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类课程群的仿真平台建设

时间:2022-10-09 02:17:06

银行类课程群的仿真平台建设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银行业务操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因此金融专业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提升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的培养。

金融专业银行类课程群包括银行会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国际结算、风险管理四门课程。从课程体系来看,银行会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国际结算、风险管理这四门课程中,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为核心课程,银行会计、风险管理、国际结算都是为商业银行经营服务的业务课程。因此银行类课程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大部分院校由于考核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金融专业的实践训练的探索显得进展缓慢、动力缺乏,特色不够鲜明。

建设仿真的学习平台,专门针对银行类课程群的实践进行探索,把四门课程的实践相互融合,把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校与银行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因此通过运用模拟真实环境与业务优化银行类课程群的教与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中有了更明晰的抓手和落脚点。

二.银行类课程群的模拟银行仿真平台建设的可行性

1、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多媒体技术与Internet网络的特性与功能最有利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的充分体现。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因而模拟银行仿真平台建设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对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它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

2、当前银行类课程群面临的问题

银行类课程群四门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学分很高。而传统的教学仅是教师的理论讲授,学生考前突击复习,一张试卷定成绩,考完就忘光。这种教学模式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另外由于银行的整个业务流程内部管理要求高、控制严密,学生很难直接进入银行职能部门实习,即使进入银行营业部实习,大部分学生只是协助理财经理发放资料等外沿工作。即使在业务后台管理部门,由于考虑到商业秘密因素,也不可能使学生深入到管理的核心部门,这使得学生的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流于形式,几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多年的实结来看,多数学生只是走走过场,并没有接触实践业务,实习效果不够理想。而目前大部分院校所开银行类课程大多只开设了理论课程,未开设实践课程。在既得不到真实环境下的实习机会又得不到模拟环境的训练下,金融专业的本科生在就业时处在很尴尬的竞争地位,从专业技能来看,无法与众多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抗衡。

3、开展模拟银行实验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首先,模拟银行实验教学对商业银行业务课程来说是最适宜的一种实验教学方式。由于商业银行各经营业务之间相对独立,不同的业务种类包含不同的具体业务,而且这些具体业务非常容易程序化和流程化,易于固化为具体的业务模块供学生模拟练习。学生利用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进行模拟实验,则可以使学生足不出校就可以真实地感受并亲自办理商业银行的实际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实践形式的缺憾,锻炼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次,现在很多院校都有实验室,配备了较为齐全的硬件设施和网络环境;实验教学的软件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实验室的管理都配有具有较高计算机水平专职的管理人员和专兼职的授课教师。因此这些条件的具备为模拟银行实验教学的开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第三,金融专业可与商业银行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并经常聘请银行专业人士来校交流与讲课。例如聘请银行专业岗前培训教师来校辅导学生手工点钞技巧与识别假币的操作要领等。

三.建设模拟银行仿真平台的意义

1、全面开放

模拟银行仿真业务平台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涵盖了银行的主要业务和管理,这就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银行的业务操作的基本环节及经营管理问题,使学生既能加深对银行整体的认识,又能让学生对具体的经营管理有一定了解。

2、仿真情境

学生在银行的每一个业务模块进行轮岗操作实习,直接与客户发生业务关系,且与模拟的社会经济部门发生联系。模拟情景与现实情境基本相同,在这种仿真的业务活动中,一方面他们可熟悉、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各方面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这种仿真的环境使学生能进行“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逐渐掌握知识,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

3、自主学习

模拟银行仿真业务平台运作的基本方式是在“工作岗位”上学习,这种模拟实验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二是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包括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等;三是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伙伴。

4、团队协作

模拟银行仿真业务平台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采取小组形式,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加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学会如何与客户、合作伙伴保持紧密关系、开展业务。

四.模拟银行仿真平台建设方案

以商业银行经营为中心,按照银行前台基础业务和后台的综合业务来划分业务模块。围绕银行综合业务,设置银行会计、风险管理、国际结算的实验。同时让学生扮演银行的不同角色,通过角色间的转换,将银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能、银行业务操作流程进行高度的仿真模拟,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有效的仿真平台。

1、实验环境仿真建设

环境仿真包括实验室布局,业务部门的设置及文化环境建设,是仿真平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实验环境仿真建设,表现出特定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学生进入平台后能够快速的进行角色转换。

2、软件环境建设

在软环境建设上,主要构建银行业务综合实验平台、银行业务仿真实训平台、辅助教学平台。软件平台充分体现出“先进性、系统性、仿真性和扩展性”的银行软件要求。

3、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支持、引导高水平的教师参加金融实践教学工作,并制定相关政策,对工作中取得成绩的教师实施奖励。同时在模拟银行实验室的教研队伍中,聘请各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业务熟练的员工来校作为实习指导老师,可以有效地保障实验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林伟君.校内模拟银行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

[2]祝文峰.模拟银行实验教学在金融学专业课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

[3]刘祥伟.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学创新导刊,2009,(20).

[4].将模拟银行实验引入《商业银行经营》课程教学的探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4).

[5]孙静.金融投资模拟教学研究与实践[J].管理观察,2009,(4).

刘平,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讲师;孙伍琴,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授。

上一篇:心理学与语文教学的丝丝纽带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