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黑与白

时间:2022-10-09 03:09:27

面对摄影作品,无论我们对彩色照片的把握如何到位,却总是割舍不下黑与白所带来的着迷感受。黑白影像更丰富的解释性和微妙感、更强的视觉力度,使它始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在摄影史上存在。

本期,我们甄选了不同题材的黑白作品供大家欣赏,同时也从技术、器材角度展现了如何获得高品质的黑白照片。

肖戈:为动物“画”像

黑白肖像的感染力

在绘画中经常有一些优秀的素描作品,用单色的画笔来表现人物和动物的眼神,非常震撼。但要想将野生动物带进摄影棚拍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好在如今的后期软件处理可以将这个想法实现。于是通过Photoshop软件进行后期处理来达到我所想要的效果。

用黑白的方式来表现野生动物,质感清晰细腻,黑白色调显得十分安静,就连印象中凶猛的野兽,看起来也平和了许多。尤其是野生动物的面部表情,在黑白影调的渲染下会与观者产生一种交流。在野外拍摄的时候,我也是比较注意动物的回眸瞬间,这样的片子在后期处理黑白效果时特别出彩。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适合后期转成黑白,所以在选择片子的时候尽可能选择视觉冲击力强、高反差,色彩过渡协调的照片来做后期黑白处理。

离得越近越好

特写的画面能够拍出动物的明显特征,把它们的表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但只有在离得足够近时才能抓住它们的眼神,才能感受到它们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放弃乘坐观光车,自己雇佣当地导游和司机,让他们带我到离动物最近的地方。一般都能到达离动物两三米的地方,有一次,我们干脆把车熄火,任凭大象在我们头上晃来晃去。

手持变焦勤抓拍

我在拍摄野生动物时使用最多的是适马的50-500mm变焦镜头。拍摄野生动物,大部分时间是呆在观光车上,每辆车上都有几个人,使用三脚架非常不方便。同时,因为重量原因,定焦、大光圈镜头是没有办法长时间手持拍摄的,所以使用变焦镜头最适合我的拍摄要求,不必去随时更换镜头,而且还可以随时拍一些自然风光。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身边再备一台配有广角镜头的相机就更好了。

500mm的长焦拍摄野生动物已经基本够用了,如果需要更加远的长焦端进行拍摄的话,可以换成非全画幅的机身进行拍摄,500mm就变成了750mm。当然这个时候最好是放在三脚架上拍摄,更能保证画面的锐度。

我使用的机身是尼康D3s。由于拍摄经常是在清晨和日落时,这台相机的高感光度能够弥补我在使用变焦镜头时因为光圈比较小而出现的困扰,从而使画面更加干净,色彩还原得更加漂亮。其连拍功能也非常棒,能够让我抓拍到最精彩的瞬间。

后期环节很重要

在Photoshop软件上进行处理时,适当增加画面的曝光会给照片带来更强的冲击力,当然,前提是不能造成高光部分的过曝出现死白。在对黑白照片进行调整时,需要着重体现黑白照片的明暗对比和光影层次。这些都需要通过使用“亮度”“对比度”,“曲线”或者“色阶”命令来实现。

张立彦:上善若水

去过长白山的人一定了解,那是个被影像诠释过无数次的摄影胜地,风景怡人的长白山,似乎山水甚至风,都是值得人们去记录的。当我再一次拿起相机对准她的时候,真有点激动得不知如何下手。每每呼朋唤友地同去,每每兴致盎然地归来,却总是有点缺憾。一次朋友间的谈话,让我似有所悟。这么多年,在生意场上起伏不平,就像长白山终年不断的水,经历了磕磕绊绊却总勇往直前。是呀,这不正是我要找的答案吗?

于是我将目标锁定在了长白山的水上。我喜欢雨天去拍水,一是因为雨天山里的水大,容易出效果。二是因为雨天的光线,使水中的石头显得更为光亮,增加画面的对比。和许多影友一样,我也喜欢用黑白影像表现我心中的跌宕、块垒、欢喜。因为黑白的简单色彩,更容易抒感,更容易让人浮想联翩。拍水,慢门的应用似乎是躲不过的技巧。它将流水变幻成如丝如缎的丝滑,仿佛水的柔媚;而陪衬物――石头亦或是一丛小草、一段枯枝,又将滴水穿石的坚韧,奔流向海的沧桑与意志,烘托出来。

