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时间:2022-10-09 04:05:42

刍议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这是叶老经过几十年探索而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托尔斯泰有关于习惯的名言说的更妙:“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语文教师要指导中学生把读、写、听、说巧妙地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真实的语文能力。

那么,在优化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呢?要引导学生“做主人,乐于学,得方法,人轨道。”为此,我认为要切实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中学生养成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

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之一,是教师对课文“分析”过多,滔滔不绝地讲授“冲”掉学生的各种语文训练,剥夺了学生自己阅读、感知、理解、消化课文的主动权,“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就少了自己的阅读实践。

至于课外阅读,要么是被繁重的作业负担挤掉,要么放任自流,中学生怎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呢?要解决这个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顽症”,只有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更新观念,优化语文教学,让学生真正的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扎扎实实开展课堂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养成勤于阅读,不断积累知识、经验的习惯,这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中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每一种新体裁的课文后,宜总结此体裁课文应掌握的各种知识点,以后在教授这种体裁的课文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大胆领着学生开展阅读训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结出每篇文章应掌握的知识点。

如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第一篇说明文后,归纳出阅读说明文应主要弄明白:A、说明的对象是什么?B、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C、采用哪种说明顺序?D、说明的对象有哪些特征?E、说明的语言有哪些特色?在教授学生学习第二篇说明文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初读,精读,研读三步,让学生通过阅读,自行归结说明文要弄懂的五个知识点。通过这种课堂上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不同文章的阅读方法,改变漫无目的的不良阅读习惯,达到锻炼阅读能力的目的。

语文教师更应自觉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中学生自觉养成开展课外阅读的习惯:(1)养成每天阅读佳作的习惯。佳作除教学大纲推荐的名著外,中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篇幅短小、内容精悍的千字文。

向学生提出目标:初中三年,阅读中外的名著20本,阅读千字文200篇。养成每天做阅读记录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名著名篇后,把佳作的作者、梗概等记录下来。这既是一种对知识的融解,也是一种知识积累。

二、培养中学生边聆听边思考的习惯

目前的语文教学,重写而轻听、说,故不再详述“写”。课堂上,带着疑问聆听教师的讲解、范读等,边听边思考,这是每位中学生能做到的,但课外的聆听、思考则被我们平时所忽视。胎教的流行,证明人类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始于听觉。

从婴儿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名中学生,随着他们自身知识的增长、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进入成长的“烦躁期”,对周围的大部分“声音”开始有点不耐烦,或只停留在听的阶段,常常没做深入思考。俗语说的好:身边一切皆学问。平时收听广播,听别人争辩等,如果能边聆听边思考,亦能获得和提高语文能力。

如一名中学生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发现节目主持人把姓氏中的“任”读成ren,如果这个学生能深入思考,联系到课堂上老师读ren,想到是主持人读的对还是老师读的对?翻开字典,发现主持人念错了,那么这位中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就得到了巩固和提高。所以,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导学生养成边聆听边思考身边一切声音的习惯,让他们从中获得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培养中学生练口的习惯

这里所说的练口,主要指练口才,练说话。由于“考不着”、“课时紧”等原因,这个练动不受重视。然而因我们面对的是调整发展的信息社会,人们在科学探讨、经济活动、人际交往中,需要谈话、争辩,需要彼此间理解、认可、支持和沟通,需要用最简练,最精确的语言来表情达意……,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口才,所以语文教学应重视练口,培养学生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本领。

培养中学生练口的习惯,具体应抓三方面的工作:

在静态语境中;练基本功。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安排适宜的练动的时间,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使之养成良好习惯。练口前要向学生提出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楚、正确流利”。练口开始时要求学生注意讲话时的声调、仪态。这样反复联系,逐步提高,就会养成习惯,就会练就说话的本领。

把课上活,促进交谈。学生在静态语境中的说话能力培养固然重要,但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更多的将是动态的交际语境。因此我们还将注重培养中学生对动态语境的适应能力。培养中学生这种适应能力,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把课上活,要为各种形式的交谈创造有利条件:

(1)创建“对话、答问、讨论”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设计、机智诱导下,抓住机会,利用更多的动态交流语境,积极练口;

(2)围绕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钻进去,跳出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学生说起来,争起来,辩起来。做到这些,语文课堂才能活起来。

(3)样板效应,熏陶感染。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一方面要严于律己,力求做学生在朗读、演讲、辩论等方面的榜样,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寻找常见的高水平的样板,进行学习、欣赏、评论、效仿。如收看电视辩论节目、体育比赛实况的解说等等,让学生欣赏高水平的说话。认定样板,找到差距,学生自然在效仿的过程中学到真本领。

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不仅仅是这些,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做有心人,多发现、多思考、多积累,再交给学生用。老师要用尽可能多的时间指导学生练习读、写、听、说方面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细心聆听的习惯,有礼貌说话的习惯等。总之,要想真正有效的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上一篇:语文教学比较法的尝试 下一篇:浅议如何做好股份制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