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赤子 妙手仁心

时间:2022-08-21 01:24:23

蒋永兴医师在博大精深而又古典神秘的中华医学里,他如饥如渴,于淡淡的药香里体味墨香,书香,以及绵延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沉香;在望闻问切、行医济世的过程中,他忙碌而又快乐着,病人的微笑就是他最好的礼物;在传扬中华医学文化的道路上,他不遗余力,甘之如饴。他年轻有为,医学底蕴丰厚,是澳门中医学界的新生代势力。

【蒋永兴先生,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士,现担任澳门长春阁中药房注册中医师、嘉华文娱体育会医疗顾问、澳门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澳门地区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任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北京广安门医院医生。】

投身杏林 北上求知

中华医学乃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先贤们为世人留下的一座宝藏。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金匮遗要》,一本本凝聚先辈心血与智慧的书籍,它们字字珠矶,历久而弥香,是众人生命健康之基石;神农、孙思邈、李时珍、华佗,一个个闪耀数千年,经久不衰的明星,他们书写了一段段为人乐道的传奇故事,他们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为人类生命的健康而不断探索。

在澳门长大的蒋永兴先生,从小对古老的中华医学有着深厚的兴趣。小时候如若身体不适,父母常带他前往附近的中医诊所就医,医生的望闻问切之举,给幼小的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看着医生把脉、看舌苔,然后抓几副药回家喝,疼痛没了,身体便舒服了,他感到很新鲜、很神奇。年纪渐长,接触中医诊所的次数也渐多,他喜欢药店里那些装中药的小抽屉,古朴的铜把手,老旧的木色上用端正的小楷写着中药的名称,一个如墙壁般的药柜上有着数百个小抽屉,有如百宝箱;他也喜欢低声默念中药草的名称,芍药、当归、八角茴香、佩兰、香附子……一个个如诗般美妙;他还喜欢中药店里散发的沉稳厚重的药香,那是专属于药草的气味,忽而浓烈忽而清香,每一味药草都有着不同的香味,是生命自然的气息。这股药香深藏于年幼的蒋永兴先生体内,随着他的成长而逐渐生根、发芽、成长。

高中毕业后,有感于内地深厚的中医文化,蒋永兴先生毅然报考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始了北上求医之路,成为最早一批赴内地专攻中医的澳门学生代表。之所以选择在此深造,是因为他笃信中医流派的缘起与江浙地域特色颇有渊源。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至古流传下来的经典中医理论、药论汗牛充栋、不可胜数,且多为古文,佶曲聱牙、晦涩难懂。中草药成百上千种,每一味药的药性不同,用量的多少其功能又不尽相同,各种药草如何搭配,怎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等等诸多问题都是一个优秀的中医师所必须熟练掌握的。相对于内地学子而言,从小接受澳门西式教育的蒋永兴先生,需要克服的困难更多,下得功夫更深。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五年的学习中,蒋永兴先生好学不倦,以坚韧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努力钻研。他敏而好学,沉浸于浩如烟海的医学典论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多向老师、同学请教。通过自己勤学钻研,渐渐地对众多古代医典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对于医学的望闻问切、针灸、推拿之术已熟练掌握。

大学毕业之后,蒋永兴先生继续留在内地钻研中医学,成为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急诊科的医生。在此三年时间内,蒋永兴先生接触到众多优秀中医师,与他们的交流与合作也提升了他自身的医学修养。大量的临床急诊经历,逐渐丰富着他的医学知识和经验,同时,也了解到内地中医学界的发展运行状况。

澳门从医 妙手回春

作为最早一批赴大陆专攻中医的澳门学子,且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受澳门科技大学医院邀请,协助澳门科技大学医院新成立的中医科的发展。在此期间,蒋永兴先生前往北京广安门医院进行医学交流合作,在为期六个月交流医生工作中,他跟随北京广安门医院的老中医学习,从事一些专项病例的研究。虽然只有短短六个月,但能够跟随站在医学前列的老中医学习,蒋永兴先生非常珍惜,更是潜心钻研、耐心摸索。