附件的选择

在器材的选择上,三脚架与偏振镜,是我必备的武器。一个保证我的影像稳定清晰,一个保证我的影像层次和质感,消除了水面的反光。对于后期调整,我是个技术盲,但是我知道它在数码时代的重要性,凭着多年对美学的积累和影像的感觉,我请熟悉Photoshop的技术高手帮助我完成了最后的呈现效果。

中灰密度镜

慢速快门是摄影曝光中很常用的技术,但是在光照充足的白天,有时使用最低感光度和最小光圈,快门速度仍然不会降得太低,流水的动感效果自然无法得到很好体现,这时,中灰密度镜的使用便可以发挥作用了。中灰密度镜也称“减光镜”,标志为ND。这种灰色的滤光镜可以在不改变图像色彩的情况下,增加影像密度,使快门时间进一步延长或扩大光圈,以改变正常的曝光组合。一般ND标号数字越大,减光作用也就越强。此外,中灰镜也可组合使用。

偏振镜

偏振镜是风光摄影的必备滤光镜之一,在合适的角度下,偏振镜可以消除景物反光,具有提高景物色彩饱和度;可以压暗蓝天,使白云更突出;去除水面及玻璃反光,使水下或玻璃下的景物清晰展现等独特的效果。由于偏振镜具有一定的阻光性,使用时可以降低1.5-2挡的快门速度,在慢速快门摄影时,偏振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假如一枚偏振镜所降低的快门速度仍然不够,我们可以将两枚偏振镜叠加在一起拍摄。两枚偏振镜叠在一起时,可降低3-4挡快门速度,旋转调整至最大效果时,可降低6-7挡快门速度,使摄影者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快门速度。

与ND中灰密度镜相比,偏振镜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不足之处是会对画面的色彩及反差有一定影响。笔者认为,偏振镜用于黑白摄影的效果会更加理想。

朱啸尘:印象

江南水乡给人的感觉常常是氤氲的,是蒙的,而这种感觉,用相机简单地拍摄下来,则需要精妙的简化提纯,才能得到符合我们想象或印象的画面。朱啸尘用大画幅相机和数码相机拍摄的江南水乡,虽取实景,但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则有了“提纯”,让我们透过照片获得了更空灵的印象。

在常见的摄影作品中,多以符合传统中国古典审美趣味的画意来表现山河美景,虽然美,但太多的此类照片,视觉趣味不多,正说明我们需要更多不一样的想象力。也许需要更多朱啸尘这样的摄影人,从更多不同的角度来发现美。

寻找自己的黑白影调

我从小就喜欢摄影,真的把摄影变成谋生手段是在2003年之后。至于用黑白摄影的方式表现,无所谓喜欢不喜欢,因为初学摄影的时候,买黑白胶卷方便,也便宜,用习惯了,就一直用着。这些照片包括胶片拍摄的,也有数码相机拍摄后制作的。2003年以后,我就没进过暗房,现在不管是数码还是胶片,最后都在电脑中制作。我会在后期处理成我喜欢的影调,但是对于影像本身的“制作”则很少。

安静源于内心

我本身就是个喜欢安静的人。其实安静不在于场景本身,而在于你的内心,所以谈不上这样的场景是否容易寻找的问题。你安静了,照片自然也安静了。

来自摄影史的影响

文艺其实是有相通的地方的,音乐、文学当然会对我有影响,虽然它的作用力不是直接的,但是多接触其他的文艺门类的确是件收益不小的事情。我这个人比较懒,不大喜欢记东西,所以当你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使劲地想了好久,仍然只能想起几个名字而已,其实不是我想不起来,而是我根本就没有记过人家的名字,我只欣赏他们的作品,关于名字,真的不太重要。当然,像布勒松、亚当斯、爱德华・韦斯顿等这样的名家还是可以背出来的。

在启蒙阶段,上述几位都是我膜拜的对象,但是真正影响到我的是让卢普・西弗( Jeanloup Sieff),当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时,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他打碎了我从前学习的一切经典理论,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开始学习使用超广角,直到今天,21mm依然是我的标准视角。

“对我来说,我的照片始终是我眼里的东西,我将它摄取下来,并且传播出去,首先是它打动了我,至少引起了我内心的某种共鸣,摄影对于我,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我从没想过它能对谁有用。

