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劳动力迁移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状况实证研究

时间:2022-10-09 02:19:18

浅析劳动力迁移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状况实证研究

论文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保障

论文摘要: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传统的家庭保障功能逐渐弱化,而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处在改革探索过程之中;再加上留守老人群体自身的特殊性、相关社会制度支持度的不足,使得留守老人所能获得的养老资源日渐质乏。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经济方面的养老保障状况,文章以安徽省怀远县永红村实地调查为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在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保障功能逐渐弱化,而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处在改革探索过程之中,国家尚未对农村老人实行普遍的社会福利;再加上留守老人群体自身的特殊性、相关社会制度支持度的不足,使得留守老人所能获得的养老资源日渐匾乏。这一群体养老保障问题解决与否,不仅仅关系到这一群体自身是否“老有所养”,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成功与否。因此,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不仅仅是农村地区养老保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维护社会稳定过程中巫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安徽省怀远县徐坪乡永红村“留守老人”实地调查,分析其经济供养问题,提出农村留守老人供养保障建议。

一、农村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状况分析

安徽省怀远县徐好乡永红村居民靠耕种土地为生,年收人较为有限,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本次调查共访谈农村留守老人100人(留守老人指:常住该村的60岁以上的老人,其子女及子女配偶外出务工且常年不在本村居住)。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如表1。以下从留守老人的每年可支配收人、收入来源、供养形式、供养额度和支出项目等5个方面分析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问题。

(一)每年可支配收入分析

本文在此所说的可支配收人是指子女提供的现金,或粮食的折现,或是二者的总和,再或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或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与子女支持的总和。分析留守老人的可支配收人情况需要与其婚姻状况相结合,分析结果见表2。

2009年,怀远县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年人均1000元,结合交互表的统计结果,调查对象中有配偶留守老人共72人,其中生活水平高于低保标准的有64人,占有配偶留守老人总数的88.9%,而且这部分留守老人中可支配收人水平达到4级和5级的人数居多,仅有8人的收人水平低于3级;该村有独身留守老人共28人,其中生活水平高于低保标准的有21人(由于是独身,所以其收人水平达到2级即认为其生活水平不低于低保标准),占独身留守老人总数的75%,另有7人的收人水平低于低保标准。总体来看,有85人的收人水平高于低保标准,占抽样调查人数的85%,因此多数留守老人的生活还是处于常态的。

(二)收入来源分析

本部分分析的收入来源是指留守老人每年可支配收人的最主要来源。另外,笔者将收人来源与留守老人年龄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从统计结果来看,低龄留守老人收人源于自己的有30人,源于子女的有32人,分别占低龄留守老人人数的48.4%和51.6%,比例几乎持平;中龄留守老人收人源于自己的有11人,源于子女的有17人,分别占中龄留守老人人数的39.3%和60.7%,比例差距开始扩大;高龄留守老人收人源于自己的有3人,源于子女的有6人,分别占高龄留守老人人数的30%和60%,比例变得悬殊(源于亲朋的只有1人,所占比例较小,忽略不计)。可见,留守老人的收人来源与其年龄关系较为密切:随着年岁的增加,留守老人对子女的依赖程度加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庭养老的基础性作用。

(三)供养形式分析

笔者将供养形式分为:实物、现金。问卷设计中设立实物、现金、实物加现金和其他,共4类选项。分析结果显示如图1。

总体而言,4种供养形式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实物加现金,有68人,占总数的68%,仅仅供给实物和现金的各有15人,均占总数的15%;选择“其他”形式的仅有2人,占2%,极少。虽然实物加现金是最主要的供养形式,但笔者在村中调查时发现,绝大多数留守老人从子女处得到的一般还是实物,现金多在过年或看病时才会得到。因此,外出务工子女对于老人的经济支持,尤其是现金支持的力度并不明显。

