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方法的变革研究

时间:2022-10-09 01:51:40

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方法的变革研究

摘 要 现代信息化条件促使会计核算的准确度、精确度不断提升,促进了会计实务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 会计 核算 变革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会计核算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也不断形成了新的核算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会计核算系统。现代信息化条件促使会计核算的准确度、精确度不断提升,促进了会计实务的不断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现代信息化条件会计核算方法产生变革的动因、并列举了相关变革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方法变革的动因分析

(一)会计信息化与会计核算

所谓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与会计工作实务的结合,是适应现代经济信息化发展的一种重要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通过建立一个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以及传递,为财务管理者执行会计核算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方法是用科学的手段和方式来对资金极其变化做出计量、记录和报告,可以说其本质就是对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随着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行业应用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将行业相关信息进行了数字化、信息化,新时期人们对于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产生了改变,继而促使了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而同时信息技术又为会计核算方法的变革提供了可能。

(二)会计核算方法变革的动因分析

第一,使用者需求改变。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的“无纸化办公”模式越来越严重,企业的经营管理数据不再利用传统的纸张书写的方式呈现,而是采用数字化的形式利用计算机硬件存储、传输。各种信息之间的交叉性和关联性急剧增加,对于财务管理者而言,他们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并不再局限于货币信息,而更加需求一些非货币信息来辅助他们对货币信息的精确判断,例如公司背景、经营数据、股东信息等。除此之外,财务管理者对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准确性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这些新的要求必然会导致会计核算方法的变革。

第二,传统方法的局限。传统的会计核算是针对货币信息的数据处理,它的处理结果十分单一,仅仅能为某一些财务经营活动作出决策参考。而基于现代企业的一体化管理而言,传统会计核算方法忽略了企业的一些有营养的经营信息,对会计数据的处理常常以报表形式呈现,并且过程具有很严格的序列,不能够随意打乱,限制了会计信息的多样化应用。

二、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方法变革的具体体现

(一)电子化凭证

会计凭证是重要的会计信息载体之一,也是会计实务中最基础的会计文件,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为确保会计凭证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在传统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于会计原始凭证的内容形式、填制格式、处理方法、传递时效上都做出了同一的规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原始凭证的电子化形式被广泛使用。

现阶段,许多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会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以及数字技术,将更多的企业经营信息、财务信息进行数据化存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相关合同、保险单、提单、发票也逐渐被电子记录所代替。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电子签名进行了法律认可,确定了其法律效力,进一步促进了原始凭证电子化、智能化的发展。实际上,现在许多企业应用的财务系统中,已经实现了对原始会计凭证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例如现行的ERP系统通过设置“定义非对应科目”、“月末自动结账”以及各核算模块自动生成的转账凭证的功能模块,来实现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

(二)会计科目精细化

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明确企业当下的经营状况,并给企业的未来经营做出决策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科目可以称得上是其核心要素,会计科目主要设置意义在于反应一定的经济活动,会计科目的内容不断细化,那么就能够更加细致入微的记录企业的经济活动,从而能够更加微观化的表现企业的经营状态。

按照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科目编码需要分级设置,但仅仅只是对总账科目代码做出了明确规定,而二级科目则一般由企业根据实际来自行设置。但随着现代信息环境的日益复杂,企业财务管理所需要的信息量也急剧增加,对于会计科目分级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的精细化会计科目乃是当前环境下会计核算的实际需求,目前国内的财务软件主要是采用设置辅助核算项目的方式来提升会计科目的灵活性。而且辅助核算项目可任由不同的科目共同使用,实现了多个科目对同一项目数据的共享同时,一个科目也可以同时关联多个特定项目,使不同辅助管理要求的项目共享一个科目的数据。

(三)财务报告体系的网络化和互动化

传统的会计核算所依赖的会计信息往往来源于会计报表,这种报表的制定往往具有定期性和定量化特点,并且是在一套严格有序的流程中被整理与计算得出的。会计报表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基础会计信息的呈现形式,它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往往具有一定的共性,而忽略了会计信息的个异性。因此,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会计报表所呈现出的企业经营情况往往是具有综合性的,它往往是多种因素的结果,这就让许多决策无法落实到某个信息中,从而促使财务决策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会计凭证的电子化、会计科目的精细化使得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会计信息都存储在计算机设备内,对于财务报告的形成,形成了一定的随机性。通过调取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会计信息,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机的选取一段时间的会计信息作为基础,利用财务系统中的加工模型以及报告生成器,按照用户的需求编制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财务报告,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传递给使用者。当然,这一过程中,企业必须要对自身的会计财务系统设置保密等级,以进一步的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一般可以采用会计信息的分等级授权的形式进行保密。

(四)会计处理方法的新选择

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更加紧密,信息数量也逐渐增加。在对会计信息处理的方法上也出现了新的变革。对于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的优劣、公允价值的确定及其实践等问题,现代化信息共享技术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局限,可以用公允机制对资产计价,计量属性将会向公允价值计价发展。对于手工会计下的存货计价法,现代信息化条件下,发展出了移动加权平均法进行会计处理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会计信息,且核算结果也更加精确。累计折旧方法主要有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等, 而加速折旧法将成为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新选择。

三、结语

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处理将会实现高度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并且能够实践个性化需求。核算工作所面对的难题不再是资料的取得难易、核算过程的精准,而是会计信息的规范化、真实化和及时性。

(作者单位为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侯玉凤.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及其发展趋势探析――基于诺兰模型[J].会计之友(中),2010(12).

[2] 温海燕.试论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几点原则[J].会计之友(B), 2015(08).

[3] 申世杰.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0(36).

上一篇:浅谈西餐饮食对中菜烹饪的影响 下一篇:含钒石煤矿高效清洁提取五氧化二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