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氨气中毒的救治分析

时间:2022-10-09 02:44:24

急性氨气中毒的救治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氨气中毒的救治措施和治疗对策。方法:对11例急性氨气中毒患者的胸片血气分析及生化检查,并对诊疗措施及病情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轻肺水肿,然后保持呼吸道通畅,无死亡病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冲洗氨气灼伤的皮肤和眼部,早期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加强抗感染可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 急性氨气中毒; 救治; 糖皮质激素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辛辣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呈强度碱性,其水溶性高,会导致人体组织坏死,所以在与其接触之后会有灼伤的表现,当患者接触到此化学物质时应及时给予救治[1]。本院于2012年3月31号收治某工厂因氨气泄露引起的中毒患者11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例患者中,男9例,女2例,年龄23~42岁,全部患者均根据职业性急性氨气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进行分型,2例患者为重度,3例患者为中度,6例患者为轻度。所有患者均有咳嗽的临床表现,2例咳血性泡沫痰,意识模糊,面色青紫,烦躁,双肺哮鸣音及湿啰音,肺炎肺水肿征十分明显;5例皮肤灼热,红肿,红斑,水泡损害范围包括头面部、上下肢及会阴;8例眼灼伤。辅助检查:本组轻度中毒6例,WBC正常或轻度升高,表现为支气管炎,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紊乱,均有不同程度的渗出性病灶;3例中度患者,胸片示肺纹理增高,紊乱,散在斑片状阴影,符合支气管肺炎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轻度低氧血症,无明显酸中毒,电解质正常范围;2例重度中毒患者WBC明显升高,胸片显示两肺较广泛地淡片状阴影,病变位置不定,有的融合成大片状阴影,血气分析示严重的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的低钾血症,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符合急性肺水肿表现。

1.2 方法 (1)立即大量清水冲洗皮肤,生理盐水和2%的硼酸冲洗眼、口腔黏膜。眼部刺激症状重者冲洗时间10~30 min,并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每6小时滴眼1次[2]。(2)吸氧,早期高浓度,高流量吸氧(4~6 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异物。中度中毒患者,呼吸急促给予无创面罩机械辅助通气开放通道,地塞米松20 mg或氢化可的松500 mg分次注入,并给予布地奈德1 mg和特布他林5 mg雾化吸入氨茶碱0.25 g解除支气管痉挛,氨溴索90 mg注入祛痰,奥美拉唑40 mg预防应急性溃疡的发生。头孢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抗感染。护肝,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注意酸碱平衡。2例肺水肿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压力支持通气PVC+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模式呼吸机辅助通气支持,同时给予甲基泼尼松80 mg静注减轻中毒性肺炎、肺水肿,以及减轻呼吸道水肿、渗出和损伤,氨溴索针150 mg分次注入祛痰并及时吸痰,多索茶碱0.3 g静注解除气道痉挛,抗感染用头孢类+喹诺酮类联合用药,兰索拉唑60 mg防止应急性溃疡,阿拓莫兰1.2 g护肝,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3]。(3)其他对症治疗,失眠给予艾司唑仑,心理疏导等。

2 结果

经上述抢救治疗,全部病例均成活。轻度中毒患者3 d好转出院,中度中毒患者7 d好转出院,2例气管插管后行气管切开均成功拔管,1例15 d好转出院,1例30 d好转出院,胸片示肺纹理增粗,结构紊乱,透光度增强,弥漫性网状或细条索状阴影。

3 讨论

此化学物质易于溶于水中,和患者接触之后会出现灼伤的表现,特别是患者的眼、口腔、呼吸道等处,对呼吸道黏膜有损伤,会导致出现水肿,甚至溃疡及坏死的临床表现,从而致使患者出现呼吸障碍,并可并发感染等疾病[4]。

3.1 迅速清洗皮肤黏膜,阻止氨的继续吸收。对中毒者立即脱去被氨污染的衣物,流动清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皮肤,尤其在皮肤的皱褶处,可加2%的硼酸或醋酸冲洗[5]。对眼睛的损伤用大量的清水冲洗,时间不少于30 min,然后用氯霉素眼药水,可的松眼药水交替点眼,防止粘连[6]。

3.2 积极地防治肺水肿,氨气损伤肺泡毛细血管壁,使其渗透性增强,破坏表面活性物质,肺间质和肺泡产生大量渗出物,形成肺水肿[7]。故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如出现剧烈咳嗽、气急、脉速、发绀,及两肺出现啰音等应及时复查胸片[8]。对中、重度中毒患者应遵循“早期,足量,短程”的原则,使用糖皮质激素,同时限制液体量。肺水肿和ARDS常伴有低氧血症,应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及早地机械通气,以保持PaO2大于60 mm Hg,SpO2大于90%[9]。

3.3 严重呼吸道灼伤经历水肿期、脱落期、恢复期,中毒发生72 h之内,喉头及气道黏膜高度充血、水肿,肺泡渗出增加。对于有气道阻塞的,应及早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指征较常规适当放宽,宁早勿晚,气管切开后,应湿化气道,稀释痰液,随时吸痰,加强护理。氨气中毒患者应避免气管插管,如果早期即有呼吸窘迫行气管插管也应在24 h行气管切开,因为气管插管可能会使坏死的气管黏膜脱落聚集成团,阻塞主气管,导致患者窒息[10]。

3.4 急性氨气中毒伴呼吸道感染时病情严重,难以控制。呼吸道结构的破坏,失去正常的屏障、清除异物及细菌的功能。气管切开,呼吸机的应用都是感染的诱因。原则为抗感染治疗,足量联合,静脉应用抗生素时,病情严重,因急性氨气中毒伴呼吸道感染不适当减量或停药,可致感染的再发并且难以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茔.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致ARDS的临床研究[J].化工劳动卫生通讯,1993,10(3):28.

[2] 李艳萍,王晓辉,张立仁.急性氨气中毒318例临床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0,18(4):200-203.

[3] 张颖新,刘伟.急性氨中毒患者心肌肌钙蛋白T的检测意义[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3,16(2):156-158.

[4] 任引津,张寿林.急性化学物中毒救援手册[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487-490.

[5] 刘超,陈琳洁,王安潮.急性氨中毒肺损伤15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5,20(6):123-125.

[6] 张颖新,陈双峰,刘伟.氨中毒致心肌损伤6例报告[J].职业与健康,2003,19(8):128-129.

[7] 刘镜愉.急性中毒性肺水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问题[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8,14(4):56-58.

[8] 时靖峰,滕小宝,韩明锋,等.纤维支气管镜在救治氨气吸入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8):88-90.

[9] 兰作平,曲中堂,谭韬,等.我国西南地区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5):196-198.

[10] 张彧,刘莹.急性中毒临床路径探讨[G].《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全国急危重症与救援医学学习班论文汇编,2010:155-156.

(收稿日期:2012-11-02) (本文编辑:王宇)

上一篇: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 下一篇:未足月胎膜早破158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