(四)供养额度分析

供养的实物、现金以及实物加现金的额度以留守老人的主观评价为标准,分为不足、基本满足和有结余三种类型,分析结果显示如图2。

留守老人对经济供养额度的主观评价中,有30位老人认为不足,占调查人数的30% ; 67位老人认为基本满足,占调查人数的67%;仅有3位老人认为尚有节余。总体上看,70%的留守老人认为供养额度能够满足生活需要,这与之前的“每年可支配收人分析”所得结果大体一致。

(五)支出项目分析

问卷中支出项目包括食物、衣服、医疗、孙辈教育和其他5种类型;调查中要求被调查者选择最主要的支出项目,分析结果显示如图3。

从图中可以看到,留守老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并不理想。日常主要支出项目中,食物支出居于第一位的留守老人达到了97位,占被调查人数的97%。在调查过程中,绝大部分留守老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疾病,而把医疗作为主要支出项目的留守老人仅有1位,占被调查人数的1%。

总之,由经济供养状况的分析结果来看,该村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甚理想,子女为提高经济收人、改善生活水平外出务工的同时,对父母的经济支持,尤其是现金的支持极为有限;虽然多数留守老人的生活处于常态,但生活水平无明显改善,仅仅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实地调查中发现,留守老人对自身经济供养状况的整体评价中,有26位老人认为较差,占被调查者的26%;有68位老人认为一般,占68%,其中不乏为粉饰、美化实际情况而做出的选择;仅有6位老人认为较好,占6%。可见,该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并未对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方面产生积极的效应。

二、完善农村留守老人经济供养保障的相关建议

(一)强调政府养老的主导作用

政府关注养老问题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社会中,对农村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养老帮助更是被写人宪法,是政府的法定责任。如何发挥政府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值得认真探讨。除了传统的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通过舆论的褒扬、贬斥等方式积极弘扬尊老爱老的社会风气外,笔者认为,应尽快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根据2009年9月国务院的《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而基础养老金55元是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这标志着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但由于2020年之前才能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导致目前仍有很多年满60岁的留守老人无法领取到基础养老金。因此,国家应考虑在1-2年内无条件给农村年满60周岁的留守老人发放国家基础养老金。此外,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实地调查中发现,所调查的行政村—永红村尚未实施新农保,而仅有5%的被调查者参加了老农保,其余的95%都未参加,主要原因在于养老金给付的低标准和留守老人自身经济收人水平的低下;而在得知有财政支持的新农保正在试点的消息后,绝大多数留守老人表示愿意参加,表明他们自身养老保障的无力与弱势以及对政府养老帮扶的渴望。

(二)继续发挥家庭的物质赡养功能

千百年来,家庭养老因其浓厚的亲情、低廉的成本并与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文化心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绵延不断,适应了我国农村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状况,也适应了我国农民的心理和传统观念,在农村仍然发挥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具有其他社会保障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家庭养老都将是农村老人养老的基本形式。为了更好地保障留守老人权益,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是当前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是留守家庭,在子女与父母分开生活之前,或办理结婚手续之前,子女就应自觉与父母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包含提供生活费、必需品、医疗费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以进一步强化子女对农村留守老人的赡养义务和家庭的养老功能,让老人无后顾之忧。

(三)发挥留守老人自养的补充作用

老年自养提倡由劳动者自我承担或个人创造养老保险基金,加大劳动者年轻时的养老积累在自己保障基金中的比重;同时,强调开发潜在的老年人才资源,提倡老年人运用自己的智慧,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实现再就业,重新加人到社会活动中来。留守老人如果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相对而言,对家庭的依赖性就会削弱。因此,加强自我保障主要是要有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即储备一定的养老储蓄金。首先,留守老人在有劳动能力或一定的经济来源时考虑将个人的收人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储蓄和积累,建立起自我养老基金;其次,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留守老人可适度参加农副业生产,获取补充性养老资金。

上一篇:浅谈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前后差异及税收筹... 下一篇:关于非正式制度思想理论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