚的兴趣,入了“迷”,就不用担心,画得差的会变好,画得好的经一段过程会飞跃,手越练越泼辣、果断、正确、自由,只要循环往复,就会心灵手巧、波浪前进。

“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次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解答;给孩子一份喜悦,让他自己去体味;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自己去翱翔。”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只有“乐学”,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把他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这一点是何等重要!加油吧! 同行们!

上一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实例 下一篇:在倾听中尽享音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