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09 04:05:50

脑卒中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摘要】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临床提供相关资料。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311例脑卒中患者,笔者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肥胖情况、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以分析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经调查研究显示,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60岁以上患者高发,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嗜酒为脑卒中的高发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应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关键词】 脑卒中; 相关危险因素; 调查研究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53

脑卒中(Stroke)现今为我国高发的疾病,其是因为各种相关因素而致使患者的脑中动脉出现破裂或闭塞、狭窄,患者的脑部血流出现障碍。此疾病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1-3]。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311例脑卒中患者,笔者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肥胖情况、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以分析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相关资料。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311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MRI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4]。所有患者中142例患者为脑梗死,169例患者为脑出血。192例患者为男性,119例患者为女性,男女比为1.61:1。患者的年龄为25~81岁,平均(54.9±4.5)岁。25~60岁69例(22.2%),大于60岁159例(51.1%),大于70岁83例(26.7%)。

1.2 方法 笔者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对311例脑卒中患者的年龄、性别、肥胖情况、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表格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

2 结果

经调查研究显示,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60岁以上患者高发,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嗜酒为脑卒中的高发危险因素。见表1。25~60岁的患者高发危险因素为肥胖、吸烟/嗜酒、高血压、高血脂等;>60岁的患者高发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嗜酒等;>70岁的患者高发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嗜酒等。

3 讨论

脑卒中的临床症状为系列性的,患者早期可出现四肢、面部等一侧突然感到无力气,患者的语言能力出现一定的障碍,有些患者还会出现重度的头痛表现。此疾病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疾病严重的患者预后情况很差,失去了行动、语言等能力。故早期预防此疾病的发生和及时救治为此疾病治疗的关键[5]。

本组资料显示,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61:1。60岁以上患者高发,>60岁159例(51.1%)。25~60岁的患者高发危险因素为肥胖、吸烟/嗜酒、高血压、高血脂等;>60岁的患者高发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嗜酒等;>70岁的患者高发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嗜酒等。这表明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嗜酒为脑卒中的高发危险因素。上述因素均和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患者的饮食过于肥腻、吸烟、嗜酒、情绪易于激动等均会致使患者出现上述危险因素,而这些危险因素又会引起患者发生脑卒中等疾病。故进行健康正常的生活是预防此疾病的关键。另外,有文献报道糖尿病也是此疾病的高危险因素,但本组未进行调查研究。

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进行戒烟、戒酒,如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应服用降血压、降血脂药物等进行控制,并进行低盐饮食。患者应多进行身体锻炼,保持一个良好的体重,肥胖患者应进行合理的减肥,控制体重。如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应预防发生心房颤动,其会致使栓子脱落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脑栓塞[6-7]。

总之,患者应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Garde E,Lassen N A. Apoplexy with rapidly deteriorating symptoms-stroke in progression,hemodynamic and clinical aspects[J].Ugeskrift For Laeger,1995,342(25):4125-4136.

[2] 林镇源,彭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11):36-38.

[3] 谭梅.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1):91-93.

[4] 王黎萍,吴承龙.进展性脑梗死的早期预测[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12(9):52-53.

[5] 李红文,李新,陈玉郡.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3):41-42.

[6] 尹运佳,朱冬梅,吕秀玉.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30例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06,17(3):110-112.

[7] 李小平.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2):25-26.

(收稿日期:2012-06-20) (本文编辑:车艳)

上一篇: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成为IHE测试主角 下一篇:5-S1脊神经根共硬脊膜鞘1例报道'> L5-S1脊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