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会计监督,提升会计质量

时间:2022-10-09 03:57:26

强化会计监督,提升会计质量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局部或个人利益的驱动,会计工作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会计造假案件也屡屡曝光,这些现象导致会计工作秩序失调、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并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时也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的正常进行。因此,强化会计监督,遏制会计造假,根治会计信息失真,提升会计工作质量就显得尤为急迫。

关键词:会计监督 内部控制 会计质量

会计监督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会计工作进行控制,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控制、监督和督促,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会计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监督职能,对于改善单位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效的会计监督将凸显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本人结合13年的财会方面的工作经历,根据当前会计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1 我国目前会计监督的现状

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会计监督在经济发展中也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现阶段受利益驱动影响,呈弱化趋势,并显现出不足。

1.1 存在执法不严的情况

在法规制度的执行环节,法规制度靠基层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来执行。但由于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在国家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很可能出于自利因素首先考虑自己所在企业的利益,利用法规制度中的漏洞,甚至采用各种违规手段来维护企业利益。而在企业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也往往是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一方面自己不能严格执行《会计法》等财经法规的规定如实核算,另一方面,面对企业管理当局违法或违规行为,也往往知情不举。

1.2 企业内部控制不够健全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会计监督的职能就难以发挥作用。为维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有些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一方面缺乏各种有效的监督制度,未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未修订基本的内部牵制制度,或者即使有较健全的相关制度,但却不落实、不执行、不考核,形同虚设。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广泛运用,对作业人员技术要求更高,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难以落实,导致违纪违规行为更易发生,会计监督难度增加。

1.3 企业负责人会计意识薄弱

对企业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健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长期以来,一些企业管理者法制观念淡薄,会计知识甚少,忽视会计的重要性,未从根本上认识到虚假会计信息也是造假、制假,对企业自身长期良性发展和国家经济良好运行的危害是致命的。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帐,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造成这种局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企业管理者,以不知情、不懂会计为由,将造成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一推了之或找个替罪羔羊,来推卸货摆脱自己的责任;其二是企业管理者的短期行为,指使会计人员制假;其三是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人约束机制,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障。

1.4 会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会计从业资格准入门坎过低,再加上市场经济对个人思想的冲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综合素质不高。

2 会计监督的对策及建议

2.1 明确内容,有的放矢

就外部会计监督而言,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应着重监督以下内容是否落实到位:一是监督各单位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具体包括:是否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账簿;设置会计账簿的情况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各单位是否存在账外设账的违法行为等。二是监督各单位的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三是监督各单位的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四是监督各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

对内部会计监督来说,应监督以下内容是否落实到位:一是是否实行会计岗位回避制度。各单位配备的会计人员除必须取得会计上岗证外,还必须符合会计岗位回避制度的要求。为防止串通舞弊行为的发生,在任用会计人员时,应实行回避制度。二是是否不相容的会计岗位严格分离。单位应当根据需要,合理设置会计工作岗位。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必须符合内部牵制的要求,使不相容的会计岗位严格分离。三是是否对会计工作岗位有计划地进行轮换。对会计人员实行有计划地岗位轮换制度,有利于加强相互监督,减少会计工作中错弊的发生;有利于发现会计违法行为,及时杜绝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有利于促进会计人员尽快全面地熟悉本单位的各项会计业务,提高其业务素质。

2.2 健全制度,有法可依

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作依据,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内、外部会计监督主体的各方职责和法律责任,明确单位负责人和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的会计责任。尤其是使企业认识到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紧迫性,从而自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依法建立严格的会计核算程序,提出可操作性强的防错纠弊的内部控制办法,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业务的程序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在机制上、制度上规范行为、控制风险、防范舞弊、纠正差错的效果,切实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2.3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目前,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已日趋健全,但会计造假仍屡禁不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执行乏力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用法律、行政、市场、经济等手段,规范约束会计主体的行为,推进财务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必须执法必严,加大对违法造假行为的制裁;引入民事赔偿制度,明确造假者经济上的赔偿责任,通过诉讼程序迫使造假者退出非法所得,增加违法人员的追假成本。财政部门要在《会计法》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加大对单位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的查处力度,改变以往对违法违规部门对事不对人,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的局面。对一些典型的案例在媒体公开曝光,营造会计工作法制氛围。要逐步建立健全包括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会计信用评价系统,建立会计信用档案,加强信用轨迹跟踪,并开设会计信用网站。通过报刊、电视、公共网站等媒体进行定期公示,增加对会计造假者的舆论压力,促进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建设。

2.4 多措并举,提高素质

会计主体的自身素质与会计信息失真有直接联系,提高会计主体特别是会计人员的素质,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前提,也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实施会计监督与管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提高有关人员的自身素质入手。一是要加大对会计责任主体的单位负责人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通过培训让其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法律负责。二是要严格执行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管理制度。从事会计工作必须持证上岗,这是我国会计法规的明确规定,也是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会计从业资格的监管,发现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对情节严重的会计人员,可以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让不诚信的人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雅婧:浅谈对完善会计监督的思考《中国经贸》2011年第18期;

2、冯红娟: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提高会计管理水平《新疆财会》2012年第1期

上一篇:刍议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 下一篇:试论企业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