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09 04:14:37

导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导学法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套新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是直接向学生陈述知识,而是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职能由传统教学中的“授”转变为“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活动由传统的“接受”转变为“自学”。导学法的科学合理运用使历史学习不仅仅是记忆而枯燥乏味,而是成为生命的感悟、心灵的触动、知识的建构,继而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养育人文素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炼出三种基本导学法:学案式导学、问题式导学、结构式导学。

一、学案式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的导学法

学案是由教师遵循课程标准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学情而科学设计的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或讲义。通过笔者的思考和实践,学案的基本结构为:标题、学习目标、方法指导、学习流程(包括导入新课、知识要点、探究拓展、运用练习)和总结反馈。从某种意义上讲,导学案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指南、依据。学案式导学成功实施的前提是学案的科学制订。一份成功的学案首先在于教师对课标的深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教学的方向。其次在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精准把握。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讲是学习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制订应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再次在于教师对学情的充分了解。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学生的已有知识、思维特点、学习能力等均是需要教师制订学案前认真分析而得出准确的判断。这样的学案才能紧扣学生学习实际,真正让学生与学案对话。第四在于教师对于教学资源的科学整合。教学资源以教学目标为核心。教材当然是主要教学资源,应根据教学目标所需组合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不能把教材作为唯一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均需教材外的相关历史资源,这也是学案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比如形象生动的人物对话、发人深省的漫画、耳熟能详的歌谣等。

学案式导学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学案的合理运用。学案式导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能依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激发学生依据学案进行自学的兴趣与动力是第一步。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都比较强,因此一方面可以以贴近他们生活的话题、新颖的观点、意外的情景等激发他们的探究欲,另一方面可以以竞赛的形式、公正及时的评价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笔者在教学中的第一步,往往是展示让人耳目一新的图片、视频或文字材料,用这些来吸引学生,让他们为探求历史知识而跃跃欲试。又比如,笔者在教学中常常以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形式激发学生保持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案式导学运用过程中,务必坚持一个原则:学生能收集到的信息、自主理解的内容、概括的要点等一定要提供平台让学生完成,形式可以多样,比如展示、阐述、互问等。教师适当点拨即可。而设计的拓展题、重点探究题则务必以具体方法指导或思维引导,一步一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辨析。特别要注意的是学生产生的问题疑惑正是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抓住,快速地思考其背后隐藏的学生认知过程中的问题所在,这是课堂教学中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抓得住这点,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如能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通过引导逐步点拨、分析、思考就抓住了教学的本质。因为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一定会与原有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冲突或碰撞,教学就要让学生把这些碰撞表现出来,继而化解,刷新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二、问题式导学是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导学法

问题如何产生是问题式导学的首要问题。问题产生从提出问题的主体上分就是教师提出和学生提出两类。教师提出问题必须是基于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路牌。教师提出问题一是要具有科学性。没有科学性的问题是误导。二是要具有阶梯性。既要有“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更要有激发学生思考的“为什么”“如何评价”“有何启示”等问题,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历史到现实。三是具有情境性。问题的产生不能是干巴巴的以一副严肃呆板的面孔出现,而应在具体的情境下产生,如展示图片、原始史料、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论述或组织历史情境模拟活动等,这样产生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问题的提出须选择恰当的时机。按时机来说,可以是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的学前提,也可以是为了引导学生重点探究问题时的学中提,当然也可以是为总结理解消化本课内容的学后提。这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教学需要而定。

对学习者而言,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恰恰是自主学习的开始。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问题式导学方法运用中,教师提出问题是问题产生的一种途径,而让学生提出问题则是更佳的途径。教师提出好问题的确可以激发学生学的需求、思的欲望,而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则是真正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主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早已提出此类观点:如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张载的“学则须疑”,都强调要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因此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开始、思维的起点。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提出问题,当然更要善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学模式是由情景、问题、观察、解决(方法)、应用(验证)构成,因此情景是产生问题的摇篮,教师可以通过启发讲解、新旧知识碰撞、不同观点列举、历史谜案展示等多种情景让学生自发形成问题,自然而然产生疑惑、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动力。

问题的解决是问题式导学法的核心。解决问题当然还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一线,教师则当顾问当指导者,居于二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辨析,把握正确的方向,提供方法的指导。教师应敏锐地抓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时机,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经老师的点拨,感觉“柳暗花明又一村”。问题解决的形式可以是静静地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自专心致志地收集有效信息、分析信息继而得出结论。也许课堂是安静的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也可以是通过师生的对话一步一步地让学生从表面到深入地思索,继而逐步理清思路到恍然大悟。更可以组织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促进学生自我思考、积极交流、融会贯通,以求得探究的深入、互相帮助,充分发挥生生间的互补作用。在合作交流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问题的解决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思维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增强动力和能力,因此问题解决过程结束后,要有成果展示和拓展延伸阶段。成果展示是让学生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所得,充分展示自己。一个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不断产生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动力,因此,一个问题解决之时,也是教师能及时抓住时机,拓展学生思路,向广博和纵深发展之时,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不竭的学习探究欲望。

三、结构式导学是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导学法

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任何学科均有自身所特有的知识结构。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也是鲜明而突出的,它能把众多零碎的散乱的庞杂的知识相互联系起来。也正是建立了知识结构,才有历史学科的意义和价值。没有结构的历史知识至多只能称之为往事或故事,而不能形成学科。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步养成以结构导学、以结构理解、以结构运用的习惯,方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和感受到历史学科无限的魅力。

运用结构式导学方法首先在于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结构。历史知识结构有宏观和微观两种,这里论述的是微观层面也就是每堂课的知识结构。在现行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主要教学资源的现阶段,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立来进行。一般来说,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可以分为时间(过程)式结构、空间式结构、角度式结构。例如《和同为一家》一课就可以建立空间式结构,即利用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来建立。而《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课就可以建立角度式结构,即从南方农业、南方手工业、南方商业三个角度来建立。知识结构的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箭头式、示意图式、表格式等。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知识结构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俯瞰知识,而运用知识结构更有利于学生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整体,着眼于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最后回到整体。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就可以比较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如运用结构之间的联系,可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其内在的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在《科举制的创立》一课的教学中,当师生合作共同完成知识结构的构建后,可进一步采用原始史料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针对一句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可以提出问题:这句诗说明了什么?结合科举制前的选官制度分析科举制在唐朝的完善会给唐朝发展带来怎样的作用或影响?这样学生对科举制影响的认识就是通过分析思考得出来的,而不是机械地背诵结论。

教学方法中,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也没有一种方法是最好的,只有适合的。上文所说的三种导学法也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来选择,而不能搞一刀切、绝对化。历史教学中的导学方法还会有更多,但其围绕的核心一定是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思考,这个也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一平.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胡金平.中外教育史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上一篇:记忆中的小动物 下一篇:高中地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