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母爱,“二手”父爱

时间:2022-10-09 09:01:27

“一手”母爱,“二手”父爱

2013年,一首歌唱遍大街小巷,也让湖南卫视的亲子户外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家喻户晓。《爸爸去哪儿》第一次把“爸爸”这一角色作为亲子教育的主角展现在众人眼前,让观众亲眼目睹当妈妈缺席时,爸爸是如何与孩子朝夕相处,共渡难关的。

随着这档节目的成功,《爸爸回来了》接踵而至,登陆浙江卫视。《爸爸回来了》以明星爸爸与孩子的相处为主线,在妻子不在家的48小时里,由常年在外的爸爸单独照顾孩子,如实呈现爸爸与孩子互动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状况。

两档节目,主角都是爸爸和孩子,背景都是妈妈不在身旁,一为户外,一为室内。两节目正好互补,让我们见识了爸爸们在家里家外独自带娃的情境与心得。

两档节目都非常值得一看,只是看过后对大多数爸爸们来说,这歌词根本就对不上号啊!难道不应该是:“我的家里有个人很酷,三头六臂刀枪不‘熟’,他的手掌有一点粗,偶尔牵我摔上几步……”

对于《爸爸去哪儿3》的热播,我们不得不说:孩子们真是太招人爱了,而爸爸们看起来也都是好男人,只是好男人就能成为好爸爸吗?

《爸爸去哪儿3》开篇,面对节目组“是否有过独自带孩子旅行”这一问题,五位爸爸的回答是:

刘烨:没有,这是第一次,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孩子间)也没有太多真正的交流。

邹市明:从来没有的。在他们第一次喊爸爸,第一次抬头,第一次爬,第一次走,我都基本上没有在他们身边。

胡军:从来没有。我还没烦他呢,他就把我给烦了,他就自己走了。

林永健:还真没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有三百五十天在拍摄现场。

夏克立:我是她的玩具,我有花很多时间和她在一起,比任何东西(事情)都重要。

以上,若把直接的互动称为“一手”,间接的互动称为“二手”的话,除了加拿大歪果仁夏克立给予了女儿夏天“一手”父爱,其他四个孩子在以往的岁月中得到的都是“一手”母爱,“二手父爱

而这一情形,几乎是中国现阶段家庭亲子关系的典型写照。

女主内,男主外

不知何时,在中国的大部分家庭中,母亲是全职的主角,但父亲几乎成了位跑龙套的。对此,最普遍的说法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女主内,男主外”的旧习俗影响。然而,女主内的“内”指的是家务,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是“内”,但孩子的教育问题却属于“外”,是由父亲掌管的,所以“三字经”中所说的是“养不教,父之过”,并且举的也是窦家父子的例子――“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别忘了旧传统的理念是“女子无才便是德”,那又怎么可能让无才的妇人去负责教育孩子呢?

此时,你的脑海中一定浮现出“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画面,那是因为当时当刻,他们的爸爸都已辞世,唯有妈妈母代父责。这可能又导致另一种看法:这说明妈妈独自带孩子也很好嘛。是的,若身边没有了爸爸,但是坚强而又睿智的母亲却给孩子塑造了一个心目中的“理想爸爸”,比起身边有爸爸,却只能得到“二手”父爱的孩子来说,孩子的身心发展也许会更好,至少不会更差。

关键是:孩子明明有个“一手”爸爸,为何却只能得到“二手”父爱呢?事实上,母亲把教养孩子的职责一股脑全揽过去是从“男女平等”这一口号被大张旗鼓地宣扬并推广开始的。

“男女平等”对压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们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故此格外的激动与欢欣,并未察觉到中国的“男女平等”其实是简单地在号召对男女一视同仁。原先“被污辱被损害”的女子们一旦得到解放,被赋予人格尊严,便扬眉吐气地想要行使因平等而获得的权利,只是,对于大多数女子来说,她们所受的教育与自身能力都不足以使得她的权利向外部世界发展,于是,出于女人的天性,她们本能地立足于家庭中的权利,并且,由于自家的男性似乎并不抵制她们行使养育子女、孝敬父母、操持家务的权利,更促使善良的女人们全心全意把丈夫与孩子视为自己的整个世界。

其实男人们所以把这部分权利让给女人,很大部分是因为当女人以为这些是她的权利时,男人更多地将它视为义务与责任,所以,当女人想接管这些家事时男人便顺水推舟,慷慨地送给了她们。

不知不觉中,“妇女解放”的结果是:女人将家庭中男人理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一并接收过来。而所谓的男主“外”,再也没有亲子教育和家务劳动。那么,这些“外”究竟是什么呢?对一些精英阶层来说,“外”可能是忙于追求事业的更大成功,而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男性来说,“外”只不过是各类应酬和娱乐:喝酒、打牌、钓鱼、K歌、上网,以及到各风景区学习、开会。

