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2-10-09 09:49:21

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摘 要】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5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类的智能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且具有多元性、发展性、独立性和组合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树立多元智能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用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观看待智能的发展,并对高职英语教学做相应改革,创设多元教学情境、运用多元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建立多元教学评估体系,促进学生语言多样化习得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高职英语教学 教学情境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内容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教授在大量的研究实践基础上在他的《智力的结构》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人类不是只有单一的智能而是拥有以多元形式存在的多种基本智能,且这些智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一理论所提出的智能观不仅在美国引起广泛关注和认同而且还引发了全世界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推崇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

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的智能可以分成八个领域的智能:

1.言语/语言智能 (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 : 指的是能够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语言能力。包括语意能力、语法能力,以及对声音、节奏等的敏感性。

2.逻辑数理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指的是有效地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并学会推理,能够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能够找到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能够运用抽象分析的能力。

3.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指的是能够敏锐地感知、辨识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的能力。

4.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指的是能够运用身体和运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并能够运用双手进行灵活地生产和改造事物的能力。

5.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 指的是能够有效地理解对方的感受、想法和信念的能力。及包括组织、协商、分析及合作的人际交往能力。

6.自我反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的是能够进行自我省视,能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能够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能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7. 视觉/空间关系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指的是人对线条、形状、色彩、空间形式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敏感程度和对视觉和空间信息的感知能力。以及如何通过平面和立体造型将其反应出来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能 (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 指的是对自然环境、动植物、社会事物等的辨识能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特性

多元智能理论的价值在于能够真正反映人类的实际能力。与传统智能理论相比较,此理论具有如下特性:

1.智能结构具有多元性

加德纳在综合生物学、遗传学、心理学、神经学、人类学等多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成功地建构了一个关于智力的新定义:即,智能作为一种心理潜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1]。这个观点充分强调了智能的多元性以及个体所处的社会和文化氛围及教育对智能发展的重要作用。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存在的,不仅仅是传统观念提到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人类的智能还包括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这些多元的智能不能单独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智能,它们只有用在不同的场合和领域之分。但是它们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能和不同的能力。

2.智能具有发展性

加德纳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具有发展性的,通过后天的习得和开发,智能也会发展。教师如若能够不断引导和开发学生的智能,那么那些没有特殊天赋的学生也会发现自己独特的智能和能力。因此,以发展为轴心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激活学生的各种智能。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不断激发不同学生的智能潜力,改进教学观念,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多元智能角度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突出个性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智能具有独立性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只是某一种或多种智能相对突出。如若某个人受到大脑或身体损伤而丧失了一种智能,那么他的其他智能却依然完好无缺。每个人的智能发展都不一定是平衡的,一种智能的突出不一定代表其他智能也具有同样水平。有的人语言智能或者数理逻辑智能很强,但很可能音乐智能或者观察智能相对薄弱,或者某几种智能的发展程度呈阶梯状。种种事实证明,各种智能的发展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的。

4.智能的运用具有组合性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智能是以组合的形式发挥作用的,人类的日常生活工作不是靠单一的智能在起作用,而是通过组合的智能来发挥作用的。比如,一个人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很可能借助肢体语言表达思想,同时他也在倾听对方的表达、理解对方的意图,而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反应或者调整思路。在这这个交流的过程中,这个人分别动用了言语/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有时还可能伴随自我反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因此,各种智能之间不是绝对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附、相辅相成的。此外,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形式是千差万别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智能组合形式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形式都是特有的、不尽相同的。

从以上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特性中我们能够得出结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智能组合,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不同学生智力的构成结构和构成方式也不尽相同。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的智能和劣势智能,智能的差异也会影响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的发展是有可塑性的,因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智能潜力和优势智能,并把多元智能理论的新思想和新观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这对学生的今后就业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观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内在建构性”的学习观,强调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知识并不断建构对社会事物的认知。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观关注学生的智能差异。根据加德纳的观点:“智能既可以是教学的内容,又可以是教学内容沟通的手段或媒体,这个特点对于教学是很重要的”[2]。多元智能理论将教学过程界定为一种生成性过程,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要建立理解的课堂教学。加德纳提出了理想中教育教学应包括 “社会场景化的学习和探索”,同时他反对仅仅依据标准化考试的教学评估模式,主张情景化评估,这种评估模式要与情景化教学一致。此外,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教学目标全面性。加德纳提出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帮助学生找到符合学生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3]。教学教学的目标并不是简单地培养学生学习某些基本学科内容和技巧,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对某个主题或领域有深入的理解,能够进一步地独立思考,能够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增进人类理解。因此,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观是以多元智能作为教学“多元切入点”来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途径,实现真正的理解,并使教学真正联系实际,作为学生与今后就业、生活的媒介。

