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四原则”探析

时间:2022-10-09 11:26:32

【摘要】舆论监督是新闻事业和社会监督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舆论监督报道是媒体提高自身竞争力、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新闻舆论监督在揭示事件真相、呼唤社会公正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舆论监督 四原则 社会监督

建设性监督是舆论监督的目的和出发点。原常务副部长吉炳轩曾经这样总结《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实践:“正确的舆论监督,使监督的目的更加明确,那就是坚持真理,出于公心,心系大局,有利工作,做到帮忙不添乱;讲究监督的时机和形式,注重监督的效果,始终坚持用事实说话,在党的工作重点、群众关注的热点、各级各部门着力解决的难点等问题上选题目、做文章,做到以理服人,把握适度,并注意报道的时机与火候……”。

笔者认为,媒体在做好舆论监督时,需要把握以下四个原则性问题。舆论监督应该以建设性为目的和出发点,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还是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是维护公众利益;准确监督是基本,这也是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依法监督是底线,这要求媒体工作者在采写编发舆论监督稿件时,其行为准则要合乎法律法规的要求;科学监督是手段,舆论监督还要坚持适度原则。过犹不及,同时还要讲究艺术性。

一、建设性是舆论监督的目的和出发点

所谓建设性监督,就是要把舆论监督的立足点放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化解矛盾上,做到与人为善、出于公心、服务大局。

舆论监督应该以建设性的态度开展。批评也好,揭露也好,都应该是建设性的。建设性是舆论监督的基本要求,建设性就是要通过舆论监督,促进问题的解决。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揭示新问题,提醒广大群众注意,提请职能部门解决;二是把存在问题公开化、解决过程透明化,促使组成解决问题的合力,减少解决问题的阻力;三是将问题设置为舆论议题,集思广益,寻找更好的解决之道。舆论监督要增强建设性,主要应在这三个层面上努力发挥作用;衡量舆论监督的建设性,关键看其有没有在这三个层面上取得成果。

舆论监督不是“找茬子”,恶意炒作更不可取。这种要求在实践中并不难把握,舆论监督要站在全局高度,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依归,以高度责任感在读者和政府间筑起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意见平台。作为大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所追求和维护的不是狭隘的私利,而是公众利益、社会正义,它正是通过对侵蚀公共利益的个别私利的破坏,来实现对公众、对社会、对国家的建设。

二、准确监督是基本

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是对一切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要求。但与其他新闻传播活动相比,舆论监督的导向性有其特殊之处。它所报道的负面事实和问题,表面看,似乎与“积极健康向上”背道而驰。也正缘于此,舆论监督在导向操作上,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复杂性。实质上,导向正确的舆论监督,能够消除隐患改进工作,从另一角度发挥“积极健康向上”的作用。

所以,要搞好舆论监督,就必须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和把握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要准确把握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反对的;什么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什么是违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这样才能为确保舆论监督的准确性奠定坚实的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做保障,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就难免会偏离方向。

舆论监督要胸怀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出于公心,面向社会。否则难以保证舆论监督的准确真实和客观公正。对于舆论监督的批评性报道来说,真实就是第一要素。只有真实,才能使媒体发挥舆论监督的职能,才能使广大读者明辨是非,也才能使被监督者心服口服。舆论监督的力量来自事实,客观性、真实性、全面性是新闻的生命线。保住这条生命线,就必须要求记者的采访要扎实深入。比起正面报道来,批评报道难度要大得多,单靠几份材料,听几句介绍远远不够,需要记者具有扎实深入的采访作风、要深入一线,深入基层,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到危险的地方去捕捉第一手情况、掌握第一手信息,这样才能真正摸清事实的真相,把握事情的本质,也才能避免失误和失实。

三、依法监督是底线

依法监督,是指监督的内容合法、手段合法、程序合法。严格依法办事,不干扰和妨碍司法机关依法办事,不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必须成为舆论监督不可逾越的边界。

舆论监督具有传播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一旦造成不良影响,则很难挽回,必须慎重对待,依法行事。舆论监督报道的内容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不能干扰和妨碍政法机关依法办案,不能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舆论监督的手段、方法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获取新闻素材、核实报道内容都要通过合法的途径、程序和正当的方式,不能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进行采访。对舆论监督活动的法律保护和法律限制是事物的正反两面,是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新闻工作者要认清责任,摆正位置,不能以个人感情和好恶判断是非,坚持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开展监督,这是正确行使监督权,保护他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维护媒体权利,减少不必要的新闻诉讼的需要。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一点: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舆论监督承担可能的法律后果,对于“有偿新闻”问题、弄虚作假问题、失实报道问题、严重失职问题等等,一经查实,严惩不贷,决不姑息。相关媒体和从业人员必须承担纪律处罚、经济处罚、舆论处罚(公开道歉)、职务处罚、公职处罚、法律处罚等相应的后果。

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对舆论监督做出规定,但是,在司法过程中,有这样6个原则,可以作为把握合法与非法的界限标准:

1、采访目的是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非私利;

2、采访的内容是真实的而非虚假的或断章取义的;

3、采访场所是公共场所而非私人场所;

4、采访对象是公众人物或某些公共事件中的人物而非特定个体;

5、采访主体在采访中是消极地不暴露身份而非积极地伪装身份;

6、采用的工具为合法的而不是非法的。

四、科学监督是手段

舆论监督报道风险大,麻烦多,稍有不慎就会给被监督者带去难以弥补的损失,同时,也可能陷媒体自身于被动境地。因此,许多媒体宁愿少监督,或不监督,宁愿回避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实这是不正常的。如何做到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则需要掌握一些监督的艺术性。

舆论监督应该做到胸有成竹。舆论监督是一个严肃的、原则性强且难度大的工作,新闻工作者要具备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此基础上还要精心策划,有针对性地选取曝光问题和对象,要全面、系统,多考虑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及应对措施,确保舆论监督顺利进行。

舆论监督要从整体和大局上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一针见血、切中要害,避免舆论监督变得不疼不痒。舆论监督是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理念,用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实践证明,对消极的东西处理得当,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舆论监督就是要在批评、曝光的基础上,把消极的东西化为积极的东西,把消极的力量化为积极的力量,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在监督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适时、适量、适宜”的度,注意平衡,掌握分寸,留有余地,给对方有改正错误、改进工作的机会。不能一棍子打死,把监督对象说得一无是处。

此外,舆论监督要求“言之有理”,有理才能服人。这就要求舆论监督不仅要观点正确、说理透彻,还要逻辑严密、证据充分。在具体操作中,记者采访到的材料越多越好。材料多了,选择的主动性就越强,写作起来就越有话说,内容也就越丰富,能够给人一种“言之有物”的感觉。

舆论监督最终是以促成被曝光和批评对象端正态度,改进作风,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这就要求舆论监督要持之以恒,注重监督跟踪,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不能搞虎头蛇尾,批评完了就完了。

总而言之,新闻舆论监督只有坚持以建设性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做到准确监督、依法监督和科学监督,才能快速、有效地促成问题的圆满解决,推动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商报社)

责编:刘冰石

上一篇:关于办好企业报副刊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新传播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