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撒播太阳的光辉

时间:2022-10-09 11:01:15

教育就是撒播太阳的光辉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源南镇和平小学)

摘 要:教育就是一项“爱”的职业,师爱就像芳草地上的缕缕阳光,让学生收获希望。教师要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抓班级文化建设,凝聚集体力量三个方面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

关键词:良好习惯;关注学生;班级文化

曾经有人说过:“世界上最困难的就是做人的工作。”对于这一点我深表赞成,因为世界上最难改变的就是人的思想与心理,但是与此同时,我也认为“做人”的工作可以让你获得很多从事其他工作所不能体味的快乐与幸福。

教师职业最特殊的一点就是针对一个个有思维、有个性的学生,这需要教育的执着和智慧去面对,需要教师的坚持。多年来,我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改进和总结,慢慢我发现,教育其实就是一项“爱”的职业,师爱就像芳草地上的缕缕阳光,让学生收获希望,给学生爱的关怀,帮助孩子成长。

一、培养良好习惯,关注未来发展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影响命运。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养成了好的习惯就能够使孩子终生受益。据此,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习惯的养成就是从学习、生活中的细节开始,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就应该像阳光一样持续温暖他们,作为教师可以从日常的学生言行举止开始来引导和塑造孩子们的习惯,比如遵守时间、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认真完成作业等需要学生注意的小问题,在此过程中因为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形成陋习,在要求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或者反复,教师此时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学生的差异要区别对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状况和家庭实际来针对性引导,而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搞“一刀切”,这样才能够使每一名学生在老师细心、耐心的引导下获得进步,才能够为他们未来更好地发展做准备。

二、关注心灵成长,扬起自信风帆

“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是我的班级目标,学会做人始终放在第一位,特别注重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我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对学生倾满爱心,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班有一名学生家庭状况不是很好,非常内向和脆弱,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她回家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上课还心不在焉,家长怎么开导也不管用,她就是提不起精神,我得知消息后,主动找到她并耐心开导她,帮助她全面地分析自己,鼓励她积极进取,抓好最后一阶段全力冲刺,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打那以后,我还经常给她做心理辅导,利用课余时间义务督促她其他学科的学习,在我爱心的滋润下,她深受感动,全力冲刺,思想问题成功地解决了,其他的一切就都好办,在期末考试中也考出了自己毫无遗憾的好成绩。正是因为我用爱心滋润了学生干涸的心田,在很多学生日记中才可以读到我:“是您使我扬起了生活的帆,是您使我登上了理想的船。”

三、班级文化建设,凝聚集体力量

我特别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学生不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是我还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我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觉得愧对老师,愧对学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这种教育就是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我所带班级在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目标。

理想的班级设想需要得力班干部的协助和全体同学的配合,因此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是我的重点目标之一。我班班干部是竞选上岗,岗前培训,定期考核。班级常规工作分工负责,责任到人。每个学期每个月我都有一个明确的教育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班级活动,这些都由每位班干部轮流实施,我适时进行指导,一年下来这些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就得到显著提高。

另外,我始终认为,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建立,离不开各项活动的开展,这半年里我们举行了中秋晚会、元旦晚会、新年晚会、公园半日游、趣味体育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及时有效地放松,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团结能力。

我班级还记录每位老师与同学的生日,每到那天我们都会为他们本人举办一个5分钟的生日party,并送上我们精心准备的小礼物,虽然时间短暂,礼物轻小,但同学们的浓浓情意让彼此感到了家的温暖。记得我过生日时同学们送了他们亲手叠的幸运星和纸鹤,回家后我把他们穿成了风铃挂在了屋里,每当看到我就感觉好感动、好温暖。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这是一份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作为教师要心中有爱,用自己的大爱去关注、引导、影响我们的学生,用我们的爱谱写一曲曲教育的赞歌,用我们的爱点燃一个个新的希望,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继续践行我的教育理想“春风化雨关爱莘莘学子,下自成蹊享受教育人生”。

上一篇:浅谈当前高校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基于分层―反馈的《网络攻击与防御》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