“半边天”与“一亩地”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是一句令女性喜大普奔的话,关键是,你是坐在哪里顶着天?如果你是坐井观天的青蛙,即便你头上的一整片天都给你顶着,也不过那么一丁点。

实际上,当女人们自以为在顶着家里的一片天时,男人们却视她们在“种地”――耕耘着家里那一亩三分田。而他们只要对自己说:地虽然是她们种的,但买农药买农具的钱也有我一份,便可以心安理得地袖手旁观,若在秋收时愿搭把手把三分田里的庄稼割了就算超额地做了回好男人。

然而,女人们已欲罢不能,因为她们发现,在中国,所谓的男女平等意味着只要有别的女人愿意来收获她的庄稼,她就会失去她的天她的田,然后一无所有地卷铺盖走人。原来她只有尽义务的权利,并没有利益得到保障的权利。若所谓的“平等”只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女性的优势资源,却丝毫不会维护女性的天然弱势,这种“平等”实质上是种变相的欺凌和掠夺。

于是,大部分的女性为了不让头上的半边天“塌”下来,只好更加努力地“耕地”。力求把“内”主得更好,以此换得自己在婚姻中不会“下岗”。而另一方面,国内出版界也出现了一些导向上的偏差。

被称为世界最著名的“六大教育法”分别为:1.卡尔・威特:天才教育法;2. MqSq斯特娜:自然教育法;3.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4.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5.多湖辉:实践教育法;6.周弘:赏识教育法。

六人中四人为男性,也即是说,六大教育法中四种是以男性的视角去撰写的,并且内容并不仅限于女性使用。然而,自从2009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横空出世,赢得满堂彩之后,众多的“妈妈书”蜂拥而至:《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好妈妈,强儿子》《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一位好妈妈的美式教育心得》《发现母亲》《再忙也要做个好妈妈》等等,教育的风向不晓得为什么,吹着吹着又吹向了妈妈们,尤其是早教书籍,绝大多数都是写给母亲看的。

据说,当某个早教的书稿作者表示,自己所著书的内容是适合父母双方的,出版社却仍然要更改一个带有“妈妈”的书名,因为这样“吸引妈妈们,好销”,也因为“爸爸不会买”。

那么好吧,母亲们:《再忙也要做个好妈妈》,至于父亲们则是:再闲都可以做个忙爸爸。

对“父性教育”的漠视

所谓父性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通俗地说,就是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

北京市一家教育研究调研机构对1600个家庭进行有关“家庭教育”的调查,发现受访中母亲占到整个受访人群的70.2%,而父亲只占1/5。另有调查发现,目前中国仅有0.5%的父亲经常参加专门的育儿培训,72.2%的父亲从来没有参加过专门的育儿培训;而且父亲们遇到育儿困惑时,大部分选择“向长辈请教”,有的会看育儿电视节目,购买相关书刊、音像制品;少部分人会选择上网查询,有的父亲从来没有采用过任何一种方式获取育儿知识。与母亲相比,父亲比较固执,更愿意凭经验、凭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不太相信书中介绍的方法,不会主动学习、吸取育儿知识。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全世界共有七十个国家为父亲提供带薪陪产假期。

英国:产妇可以享有12个月产假,但女方生下孩子六个月后便可以选择返回工作岗位,把余下六个月产假留给丈夫。丈夫不仅能休六个月产假,每星期还能拿到112.75英镑津贴。

德国:婴儿的父亲和母亲有12个月带薪假期。若申请者是母亲,父亲还可以额外申请两个月的产假。在此期间,他们可支取约67%的薪金。

挪威:父母亲可以有两种选择:其一,夫妇可休47周育儿假,拿全额工资;其二,可休57周,拿原来工资的80%,这些费用都由国家承担。其中,父亲必休的育儿假为12周。政府规定,母亲的产假可以转给父亲,但父亲的产假不能转给母亲,为的是让父亲必须承担育婴责任。

日本:太田市的工作男性在自己小孩出生第一年中,必须在家中休满40天带薪产假。并且在返回工作岗位之后,他们必须递交一份“奶爸札记”,将自己如何尽家庭义务的过程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向同事们“传授”自己学到的育儿经验。

《爸爸去哪儿3》的节目中,随着父亲与儿女们的日渐亲密,使我们发现:“二手”父爱不仅是孩子们的伤痛,也是父亲们的遗憾,他们错失了多少亲子间无法复制的甜蜜与幸福啊。

但愿《爸爸去哪儿》与《爸爸回来了》两档节目能给所有的爸爸带来觉醒,愿我们的孩子左手“母爱”、右手“父爱”,而无论父爱母爱,都是“一手”哒、棒棒哒。

栏目主持人:成韵

上一篇:语文课堂“小练笔”的几种方法 下一篇:活动课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