四、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也经历了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一元到多元的过程,教学目标也逐渐从应试教育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转变。英语课程作为语言教学更应该重新解读其教学意义,英语作为一种交际手段,它的运用是多种智能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多元智能理论中的语言智能、逻辑推力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视觉/空间关系智能、自然观察智能、音乐美感智能等等都会体现在语言表达和人际交流中。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对职业院校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学情境的创建、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估方法的改革等都带来诸多的启示。教师应把教学智能活动的引入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并带动劣势智能,全面启迪学生的智慧。

1.创设多元教学情境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生的智能组合形式,教师应根据学生智能的个体差异,创设多元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智能发展的个人空间和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在多维的环境和活动中,学生才能体现并发挥个体的潜在智能。因此,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也要给学生提供多元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材料,让英语课程更接近学生就业和交际需要。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让学生在小组中根据课文内容编排故事、小品、会话等英语节目,学生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还能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更多地运用以前不熟练的词汇,这样做提高了词汇量也开发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学应该与生活相连、教学应该与实践的关联。以笔者所在财经类院校为例,英语教学同样应该与金融、会计、国际贸易等经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模拟创设各种经济生活场景,如模拟银行、商务谈判、对外贸易交流等等。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此外,深入实践的学习对学生将来工作和生活更有帮助,教师可以带学生进行商务活动实地考察、访谈专家、就现有的经济热点发表评论等使教学与社会紧密相连。通过创设多元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的同时也发展了多元智能,提高了学习效率。

2.运用多元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运用多元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指的是除了用传统的录音机、录像机、VCD等作为教具,高职英语教学还可以引入更加形象、直观、新颖的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在文字、声音、图像和色彩等媒介的共同作用下,开展英文故事讲述、猜词比赛、单词拼写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英文歌曲传唱等多元教学形式,激活学生潜在智能,进行卓有成效的个性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智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成为具备多元智能的教师,教学设计要多元化、多样性,兼顾不同个性的学生,课堂设计环节应兼顾对八种智能的激发,使教学材料充分发挥其发展智能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开展多元互动教学。教师可以设定话题或者给与学生多元选择来与学生开展“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帮助学生发扬优势智能带动劣势智能。教师可以将文字立体化、创造图像、利用肢体语言并富有节奏启发学生去观察和思考。并不断地变换教学形式和方法,通过不同的智能活动在教学中的不同作用使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设计创新化来不断完善高职英语教学。

3.建立多元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体系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强劲动力,它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作用。教学评估系统有助于教学改革的深化。多元智力理论对构建新的教学评估体系提供了多元化的评估思路。传统的教学评估,包括高考主要是以语言和逻辑智能来评估学生学习水平。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力的多元性,教师应通过多元的评估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与本科院校学生比较,高职院校的学生语言和逻辑技能相对薄弱,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评价应采用多元评价模式使职业院校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智能,从内省、音乐、空间智能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让学生在新的评估体系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智能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此外,除了传统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模式外,还应该引入“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模式,从不同的视角对学生进行评估,从而实现评估结果的全面、客观、公正。

五、结语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不断努力,使自己成为符合时代需求,具备多元授课能力的教师,让职业院校的学生的智能在学习中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释

[1]Howard Gardner(1993)﹒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New York, BosicBooks, A Division of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 70,xii.

[2]Howard Gardner(1993)﹒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New York, BosicBooks, A Division of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 70,xii.

[3]同上。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刘宏玉多元智能理论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

[3]曾晓洁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新视野.[J].《比较教育研究》

上一篇:浅谈企业生产机械设备管理 下一篇:小学课外辅导班对小学生课业学习态度影响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