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10-09 03:43:11

甘肃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摘要:文章主要采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甘肃省1990年以来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且进一步对得出结论的原因给出了合理解释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个体私营经济;金融支持;协整性

一、引言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相关的实证分析也得出了时效性很强的结论。目前主要关注与国别或者区域范围内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对于省区内个体私营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较少。甘肃处于西部地区,其金融发展状况以及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特点,以此做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具有代表性。本文首次将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理论研究框架应用到甘肃个体私营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上,采用1990~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检验金融发展对个体私营经济增长关系的方向。检验甘肃金融发展是否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可以构造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为了揭示甘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相互关系,本文运用协整理论证明了变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协整的基础上,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本文各种检验均在Eview3.1中进行。

(二)指标选取

根据现有资料及相关计量模型结论,为反映甘肃地区个体私营经济与金融支持的关系,本文选取以下指标:反映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个体私营经济生产总值(GS)。反映金融支持的指标:金融机构贷款(DK),包括国家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当年的贷款;金融机构对个体私营经济的贷款(GSDK);地方性金融机构对个体私营经济的贷款(DFDK)。

(三)数据及其初步处理

从表1可看出,自1990年以来甘肃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金融资产也相应大幅增长。

(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研究

为了消除单位和趋势的影响,对所有变量取自然对数。由于经济时间序列数据,尤其是宏观经济数据,常常出现明显的时间趋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增广的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法,即ADF法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为: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的检验值都小于临界值。因此,水平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而一阶差分是平稳的,符合单位根的定义,可以认为是典型的一阶单整序列。本文采用Engle和Granger两步法检验反映经济增长与个体私营经济增长的变量和金融发展与地方金融支持的变量两两之间的协整关系。

对回归方程残差的ADF检验表明:甘肃经济增长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存在协整关系,检验值-4.11966小于临界值-3.0989,同时方程也通过了F检验和DW检验,说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甘肃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甘肃经济增长与金融机构贷款之间存在相似的协整关系,检验值-3.57556小于临界值-3.17535,说明地方金融发展与地方经济增长正相关;甘肃经济发展与金融企业给个体私营的贷款也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表明个体私营经济也需要金融支持;甘肃经济发展与地方金融机构给个体私营经济的贷款同样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地方金融机构支持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

(五)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证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的验证。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5%显著性水平上:甘肃的经济增长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个体私营的发展是甘肃经济增长的原因,个体私营的壮大促进甘肃经济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金融支持也是甘肃经济增长的原因,但经济增长不是金融机构贷款总量增大的原因,这是因为金融企业的资金是全国性资源配置,其资金来源并不只限于所在市,可以通过调动其他地方的金融资源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对个体私营经济的金融支持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原因,但个体私营经济并不是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的原因;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对个体私营经济的金融支持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原因,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银行融资的支持,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深入发展其融资需求将愈加强烈。同时,以地方金融资源如存款、贷款为生存之本的金融机构也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壮大,从而形成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结论

本文通过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甘肃个体私营经济与金融支持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一)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与经济存在双向关系

经济发展使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相应增加,经营效率与质量就会得到改善。反过来,金融机构对经济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支持,也会给经济注入“第一推动力”和持续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地方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与地区经济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地方金融机构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反,地区经济增长对地方金融机构的支持作用并没有显著地表现出来。地区经济增长对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发展作用的微弱,可能来自于两个原因:一是金融资源供给的水平低;二是地方金融机构的不合理。结合理论分析其原因在于:

1、甘肃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偏低,特别是一些企业的破产兼并比例比较高,对银行资产的影响较大,对个体私营经济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比重影响了地方金融机构整体资产质量。

2、甘肃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不尽合理。目前,甘肃银行类金融机构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及国家政策性银行之外,甘肃至今尚无一家区域性银行,也没有一家外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地区分布不尽合理。诸多金融机构主要集中于兰州,除了四家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之外,其他商业银行在兰州之外均没有设立分支机构,这严重影响了地方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和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

四、政策性建议

(一)发展地区性的民营金融机构

降低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及非国有银行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鼓励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参股,大力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鼓励非国有银行在兰州之外设立分支机构,以形成金融机构在甘肃地区的合理分布,扩大其服务范围;

(二)完善信用保证机制

发展和完善多种形式的贷款担保机构,探索建立贷款保险制度。通过设立贷款保险机构,可分散或适当转移风险,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贷款积极性。

(三)加快对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

改进贷款决策程序,建立适合个体私营经济的信贷审批机制。要积极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研究个体私营经济的资金需求特点,积极改善贷款方式,对那些产权明晰、经营效益好、守信用的优质客户,除传统贷款方式外,还应发放部分信用贷款,努力满足个体私营经济合理的信贷需求。

参考文献:

1、褚保金,张茹.常熟民营金融与民营经济互动效应分析[J].上海金融,2006(3).

2、张兴军,杨桂元.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4).

3、徐璋勇,封妮娜.陕西关中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6(l).

4、方建中.南京发展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6(6).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

上一篇:产权市场与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整合构建三板市场 下一篇:软件盗版刑事制裁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