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来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10-09 09:31:56

怀来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 要:从气候资源、农业资源、区位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怀来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条件,阐述了怀来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对怀来县特色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怀来县;特色农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怀来县气候适宜,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千里桑洋,唯富怀来”之誉。充分发挥怀来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农业资源丰富等优势,进一步建立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怀来县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怀来县农业的必由之路。

一、怀来县特色农业发展条件

1、气候资源条件

怀来县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400mm,年平均气温8.9℃,年平均日照数为3018小时,年无霜冻期150天,平均日温差高达12℃,对农作物、果品积累干物质和糖分非常有利。

2、农业资源条件

怀来县农业资源丰富,有耕地面积50万亩,经济林面积47万亩,各类果品达3科、55属、360多个品种,年产干鲜果品13万吨,无公害蔬菜12万吨,是全国经济林建设百强县之一、河北省首批粮食基地县、省级“双环”菜篮子基地县、全国最大的杂交谷子种子繁育基地、“中国葡萄之乡”和“中国葡萄酒之乡”。

3、区位条件

怀来县地处冀西北,东临北京,西接晋蒙,是沟通京津与西北地区的主要通道,区位优势明显,是河北省实施环京津发展战略的“金三角”之一、环首都经济圈14县市之一,张家口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县。境内交通四通八达,京包线、丰沙线、大秦线、沙蔚线及京张城际铁路纵横全县,京张、京化高速、110国道、宝平、康祁等国道、省道贯穿全境,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出行极为便利。

二、怀来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1、特色农产品种类和产量增加

种植业方面,农作物播种面积达47万亩,粮食产量达15万吨,蔬菜产量13万吨,推广了芹菜、大蒜、豆角、大葱、西红柿、茄子、甘蓝等优势品种30个系列150个品种。林果业方面,发展迅速。葡萄种植几乎覆盖所有乡镇,葡萄产业已成为全县独具特色、链条完整发展巨大的龙型产业之一,其它一些特色农产品生产已初具规模,如苹果、梨、桃、金丝小枣、核桃等。畜牧业方面,持续增长,发展态势良好,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生产方式转变明显加快,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发展迅速。

2、培育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按照农业特色化、基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的思路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重点扶持了一批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方面的农业龙头企业,延长了产业链条,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怀来双大食品、河北鸿润食品、中国长城葡萄酒、容辰葡萄酒园、河北沙城家和酒业、怀来华宇食品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农户面广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发挥了产业化龙头项目、农产品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带动了农民增收。

3、建立了一批标准化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

建立起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产品涉及粮食、蔬菜、果品、畜禽等,分布于全县的11镇、6乡(其中1个回族乡)、279个行政村,重点发展了龙眼葡萄、八棱海棠、金丝小枣、石片黄杏、横岭核桃、草庙子国光苹果、东八里“富士”、北新堡鸭梨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项目,围绕葡萄酒文化旅游,规划发展了“一群两带”60个葡萄酒庄、酒堡的建设,这些项目确实起到了很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4、培养了一批比较知名的特色农业品牌

已初步形成了一批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业品牌。原产地品牌方面,“官厅湖”和“暖泉”鲜食葡萄、八棱海棠、旧庄窝金丝小枣、石片黄杏、横岭核桃、草庙子国光苹果、东八里“富士”、北新堡鸭梨、老君庄草莓、紫皮大蒜等弛名长城内外,紫皮大蒜不但在北京、张家口、内蒙享有盛名,还出口日本、加拿大和美国。企业品牌方面,长城牌干白、干红系列葡萄酒先后80多次在国内外获奖,被誉为东方美酒;家和牌干白葡萄酒获1999年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容辰庄园生产的干白、干红葡萄酒并被钓鱼台国宾馆指定为国宴特供酒;龙徽牌怀来珍藏葡萄酒成为上海APEC会议专用酒。“谷兴源”牌“桃园贡米”以其品质优良、质量上乘、价格合理赢得了消费者的特别青睐,实现了怀来农产品进入全国大型连锁超市零的突破,提高了“张杂谷”在京城的知名度。

三、怀来县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民认识不到位

大多数农民市场意识淡薄、超前意识不强,对特色农业发展缺少明确的认识,在接受新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时心存疑虑,大都持观望、等待的态度。在宣传、指导、规划等方面,缺少政策支持,造成农民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有些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小,难以发展壮大,缺少市场竞争力。

2、组织化程度不高

从生产领域看,缺乏商标、专利、订单等方面法律保护。从生产上看,市场竞争充分性和有效性只表现在农民之间的竞争,许多农产品,特别是加工产品,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原料生产者关系不密切,原料生产者利益未得到有效保护,原料质量没有保证。在销售上,未形成合力、集团销售,无序竞争,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再者农村经济中介服务组织发育滞后,尤其是专业合作组织虽有一定发展,但在开拓市场,推广新技术、引进资金、维护农户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发挥的不够,有些主导产业专业协会尚未建立,已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上也尚需完善。

3、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

由于农产品生产的特殊性,从农田到餐桌,生产环节多、周期长,影响安全因素涉及到产地、生产过程和采收储运等诸多环节,这些环节大都存在控制技术复杂、评价污染手段有限、检测强度不够、监管主体不明确等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的农业生产形势下,农产品生产经营方式分散,农业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一家一户单独面向市场,缺少统一的管理和检测,增加了监管难度。同时质量标准检测监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对农业生产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带来严重损害。

四、怀来县特色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对特色农业发展的认识

发展特色农业,首要的是转变观念,重视特色农业,将农业的发展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融为一体,赋予农业以新的内涵,将农业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按现代产业发展的理念发展农业。制订科学合理的特色农业发展规划时,必须对特色农产品的开发给予重点的政策倾斜,并保证各项规划和政策的落实,让农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切实得到实惠,并加大对农户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户的市场经济意识,提高农户对特色农产品开发的重视程度及其务农的积极性。

2、培育壮大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要实行扶强扶优,按照谁有本领谁牵头的原则,鼓励兴办各种形式的龙头企业,要加快培育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要选择一批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有前景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要实施重点管理和指导,并从财政、税收、物资、技术、外贸出口、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并积极倡导“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特色农业向产供销一条龙方向发展,使农民与企业、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结合起来,形成特色农产品的基地化、规模化生产,实现规模效益。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动机制实现利益共享,风险承担。

3、建设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基础设施、良种供应、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机械化作业体系等建设,实现良种、成套技术规程、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幅射带动周边地区。对特色农产品生产要进行全程标准化管理,加强对生产过程、生产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的检测,全面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创立一批特色品牌产品。全面增强农业标准化意识,加强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的培训,普及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带动标准化进入千家万户。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成为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名牌产品的生产基地,创立立地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太行山农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区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K20121302)

参考文献:

[1]刘生瑞.环县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与措施[J].甘肃农业, 2004,(08)

[2]姜 谓.建平县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6-17

[3]何国祥,李挺盛,吴福音,等.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现状和对策[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4]卢学英.关于发展我国特色农业的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23)

作者简介:李子坤(1981.1- ),女,河北满城人,助理农艺师,硕士,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

上一篇:建筑工程质保金管理分析 下一篇:市政工程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