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10-09 01:51:22

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要求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能快速地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进而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图,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如何处理好课前备课、教学情境的创设、"精讲多练"、如何做好课堂评价等教学细节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这都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值得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实际就教学细节提出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备课;课堂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67

以信息技术大众化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当今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实力。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增强国家在全球中的竞争实力,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能快速地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进而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图,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怎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众多信息技术教师努力思考和探索的新问题。本人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加深了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理解,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以下是本人就信息技术教学细节问题提出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思考1:如何备课?

备课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相比其它学科教学,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会大得多。在课堂上,老师是讲课内容的有知者,学生则是讲课内容的无知者。简单来说,信息技术备课就是制定让无知者变成有知者的教学计划。大致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方法成三个部分。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知识体系还处在不断完善之中,因此,备学生的关键在于要知道班里大多数学生处于哪种认知发展水平,例如必修模块3.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小学和初中都已学过,学生水平如何,是否可以直接让学生用PPT制作作品表达意图?这些都是我们上课前一定要了解清楚的,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重新组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否则就会出现教学内容太难或者太简单,学生无所适从的情况。

二、思考2: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社会建构主义提倡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学习最为有效,但正所谓"众口难调",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是否发觉,我们精心创设的一些教学情境,可能会出现有很多学生觉得没兴趣的情况。如果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只是为了吸引极少数学生的兴趣去冒忽视大多数学生兴趣的风险,是得不偿失的,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关注那些已经成为社会主流的话题。例如,一个学生可能不喜欢篮球,但他总应该知道姚明,可能他不太喜欢运动,但他总会知道发生在身边的校运会比赛,可能他对自然灾害不太敏感,但他总会对今年4月20日发生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的地震记忆犹新。由此可见,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能选择那些全社会或校园内都在关注的、最喜闻乐见的话题。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玩的小游戏作为引入。这样,我们必然会引起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那些不感兴趣的小部分同学也会在全班的氛围下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思考3:如何做到"精讲多练"?

精讲:学习预备知识对学习造成的障碍启发式教学

多练:时间分段,拖沓心理,听得懂,学得会差生心理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要保证学生实践的机会和时间。在教学就要求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精讲多练要求既重视讲的作用,又保证练的需要,把讲和练的作用结合起来,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就讲和练的关系说,精讲既为了给多练腾出时间,为教师给多练提供指导,更为了学生实现知识建构和知识提供时间保证。

"多练"是指学生在"精讲"后对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内化。如何进行"多练"?"多练"的时间分配如何?是值得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探讨的问题。

从教学实践来看,我认为分段多练的方式比较合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根据拖延心理学原理,许多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因为如果练的时间过长,这些学生往往因为时间分配不合理,到最后只是应付了事,长此以往,对教学效率的冲击,甚至对学生个人品格的形成,就会做成负面的影响。分段多练的方式是把一个大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控制在3-5分钟内。例如必修模块3.1文字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在布置制作电子小报的任务中,我把这个任务分成了①置小报页面大小和制作小报艺术字报刊名等刊头信息;②设置小报页眉页脚,添加文本框并添加图片;③电子小报的整体修饰。使整节信息技术有序进行,避免了以往学生在约25分钟的"多练"时间里,往往只是在最后5分钟才真正开始任务,而且往往作品质量不高。

除了"精讲多练"外,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为学科学习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教师要为同学们学习学科知识提供信心,而不能用科学教学专家的身份去打击学生;学生要从其他同学身上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成就感。

四、思考4:如何进行课堂评价?

课堂并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地方,甚至也不是主要的地方,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资源非常丰富,例如学习VB面向对象编程,学生完全通过互联网下载更多的源代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但课堂却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获得学习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地方,是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就和学习方法的平台,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证明自己学到了学到了什么,都有机会向别人展示自己是怎么学到这些知识的,不管是掌握知识多还是少的学生,不管是掌握知识好还是不好的学生,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别人展示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的时候有所收获。因此,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自我展示和相互学习的地方,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为学生的自我展示和相互学习预留空间,才可能让学生确证自己每天的学习成果,确证并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这对学生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做到更新理念,注重信息教学的细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最优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自主学习当堂达标教学理论与实践》主编:吕学江山东教育出版社

[2]《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张德伟北京出版社

[3]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关于提高职业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探讨 下一篇:谈初中思品课教学创新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