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综述

时间:2022-10-09 01:43:12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综述

[摘要]:知识转移是战略研究与组织研究的重要主题。基于知识转移的内涵分析了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从知识特点、组织特点及网络特点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

[关键词]:知识 知识转移

1引言

竞争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使得组织的知识成为公司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公司需要获取新的知识来谋求生存与发展,知识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从学习理论、演化理论、网络理论等视角来考察知识转移相关的问题,并取得了丰富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知识转移的层次和影响因素等方面。但对于影响知识转移因素的文献,还需要区分组织内与组织间的知识转移的异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等。

2 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

2.1 知识转移的内涵

Teece(1977) 从成本转移的角度首次提出了知识转移的概念,认为技术的国际转移能积累大量的跨国界的应用型知识。此后知识转移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企业发展的重要主题。

在此基础上,后续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知识转移的内涵进行了一些深入分析。Inkpen等(2005)在分析网络中社会资本对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时,认为知识转移是一个网络成员受其他网络成员经验影响的过程;Bou-Liusar等(2006) 在分析战略性知识资产转移问题时,认为知识转移是指公司的单元间(内部转移)或不同公司间(外部转移)的知识交换;Easterby-Smith等 (2008)将知识转移定义为一个组织学习其他组织经验的实践(event);Wijk等(2008)认为,组织的知识转移是一个过程,指的是组织的行为者(如团队、单元或组织)交换与接受其他组织的经验和知识,并受之影响,因此需要对不同的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

2.2 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

组织的知识是嵌入在组织的个体、组织、群体和网络中的,以往研究得出了许多影响组织知识转移的因素,包括所转移的知识特点、特定的组织特点、社会关系以及网络特征。在此,我们将影响组织知识转移的因素划分为:知识本身的特点、组织的特点及其网络特点三类。

(1)知识特点。知识本身的特点是知识转移的一个重要前因,主要包括:

第一:隐性知识。它通常难以清晰的表达,是扎根于特定情景的行动、参与和使命,一般只能通过观察理解其涵义并通过实践获得。隐性知识很难模仿,对组织会产生很大的潜在收益,Simonin(1999) 认为,复杂和隐性的知识更难转移。

第二:复杂性知识。它影响了知识转移的能力和所吸收的速度。知识越是复杂,组织越是难以理解它的全部内涵,其完整的转移就愈加困难,也难以被接收方理解。

第三:因果模糊性。它使得竞争对手很难理解公司是如何创造竞争优势的,缺少理解造成了难以模仿。虽然因果模糊性不能保证公司保持竞争优势,但它至少创造了模仿的障碍。Simonin(2004)的实证研究表明,知识的模糊性与知识转移是直接负相关的。Wijk等(2008)的分析显示,知识的模糊性是影响组织知识转移的最重要的因素。

(2)组织特点。主要包括组织的吸收能力、转移动机、学习意图或动机等。

第一: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它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是识别新知识的价值并吸收和应用这种知识的能力。来源方需要吸收能力评价传递给接受方的知识价值;而接受方的吸收能力受到它过去的经验、文化和知识保持能力的影响。Lane等(2001)的研究表明吸收能力有利于公司间的知识转移;而Gupta 等(2000)的实证研究说明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的数量 (amount) 有很大贡献,它对组织间和组织内的知识转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转移能力。来源方需要组织内的转移能力,使其能把知识以有效的方式传递给接受方;而接受方需要依靠组织内的转移能力在组织内传播知识,使得它能消化和应用。

2.3 影响组织内与组织间知识转移因素的对比分析

根据上面的分析,组织内与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存在一些不同,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比组织内的知识转移更加困难、复杂,但两者之间也存在潜在的关联。组织内的知识流动主要是垂直式的,从母公司到各单元,更多受到转移的组织情景的影响;而组织间的知识流动主要是水平式的,涉及不同组织,且组织在网络中的位置 (如表现的权力关系)影响了该组织获取与接受新知识的便利程度。

3 结论与总结

根据以上的分析,组织内和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存在异同点。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础是信息理论,都涉及知识的特性、来源方、接收方和具体的情景方面;两者也存在差异。比如,组织内的信息流动主要是垂直的,而组织间的信息流动主要是水平的。而且,公司的层级结构既影响了组织内的,也影响了组织间的信息流动。

组织内的知识转移,是基于组织内部联系而发生在知识的各个主体之间的转移;而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涉及不同的企业文化、民族文化,权力分配、信任等问题,因而更加复杂和困难。一般而言,组织内与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是不同的,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也有所区别。即使对同一种知识,影响其在组织内转移和在组织间转移的阻碍也是不一样的。可以看出,对组织内而言,知识的来源方中的主要阻碍因素是知识来源方的主观意愿,而不是知识接收方的主观意愿。

参考文献:

[1]Van Wijk, R.,Jansen,J.P.andLyles,M.A.Inter- and intra-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 a meta-analytic review and assessment of it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8,(45: 815-38.

[2]Pérez-Nordtvedt,L.,Kedia,B.L.,Datta,D.K.and Rasheed,A.A.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cross-border knowledge transfer: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8,(45):699-729.

[3]Gupta, A. K. and Govindarajan,V. Knowledge flows with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21):473-96.

上一篇:浅谈采矿区的生态问题 下一篇:浅析家具甲醛检测的新标准和问题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