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卓越课程,促进师生成长

时间:2022-10-09 03:34:40

探索卓越课程,促进师生成长

摘 要:生长在海门这块土地上,沐浴在新教育的阳光下。让我们背上卓越课程的行囊,向着阳光的方向前行。卓越课程不是哗众取宠,它是平凡的升华,是对生活点滴的积累,是对一切美好的向往和践行。纵然知道这段旅程充满艰辛与繁琐,我们依旧风雨前行,因为孩子们的幸福生活在向我们召唤。

关键词:新教育;卓越课程;素质教育;卓越教师

新教育课程思想下的卓越课程在海门这块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我们欣然实践着、学习着、前行着。

读一本好书,可以启迪人的心智,无限度地扩大人的内心世界。同样探索卓越课程,可以让师生在知识的殿堂里徜徉,在实践的快乐中求知、成长。

何为卓越?卓越从常规课程中来

卓越的课程不是刻意追求,不需要苦心经营,它应该来源于学生的常规课程。卓越的课程是从常态的教学中理清课程的目标和思路,让学生熟知课程任务并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它也不单单是完成教材中的题目,作为老师,应该挖掘出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教学内容的深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深层次的题目,而广度则让学生由此及彼、学以致用。

何为卓越?卓越源于生活实践

卓越的课程当与地方实际、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教材,正如新教育卓越课程所要求的“以特色课程为必要补充”。源于生活的课程,学生才会去观察、发现、研究,才会有感而发,才会更爱自己的生活与家乡。

何为卓越?卓越如师生促膝交谈

卓越的课程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者”,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听者”,而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和学生应站在同等的地位上交流,如同师生之间谈心一般探讨问题的始末。在这样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我相信定会比“我让你听,你要我做”的氛围下更容易碰撞出知识的火花。

何为卓越?卓越是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

在学校生活中,我们除了把精力放在语数外等主科学习上,还应该重视品德、体育、美术等副科或社团学科的学习。语数外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往往高尚的品德、健康的体魄或者正确的审美观,对于我们今后的事业或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赫尔巴特曾这样评价过品德的重要性: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其他几点的重要性也是如此。而当下在副科学习的重视度和力度上,我们很多学校的教育是欠缺的。当人的发展或者社会的发展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对于品德、体育或信息技术等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所以要做二十一世纪的强者,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转变观念,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和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社会下生存下来,更好地回报社会。

那么如何探索卓越课程呢?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探索卓越课程,需要把课程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师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生活实践的本领。

任何学科应该都存在理论和实践部分的内容,那么理论上我们可以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而实践内容作为检验课程的最有效方式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应得到重视和深入的发展应用。在这点上,如果单纯依靠学校或学生家长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政府部门、社区、企业等各级机关单位加强合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最真实有效的锻炼,也才能实现卓越课程的最终目标。

二、探索卓越课程,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卓越的课程当由卓越的教师引领,才能达到教师与课程的共振,才能产生与学生的

共鸣。

卓越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如教导自己的孩子一般教育学生;卓越教师当扎实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拓展教学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卓越教师应当具有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授课程的同时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学生、指引学生。

三、探索卓越课程,当紧跟时展的步伐,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利用各项软硬件技术极大地拓展课程内容的内延与外延。

例如当下的“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理念就极大地颠覆了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它正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课堂模式逐渐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除此之外,还有云图书馆、创客行动、网上在线测试等一系列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渐渐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与教育教学模式。而这一切都是用信息技术来做支撑的,所以卓越课程就当极大地利用好这些新技术,在课程内容上让学生大饱口福,在动手操作上让学生小试牛刀,在检测反馈上做到及时有效的全面评价。就当下而言,微信、微博、微课掌上通等一些APP在师生课程内容探讨、作业交流、教师与家长交流等方面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可见卓越课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教师与发展的必然之路,与此同时,实现多个课程的整合也将是卓越课程发展的趋势。

总而言之,探索卓越课程是一门功课,也是一项事业。就让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在卓越课程的探索之路上共同成长,为海门新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杨延.“卓越课程”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上一篇: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教学适应性分析 下一篇:新课改环境下高中语文新课导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