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时间:2022-10-09 07:29:03

浅析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摘 要】 加强和完善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对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是当前县级供电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县级供电企业; 内部控制; 措施

2010年4月,财政部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6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面对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我国企业必须尽快提高管理水平。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则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当务之急,甚至是一条现实的捷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提高经营管理效果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而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一个合适、有效的内部控制综合框架包括五个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目前,大部分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本文针对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加强内控建设采取的措施发表几点看法。

一、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可以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党和国家对电力企业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也是电力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要求企业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体制,而企业内控制度则是企业自我约束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加强企业资产管理,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必要条件

我国县级供电企业要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达到资本增值率最大化,就必须建立与完善企业财产物资的核算、监督、保管等内部控制制度。必须通过加强对基建、生产、运行、财务、成本、资金等的控制,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高效地运行,最终实现资本增值率最大化。

(三)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提高自身实力,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必备条件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县级供电企业遇到的挑战越来越严峻,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也对企业自身管理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这一现实迫切要求企业尽快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自身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以积极、和谐的企业形象服务社会,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有效遵循,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风险无处不在,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信息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等,时时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稍有不慎,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形成的成果就会被风险摧毁。但当前县级供电企业仍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风险意识不强,风险分析和应对的能力不足。为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通过控制程序和对程序的有效执行,洞悉风险因素的所在,并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等措施,全面防范风险、应对风险、控制风险和化解风险,规避风险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的危害,消除企业运转中的隐患。

二、县级供电企业现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不足,观念淡薄

目前,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难以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内容比较陈旧,设计不全面,操作性不强,有的县级供电企业至今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能够完全涵盖企业经营全过程的内部控制体系,许多经营活动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由于企业领导多数重经营,轻管理,致使缺乏内部控制制度理念,对内部控制建设认识不足,忽视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例如,有的单位对站所一级的内控管理延伸不够,基层单位自力过大,站所的内控管理成为被忽视的角落,回收电费不上交、坐支挪用电费资金、擅自对外借款等现象时有发生,加之一些县级企业对站所长离任审计流于形式、走过场,一些经营问题未能及早发现。由于这些供电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匹配性和缺失性,无法确保管理部门指定的方针政策得到有效实施,使内部控制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更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二)缺少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作为一个企业,应该有良好的风险评估系统和风险预警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的投资和经营风险降到最低。在我国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中,没有意识到电力企业由于日益激烈的竞争,各种不确定的市场因素普遍存在,电力企业面临许多客观存在的风险,如:安全风险、营销管理风险、财务风险、法律纠纷及诉讼风险、社会舆情风险等。对电力企业面临的风险的忽视也即风险意识的淡薄,使电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遭遇更多的风险,无法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

(三)内部信息传递不畅,职责不清,责任不明

内部信息传递是企业内部各层级之间通过内部报告等形式传递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的过程,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能确保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责。县级供电企业普遍存在由于信息传递不顺畅、不及时,上级单位制定的各项政策、规定得不到贯彻、落实,下级基层单位面对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指导、帮助,由于这种两头使劲,中间不畅的问题存在,降低了管理的执行力,影响了执行效果,同时企业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区域,谁都可以管,谁都又可以不管,出了问题以后常常是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指责,最终不了了之,无法追究责任。

三、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完善企业的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支配着企业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影响着全体员工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控制责任的态度、认识和行为。

1.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设置科学的内部组织机构,建立合理的权责分配体系。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从治理结构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建立。县级供电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目前尚处于完善之中,要按照企业制运作的要求,建立起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逐步建立由治理层决策、管理层执行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2.用企业文化凝聚全体员工。企业文化包括企业整体价值观、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行为守则等。

县级供电企业应加大对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的学习,使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员工的心中,融入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之中。管理人员有责任培育积极向上的整体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遵纪守法意识,倡导爱岗敬业、进取创新、团队协作和遵规守纪精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有责任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宣传引导、教育培训和监督检查,为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3.建立科学、规范、公平、公开、公正的人力资源政策。人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由于人受教育程度、环境影响、思想观念、政治业务素质等不同而相异。因此,企业应依据各岗位性质和要求,选择不同的人到适合的岗位工作。一些专业性强的岗位,还必须考虑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对领导岗位人选,则应全面审查,慎重考虑,避免因用人失误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建立与经营活动相适应的激励机制,让全体员工都能“想干事、干成事”,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氛围。

(二)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

1.全面梳理,保证管理机制、内部控制实施环节和业务管理制度的一致。企业要结合ERP 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全面查找内部管理机制与内控实施环节相矛盾的方面,并在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使内部管理机制、内控实施环节、业务管理制度之间达成一致,促使企业逐步形成业务管理服从规章制度、业务操作服从处理流程的工作规范。

2.落实责任,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由相关管理单位负责人兼任各业务流程责任人,使每一管理层级工作职责与内控环节趋于一致,并把流程执行结果与责任人的岗位考核、晋升直接挂钩,以此强化中层管理人员的职责。另一方面,对业务流程中关键控制点的内控执行责任明确纳入每一岗位职责进行考核,以此落实内控责任制,将内控执行责任最终落实到每个责任岗位和责任人,实现全过程控制。这样内部控制执行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达到控制的目标,才能实现内部控制日常化、规范化的管理和监控,收到控制的良好效果。

(三)建立广泛的信息与沟通系统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要建立一个广泛而有效的信息与交流系统,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一个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充分、全面的财务、经营和生产等方面的数据,以及关于外部市场中与决策相关的事件和条件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当可靠、及时、可获,并能以前后一致的形式规范地提供使用。

2.有效的内控需要拓宽信息渠道,通过落实奖惩措施等多种有效方式,广泛收集合理化建议。

3.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有效的交流渠道,确保所有员工充分理解和坚持现行的政策和程序,影响他们的职责,并确保其他的相关信息传达到应被传达到的人员。

(四)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主要应关注监督评审程序的合理性、对内控缺陷的报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等等。在监督评审活动和缺陷的纠正方面应当遵循下述原则:

1.应当不断地在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内控的总体效果。对主要风险的监督评审应当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一部分。

2.对内控系统应当进行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内审要独立进行,应得到适合的培训,并配备称职和得力的人员。内审作为内控系统监督评审的一部分,应当向董事会或其审计委员会直接报告工作。

3.无论是经营层还是其他控制人员,发现了内控的缺陷,都应当及时地向适当的管理层报告,并使其得到果断处理,要树立全员控制意识,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促进企业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内控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实现组织预期达到的内控水平。

总之,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内部控制,只有设计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及日常行之有效的对内控制度的监控制度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2008.

[2] 高晓娟.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当代经济,2008(10).

[3] 何光军.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之我见[J].财会月刊,2004(8).

[4] 雷滨.浅议加强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J].电力技术经济,2006(6).

[5] 李蔚雯.浅析如何加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J].金融经济,2008(12).

上一篇:电力企业“三维一体”财务评价体系构建 下一篇:探究供电企业电费收入业务的风险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