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证据迷信癖

时间:2022-10-09 11:28:25

科学证据迷信癖

必须设定和完善司法程序对于鉴定意见进行检验和甄别,从而防止错案发生

鉴定通常需要借助于特定的科学仪器、专门的科学知识来实现,因而鉴定形成的意见往往被看做是“科学证据”。“科学证据”在司法中最大的危险是被误以为是科学的、客观的证据而加以迷信,同时对于鉴定人员表现出盲从。这种迷信与盲从不但表现为裁判者自身不对“科学证据”抱有理性的怀疑,而且不能容忍他人对这些证据加以质疑和挑战。

其实,“科学证据”未必都会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科学,一是因为鉴定所依据的技术手段本身未必如想象的那么准确、可靠,例如我国古代进行个人身份依靠的是滴血验子的老法子。二是鉴定中的人的因素,使即便是准确、可靠的科学技术也可能被扭曲为不科学的结论。例如当代个人识别依靠DNA检测,DNA鉴定技术(又称DNA指纹术)是公认的较为精确的技术,在个人识别方面被认为无可争议。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发生多起DNA鉴定错误,DNA技术本身并没有错,造成错误的是鉴定中人的因素。

DNA鉴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STR分型,就是平时所称DNA检验,能够对人进行个体识别,进行同一认定;二是线粒体DNA测序,不能同一认定,可用以否定,不可用于肯定。不了解DNA检测的基本知识,就有可能在采择证据时有所失误。更为致命的是,DNA技术虽为较为精确的技术,但若鉴定人员缺乏责任心,鉴定工作缺乏精确性,甚至迎合性地为委托方提供其期待的意见,再精确的技术也不能保证有精确的结论。

新疆库尔勒市曾经发生一起离奇案件:2004年7月13日,雷香国失踪。7月24日中午,雷香国的姐姐雷红接到陌生人的电话,说在一条水渠里发现了一具男尸,死者外型与报纸刊登的照片相像。8月24日,库尔勒市公安局下达的《鉴定结论通知书》称“有关人员对无名尸体与雷香国的父亲雷伍富血样,进行了DNA鉴定,鉴定结论是无名尸体与雷伍富有血缘关系,累积亲权概率为99%”。后雷伍富接到库尔勒市公安局的《鉴定结论通知书》,结论是“溺水死亡”。

但雷红怀疑弟弟的死跟一个叫苗苗的女人有关系,并提出疑问:“我弟弟不会游泳,怎么会溺水死亡呢?”2004年9月19日,苗苗在乌鲁木齐市整容,准备与其母外逃,被库尔勒市公安局抓获。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苗苗不仅交代了杀害雷香国的事实,还说出埋尸地点。2004年10月9日,警方在库尉公路一处戈壁滩挖出尸体,通知雷伍富前去抽血采样,雷香国的母亲也被采了血样。

雷伍富和雷红还参加了死者衣物辨认,确认衣物都是都是雷香国那天出门所穿,另外,雷香国的一根带玉的红绳也在。2005年1月6日,库尔勒市公安局下达《鉴定结论通知书》,结论是“雷香国尸体与其母施昌会的mtDNAHV区碱基序列一致”。鉴定结论认定这具尸体是雷香国,从而否认以前那具男尸是雷香国。为何两具尸体被鉴定为同一个人?库尔勒市公安局声称是机器故障,后来又说是样品受到了污染。

为什么会出现DNA检测的错误?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法庭DNA证据研讨会上,有中国大陆的专家坦言,中国大陆一些地区的公安司法机关,在DNA鉴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安全有效使用这项技术受到限制。DNA技术虽然具有高度精确性,但其本身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客观证据,需要由鉴定人进行采样、实验、对比、分析及数据解释,然后才能得出结果。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降低DNA证据的准确性,造成DNA证据反而会导致错案发生。

司法裁判或者司法决定的错误掩藏在对“科学证据”的迷信与盲从当中。科学技术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弥补我们认识能力的不足,在刑事司法中,必须警惕科学技术应用引发的对于“科学证据”的迷信与对于鉴定人员的盲从,设定和完善司法程序对于鉴定意见进行检验和甄别从而防止错案发生。

上一篇:煤炭运输的96小时 下一篇:当“瓦尔登湖”遭遇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