长春阁中药房乃澳门资深中医师龚树根先生创办,龚先生德艺双馨,乐善好施,以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而誉满杏林,先生所创办的长春阁中药房也有口皆碑,成为澳门中医药之典范。而蒋永兴先生正是龚树根先生的干儿子,他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得到了龚树根先生的信任,将长春阁中药务交与他管理。如今,蒋永兴先生打理常春阁已有四年时间,在他的悉心管理下,长春阁依然稳步发展,前来求诊问医的人络绎不绝。

内涵丰富的中医入门难,精通则更难,一名出色的中医师背得出药理,记得住药方是远不够的,须得下苦功夫。中医望闻问切的特点,其治疗效果是由医生开出的药方决定,而药方的配制则由医生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由于每个医生的治病理念不同,开出的药方也不同。不论先辈有多少经典著作,要想将其消化变成自己的经验,并不容易。一名好中医既要会号脉作出诊断,还要能根据病人情况开出最适合的药方,且中药的汤药是不固定的。可以说中医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学问。

早在上海中医大学求学时,老师教导他们说,医生就是一个清洁工、修理人,人的身体出了问题,脏了就清理干净,坏了就修好它。蒋永兴先生一直奉行着如此简单朴素的行医理论,从繁就简,帮助了不少病患摆脱痛苦,其中不乏疑难杂病者。曾有一位患者,患有严重的皮肤病,全身上下的皮肤发黑,疼痛难忍且衣服都穿不了,十分痛苦。患者曾于大型西医院就诊,然被告之此类病症全世界只有两例,目前西医并无治愈良方。长春阁中药房声名远播,患者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慕名而来。在此之前,蒋永兴先生也从未接触过此类病症,但他认为,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将体内的各个器官调至平衡态,此类病症是可以治愈的。他根据中医所倡导的能量平衡协调之理,针对患者五六腑内的有失衡处,对症下药,排出体内积蓄的垃圾毒素。而今,在他的悉心调理下,患者已然痊愈,皮肤恢复健康肤色,已与普通人无异。

作为中医界的新生代力量,蒋永兴先生抱着学海无涯的态度,于工作用中坚持学习,于学习中提高医术。他认为,一个有所为、有责任感的医生,必须是专业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不过在等同于害了病人。

弘扬国粹 增进修养

除了专注本职工作外,蒋永兴先生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他同时担任嘉华文娱体育会医疗顾问,澳门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澳门地区委员,以及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每年都会举行会议,全世界的中医汇聚一堂,共同交流前沿学术,探讨中医发展状况。蒋永兴先生坦言,通过参与多项社会活动,不仅能够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先进医学理论,提升自己的医学技术,同时也能够了解国家政策,了解澳门发展状况,开拓眼界增广见识。

由于澳门中医发展主要以私人医疗所为主,且拥有独立中医科的公立医院较少,这就造成了中医毕业学子缺乏临床实习培训机会,因而找工作较为困难。蒋永兴先生认为,没有临床培训经验,单有理论知识对于一个合格的中医师是远远不够的,他说:“一个刚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年轻人,创办一个私人诊所是能力所不及的,也是不科学的。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创办一个慈善诊所,为刚毕业的中医学子提供实习培训的机会。”在弘扬自己所热爱的中医事业上,蒋永兴先生不遗余力,对于热爱中医文化,致力于中医事业发展的年青人,他希望能够尽已之力,为他们提供便利,从而将优秀的中医技术和深厚的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以使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技术。

在内地与澳门都有过从医经验的蒋永兴先生来说,两地中医发展都各有特色,内地中医发展以中医结合为主,临床和科研并重,用较为西医的方法去研究中医。而港澳的中医治疗只能用纯中医疗法,不能掺和西药,且以临床为主,因此较为传统,也保持了较为纯正的中医学。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提出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等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的。浸染中医文化多年的蒋永兴先生,深谙此道,他说:“我的人生格言是顺其自然,中医讲究顺应自然,人与大自然是相互联结的,人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违背它。”带着如此豁达的人生观,相信蒋永兴先生的医学路会越走越坚定。

上一篇:淡定从容 睿智人生 下一篇:医道仁心 济世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