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名医学本科生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10-09 10:44:35

551名医学本科生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海南地区医学本科生睡眠质量现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自评量表(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自制的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海南医学院551名大一到大五的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总平均得分为5.74±2.78分,21.42%的学生睡眠质量有问题。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②相关分析表明,PSQI总分与SCL-90总分、强迫症状、焦虑、抑郁、N量表分、E量表分、学习压力、睡觉迟、自评健康状况、宿舍环境等23个因素有相关关系。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CL-90总分、N量表分、E量表分、睡觉迟、宿舍环境、年级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影响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睡眠质量;心理因素;人格特征

睡眠是有机体周期性地静息的生理现象。睡眠与觉醒同样是生命活动所必要的一种主动而复杂的生理状态[1]。健康人每天的睡眠量,常依着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成人7~9小时[1]。据国内最近几年报道,有18.2%~28.6%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的睡眠质量问题[2-6]。睡眠障碍不仅影响心身健康,而且也影响了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7]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调查旨在从生理―心理―社会角度探讨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提出提高睡眠质量的综合措施,为在校医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以及行为调适的管理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南医学院本科的学生从大一到大五各一个班,共551人,其中男生254名,女生297名,男女比例为0.86:1,年龄16~25岁,平均21.07±1.84岁。

1.2研究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由Buysse1989编制,刘贤臣等人1996年译成中文,适合我国人群,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用于评定最近1个多月的睡眠质量),调查海南省医学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现况,睡眠障碍发生率等;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Derogatis1975年编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1984年翻译本),调查影响睡眠质量的心理因素;采用艾森克量表(EPQ)(由陈仲庚等人于1981修订的成人版,共85项,分4个维度),调查睡眠质量的人格个性因素;用自制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与睡眠质量的行为和环境因素。在2006年10月10日,通过辅导员组织协调,以各班级为单位,发放调查表,集中按要求完成测试。本次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51份,有效应答率为91.8%。

1.3统计方法Visual FoxPro 5.0进行资料的录入,用SAS9.0版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睡眠质量现况分析匹兹堡睡眠质量总平均得分为5.74±2.78分,男生为5.94±3.04分,女生为5.56±2.53分,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男女有差别(t=3.43,P=0.0007;t=2.32,P=0.0211);城乡间、民族间、年龄间及家庭情况间睡眠质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睡眠总时间平均为6.19±0.79小时,男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019)。以PSQI≤4为睡眠质量好,PSQI=4~8为睡眠质量中等,PSQI≥8为睡眠质量差为标准,本次调查结果为:睡眠质量差占21.42%,睡眠质量中等占44.83%,睡眠质量好占33.76%。各年级间睡眠质量总分及各成分得分的比较见表1。

2.2影响睡眠质量总分的相关因素分析见表2。PSQI睡眠总分与SCL-90总分及9个维度得分呈正相关;与N量表分及P量表分呈正相关,与E量表分呈负相关;与睡觉迟、不吃早餐次数、热恋情况、健康状况、宿舍环境、家庭经济条件及同学关系呈正相关,与年级、学习压力和应激事件呈负相关。其中热恋情况、自评健康状况、宿舍环境、家庭经济条件及同学关系是保护因子,睡觉迟睡次数、不吃早餐次数、年级、学习压力和应激事件是危险因子。

2.3各指标对睡眠质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则以睡眠质量指数为因变量(Y),SCL-90总分、N量表分、E量表分、P量表分、睡觉迟、不吃早餐次数、热恋情况、自评健康状况、宿舍环境、家庭经济条件、同学关系、年级、应激事件事件为自变量(X),结果见表3。

3讨论

睡眠质量问题直接影响身心健康,失眠者常伴有情绪障碍、记忆力降低,严重者可损害认知功能,甚至出现行为紊乱,从而使生活质量下降[8]。而此次调查结果表明有21.42%的海南医学大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与同一调查标准的研究比较,比北方的高,又比石文娟在广州地区调查的低,可能原因是海南地区有其特殊性,学术氛围不是很浓,学习生活压力比广州地区少,但夜生活又比北方地区丰富,影响其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平均为6.19小时,比标准的睡眠时间7~8小时少。不同年级睡眠质量比较,睡眠质量总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有差别,大一学生最差,这可能跟大一学生刚步入大学,开始紧张的军训有关,不适应大学生活有关。

相关分析表明,PSQI总分与SCL-90总分相关系数达0.45006,有统计学意义,与SCL-90各个成分均呈正相关关系,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等不良情绪都会使与睡眠关系十分密切的大脑催眠系统和唤醒系统失去平衡,造成唤醒系统的过度兴奋,而使人难以入睡。国内外也有一些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有关的报导[4,9]。Duncan、Pilcher等认为,心理健康与规律的睡眠有关,情绪紧张、抑郁、生气和混乱等更多的是与睡眠的质量有关[10,11]。据艾森克理论,N分高的人情绪不稳定,对各种刺激的反应过于强烈,情绪激发后又很难平复,从而影响正常适应,进而影响睡眠;而E分低的人离群、内省,遇到问题和挫折,不能及时得到开导和帮助,对自己的心身活动特别敏感,易出现“内化心理冲突”,很多学者认为经常的“内化心理冲突”是造成慢性焦虑、忧郁,继而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影响原因之一。本次调查提示:PSQI总分与N量表分呈正相关,但与E量表分负相关,E量表分和N分进入睡眠质量总分的回归方程,显然本次调查支持以下结论:个性深刻影响心理健康,继而影响睡眠质量。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CL-90总分、E量表分、N量表分、睡觉迟和宿舍环境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学习压力、应激事件没有进入模型,可能与学期初调查有关。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符合现代的生物、心理、环境、社会医学模式。此次研究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中,既有健康状况等生理因素,又有学习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而且还有宿舍环境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中的应激事件等社会因素。

充足的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对医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医学生又面临特殊的职业要求,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提出以下4个方面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建议:一是要在高校开展睡眠卫生指导,使学生正确认识睡眠的重要性;二是要纠正个人不良生活习惯,如作息不规律、睡觉迟等,尽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三是要在高校开展心理辅导,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考试事件,恋爱关系;四是要完善现有的教育和就业制度。

4参考文献

[1]李心天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308

[2]彭海,张海,曹学兵,等.三类医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康复,2004,19(5):284-285

[3]肖容,张小远,解亚宁,等.军医大学低年级学生睡眠质量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61-63

[4]杨秀珍,陈景武,冯国双.医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潍坊医学院报,2005,27(2):100-102

[5]石文娟,马绍斌,范存欣,等.广州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心理卫生,2005,26(6):470-471

[6]张林,王琳,萨丽媛,等.东北某高校313名大学生睡眠障碍情况调查.中国校医,2006,20(2):121-123

[7]Medeiros ALD, Lima PF, Araujo JF, et al.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leep-wake cycle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medical students, Biological Rhythm Research,2001,32(2):263-270

[8]Zeitlhofer J, Schmeiser-Rieder A, et al. Sleep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Austrian population. Acta Neurological Scandinavica,2000,102(4):249-257

[9]De Gennara L, Martina M, Curcio G,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exithymia, depression, and sleelp complaints. Psychiatry Research,2004,128:253-258

[10]Duncan D, Bomar G, Tohnston P, et al. Health practice and mental health revisited. Psychol Rep, 1995,77(1):205

[11]Pilcher J, Walters A, et al. Sleep quality versus sleep quality relationships between sleep and measures of health, well-being and sleepiness in college students. J Psychosom Res,1997,42(6):583

(收稿时间:2007-01-02)

上一篇:自考生完美主义研究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的人性观初探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