在工作的时候,我拍照是为了给公众传播信息,承担着一定的社会义务;抛开工作,拍照只是我的一己之好,里面没有功利、没有一切高尚的标榜,有的只是我自己的一份心情,自娱自乐,如是而已。”

――朱啸尘

Info:让卢普・西弗(Jeanloup Sieff)

法国时尚摄影大师,曾加入玛格南图片社,并与Harper's Bazaar、Vogue等时尚杂志合作,以众多的时尚摄影作品和人体摄影摄影作品闻名于世。他善于运用超广角镜头和暗房技术来创造颇具表现性的视觉效果,相比之下,他的风景摄影作品并不那么广受关注,但它们同样具有鲜明的风格:以简约的构图和富有戏剧性的影调来诠释镜中景物。

黄京:“纯粹视觉”

“黄京的作品集‘纯粹视觉’没有特定的主题。12张随意选择的黑白照片,每一张都有各自独特的内容,包括风景、野生动物和寻常细节。这些司空见惯的场景和物品仿佛拥有抓住观众灵魂的魔力。摄影师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些寻常场景赋予了魅力。他自称难以成为作家,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文字来形容他的感受,但这也是为何相机会成为他的眼睛,及选择摄影作为表达媒介的原因。他的照片脱离文字表达了他的感受,观众可以通过他的照片看到他眼中的世界。”

――获奖评语

从凡・高到山本昌男

我是广州美术学院摄影与数码艺术专业的,喜欢的大师或者创作者不少,最喜欢凡・ 高,纯粹被他的情感所打动。摄影师有寇德卡,斯鲁本,山本昌男,杉本博司,荒木经惟,马克・ 吕布,马丁・ 帕尔,罗伯特・ 弗兰克等等。

每天一个胶卷

如果呆在广州或者深圳的话,我大概是每天换一次卷,如果出外晃悠的话,试过一天拍10个卷的,基本上没有一天是不换卷的。我现在用的是依尔福Pan 400和富士NeoPan 400,价格可以接受,不过最喜欢的还是依尔福HP5,但是价格比较高。其实乐凯400也很好,但已经停产了。

随意的拍摄

很多人都问我:你拍的这些照片算是个什么“项目”。我觉得这么想比较生硬,我没有什么目的性,连日记都算不上,碰到什么就拍什么,碰到什么天气碰到什么地方就拍什么感觉的东西,有缘自会相遇,所以才有那么多东西可拍,其实除了这一组我还有整理出很多组不同的照片。今后我还会继续这样拍,因为(这种拍照方式)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是我看东西的方式。等你把拍了一辈子的照片放在一起,自然会成一个系统成一个系列了。

平静而强烈的视角

其实早在获奖之前,黄京在豆瓣等网站上发的照片已经吸引了不少拥趸,他自己印制的画册《忆》也通过淘宝销售得不错,但即使是获奖之后,他的照片在摄影网站上发表,网友们的意见也是两极分化,一部分人非常喜欢,另外一些人则表示“这些照片我用手机也能拍出来”、“看不出任何视觉冲击力”、“随便找个人就能拍出来”……

实际上,这不是一个胡乱评的奖项,并不是所有照片都要拍成我们在各类媒体上见过的范儿,随便找个人,拍不出这种照片,黄京有自己的独特视角,这是摄影最重要也是最难得的部分,也是摄影成为艺术的原因。

“平静而强烈”这是黄京的QQ签名,这很好地形容了他的照片。拍的是什么,这并不是重点,但此时此刻取景器中所呈现出的这些元素,它们各自的状态,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这张照片的气氛。听起来这似乎回到了“决定性瞬间”,布勒松抓拍美学的核心,一种经典,但不同之处在于,布勒松以形象作为基本元素,画面的戏剧性是以事件的形体形态和动作为基础的,而黄京的作品则几乎无事件,物件与空间形成了奇妙关系,其趣味更多是气氛的,在貌似无决定性瞬间的画面中,是对现实气氛的敏锐捕捉,这需要从旁人看不到的地方看出不寻常。他的这些似乎没有主题,没有连贯叙事性的照片,已经不是传统摄影人所认为的“小品”的概念,他自己说日记都算不上,那么我觉得,如果非要类比的话,这些照片在作者的个人视角下随手拈来,是更近乎于日本俳句的诗――不是貌似空灵的假禅意,而是“带着热情的冷视角”。

上一篇:创意兄弟 卡西欧ZR100&ZR10 下一篇:闪光精灵 索尼F43 AM闪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