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结合线性注采井网在重力浊积流油藏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9 04:06:24

相控结合线性注采井网在重力浊积流油藏中的应用

【摘要】重力浊积流油藏具有非均质性强、连通差、物性差的特点,常规的面积注采井网不能适应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平面、纵向水驱动用差,影响水驱开发效果。根据油藏地质体特征结合试注开发的注水特征,采用新型的相控注水原则调整井别,对主力相带注水,高注低采、厚注薄采,实现平行物源的线性注水,能够实现重力浊积流油藏有效注水开发,该井网在辽河油田L35块投入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相控注水 线性注水 重力浊积流沉积 注水井距

水下重力流储集砂体具有纵向上沉积层系多、储层砂体平面分布不稳定的特点,该类油藏采用常规的面积注采井网,很难适应油藏的自身特点,易于出现平面、纵向水驱动用不均衡,水驱动用程度低,且因储层吸水效果差导致,憋压住不进的现象,不能实现油藏的有效注水开发。

辽河油田L35块是典型的重力浊积流油藏。区块纵向上发育6 套油层, 主要含油层段为沙河街组三段, 油藏埋深-2500-3200 m。粘土矿物绝对含量为5.96% , 平均孔隙度11.4%,平均渗透率为7.43×10-3μm2,属低孔、低-特低渗储层。

L35块于2001年采用一套层系正方形井网250m井距投入开发,于2006年采用反九点法面积注水井网进行试注开发,试注井网分别采用250m和176m井距。注水后,试注区域地层压力开始稳中有升,产量递减趋势得到了改善。但在注水后注入压力开始逐渐上升的,并最终保持在20~25MPa高压注水。平面上,油井水驱受效状况差异大,注水受效率低,部分井发生水窜;纵向上,水驱动用程度低,仅部分物性较好的层位吸水效果好,总体试注效果不佳。

2 注采井网、井距优化

在试注过程中,对于重力浊积流油藏其沉积特征是影响注水的主要因素。在纵向上,根据吸水剖面测试资料,物性较好的河道相储层平均相对吸水量在57%,而物性一般的漫溢相平均相对吸水量在15%,物性差的边摊相基本不吸水。在平面上,处于有利相带的井吸水效果也要明显的由于不利相带的井,为了确保能注进水应以相控注水为原则,在主力的河道相带注水。

为了更加准确的研究L35块的相关注水开发方式的开发效果,根据L35块主体的油藏特征和开发状况,开展了数模机理研究,对比了反九点法面积注水和相控注水的方案,结合储层综合评价的结果,在相控注水方案中,注水井在四个一类储层中尽量分别在河道相注水,而纵向上考虑概率相,确保注水井在四个主力的储层中尽可能多的在河道相注水,其井网示意图(见图2、图3)。对比生产10年的生产情况(图4),相控注水在生产10年后其采出程度为16%,而面积注水仅为12%,表明相控注水整体的开发效果较好。

在L35块试注开发过程中,压裂裂缝也是影响注水效果的主要因素。沿裂缝方向注水突进速度快,易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发生水窜。国内外低渗砂岩油田的开发实践证明,由于储层物性差,注入水沿天然裂缝和水力裂缝窜流明显,该类油藏应采用矩形井网,井排与裂缝平行,使注入水垂直裂缝走向向采油井方向驱油,即线状注水,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油层的波及体积。

通过上述分析冷35块注水见效特征受储层物性、沉积物源方向等因素影响,采用相控注水原则调整井别,具体纵向上考虑概率相,对主力相带注水,高注低采、厚注薄采,实现平行裂缝的线性注水。为了保证注水效果,应该在平行裂缝方向拉大井距、垂直方向缩小排距。

通过经验公式计算结合类似油藏开况,对于特低渗透油藏:井距=2~3倍排距,而对于致密油藏:井距=3~4倍排距,确定L35块的合理注水井距为350m,合理的注采排距为176m的注采排距是合理的(见图4)。

3 应用效果

自2009年起,在L35块开展了相控结合线性注水调整,在油藏北部选择优势相带转注3口井实现小井距相控注水,同时对现有小井距注水井组进行对应注水调整。调整后,日产油由18t/d提升到43.6t/d,含水有47.7%将至37.8%,动态水驱控制程度由51%提升到86%,调整区域的压力出现回升趋势,由于注水对于调整使吸水指数上升,注水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4 取得认识

(1)注采井网应根据地质体特征进行部署,通过试注分析认为沉积和水力裂缝是影响注水的主要因素,依据试注效果,采用相控注水方式,确保注进水,并采用平行裂缝方向的线性注水扩大注水的波及体积,从而实现有效注水开发。

(2)重力浊积流油藏油砂体分布范围小,连续性差,必须用较小的井距,较大的井网密度,才可以提高井与井之间的油层的连通程度。为了保证注水效果防止水窜,应在平行裂缝方向拉大井距。因而注采井网以本着大井距、小排距的形式进行部署。

参考文献

[1] 裘择楠.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模式L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 王俊魁,朱丽侠,俞静.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水方式的选择[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4):84-86

[3] 史成恩李健,雷启鸿,等.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研究及实践[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5):59-61

[4] 陈炎珍,徐文娟.扶余砂岩裂缝油藏的注水开发及调整[A].中国油田开发实例[A].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301-317

[5] 姜瑞忠,侯建峰.低渗透油藏压裂井网的水驱采收率与井网密度探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2(21):19-20

作者简介

张帅仟,工程师,1981年生,2007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专业,现从事油气田开发工作。

上一篇:安棚上层系厚油层细分流动单元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塔河油田超深井钻井提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