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和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时间:2022-10-09 01:03:26

社区建设和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 2013 年 12 月 12 日首次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切实提高能源利用率、高度重视生态安全,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社区是城镇构成与管理的基础,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依托载体,应根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社区建设。根据会议精神,社区建设应注意优化社区布局与形态,把社区置于大自然中,在提高社区建设水平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原有社区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有相同的发展要求。

文化与旅游是不可分割的,文化是形成独特旅游体验的重要元素,赋予旅游活动更多的情感和内涵。社区是文化的主要源地,是生态旅游的资源载体,社区居民与旅游者的热情友好的互动,也会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充分继承和发扬社区的传统民俗文化,也是实现区域经济腾飞,解决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抓住生态社会建设与新城镇化建设的机遇,研究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问题,不仅可以优化、完善社区建设,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又可以为生态社会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力量。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社区建设,继承、发扬社区文化,提高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实现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解决现阶段各地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其协同发展机制缺失的问题,在系统总结和吸收有关社区与生态旅游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理,设计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与协同发展机制实施对策,为加快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和决策参考。

1.2.2 研究意义

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社区建设、生态旅游发展及协同学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指导,从我国社区建设及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揭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理,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和谐统一与共同发展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其次,基于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机理,设计构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机制及协同发展机制的实施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和社区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而且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对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的科学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第2章 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理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区

“社区”最早出现于社会学者的研究中,在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ennies)的《社区与社会》书中,认为社区是由共同意识推动的,有相同价值观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后来陆续有学者将社区概念引入旅游学的相关研究中,黎洁等(2001)认为旅游社区是“共同占据某种旅游资源而进行旅游活动,居住位置相近,有着共同利益的群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本文认为,社区是共同占据某种资源的,有着相同利益和生产、生活习惯的,居住位置相近的社会群体。社区建设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为宗旨,进行健全社区组织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展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设施、繁荣文化事业、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

2.1.2 生态旅游产业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是以景观、环境、特色文化为开发对象,以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协调统一为目标,在保护旅游资源原始风貌的前提下开发旅游价值,并依托与社区和谐友好的关系,鼓励社区全面参与,使得旅游开发商、游客、社区全面收益的旅游方式,下表 2-1 是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对比。

本文认为生态旅游产业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以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开发利用,为游客提供欣赏、体验、学习等旅游需求,并提供相应商品与服务的综合性行业。此外,生态旅游产业强调与社区的互动,注重保障社区居民的权益,重视为社区建设做贡献。

2.2 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分析

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万物形态不同,却都以系统的形式存在和演化。由于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之间的紧密互动,将二者视为复合系统,由不同属性的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子系统复合而成。

2.2.1 系统主体要素分析

社区建设子系统的主体要素包括:社区居民、社区企业、社区团体。社区居民指在社区地域范围内生活的最原始的居民,当地长住居民、季节性当地人, 这些人不在社区永久居住,不属于社区居民。社区团体是社区居民意志的直接表达者,是自发形成的组织团体。社区企业中的服务行业如饭店、酒店等与生态旅游的联系最密切。

生态旅游产业子系统的主体要素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商业银行、天使投资者等投资机构,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部门,生态旅游相关服务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以获取高回报为目的,

以投资的方式获取生态旅游利益;商业银行以贷款形式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天使投资者以其私有资本进行数额较小的资本投资。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部门是在考察生态资源的旅游价值后,进行规划、开发、管理生态景区,对外负责沟通、协商的部门。生态旅游相关服务企业是在生态旅游活动中为游客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 2.2.2 系统客体要素分析

资金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复合系统的客体要素,它将两子系统主体紧密联系起来。生态旅游子系统需要社区建设系统提供资金支持,社区建设系统通过直接入股或者项目合作等方式为生态旅游产业系统提供资金支持,即资金由社区建设系统流向生态旅游产业系统。而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投资回报实现了资金回流社区建设系统;同时生态旅游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增加当地税收,促进财政收入增加,政府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社区建设。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主客体要素构成如图 2-1 所示。

第 3 章 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设计 ........... 21

3.1 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框架 ............ 21

3.2 战略协同机制 .................. 22

第 4 章 协同发展机制实施策略 ............. 32

4.1 环境保障策略 ........................ 32

4.1.1 法律保障 ......................... 32

第 5 章 长保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实证研究 ............ 41

5.1 长保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 41

  第5章 长保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实证研究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以下简称为长保区,英文简写 CNR)地跨安图县、抚松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2010 年被列为 25 个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2006 年 1 月成立了长白山管委会,实现对长白山地区的统一规划、保护、开发与管理。

5.1 长保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5.1.1 提升社区建设水平

2013 年,我国各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榜中,吉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10.2%,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9.7%,但是仍处于 23名,排名靠后,如表 5-1 所示。另外全国 60 个样本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中,吉林省仅排在 50 名,比排名第一位的城市低近 10 分。长保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吉林省位列前茅,但在全国方面看,仍处于中下水平,另外长保区社区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长保区交通出行不便利、生态污染等问题。以生态旅游产业为支撑,走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道路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长保区旅游的季节性非常突出,长白山位列暑期旅游排行的亚军, 7、8月份为旺季,6、9、10 为平季,其他月份都为淡季。极端的季节模式成为长保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挑战,旺季时,长保区的旅游接待能力达到极限,旅游服务质量下降,另外旅游季节性也提高了生态旅游投资者的风险。2013年我国各省区市旅游总收入排行中,东北地区总体排名靠后,吉林省仅位列第 45 位,辽宁与黑龙江省分别位于第 15 和 23 名,同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排名中,吉林省落榜。因此,利用社区资源拓展生态旅游服务功能,汲取长保区特色文化融合到生态旅游中,丰富生态旅游文化与旅游体验,提升平季、淡季的游客数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因此,长保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尤为重要。

结论

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提升社区经济建设能力与生态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能力,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此研究和探索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理,设计二者协同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法、协同分析与综合评价等方法,对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是:

(1)揭示了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理。在对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的分析基础上,剖析了其协同发展运行机理,并建立了二者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系统要素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了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的序参量,并构建了二者协同发展模型。

(2)设计了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在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的框架基础上,设计了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战略协同机制、利益驱动机制、文化协同机制和运作协同机制。

(3)提出了协同发展机制实施策略。提出的协同发展机制实施策略包括构建环境保障策略、管理策略、协同度评价三部分。

(4)对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的社区建设与生态产业协同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在长保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长保区发展现状,给出建立和完善协同发展机制实施策略的应用建议。

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但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主要有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这也将成为后续研究内容,将会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上一篇:餐饮行业消费趋势分析预测 下一篇:从生态视角重审西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