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以设计为中心

时间:2022-10-09 01:02:29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以设计为中心

摘要:设计专业作为综合的、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不仅需要学生在大学期间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积累,同时更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实践为保证。因此更需要产、学、研的实践教学模式,由此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能使学生提高创新设计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最终达到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合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设计;竞争力;能力培养;产学研

正如美国哈弗大学商学院罗伯特.海茨教授说过的“15年前企业是以价格作为市场竞争力,今天是以品质作为竞争力,明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以设计为中心。”一个国家未来的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体现在设计产业的发展水平上,而与设计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的是设计教育的水平。如何迎合未来市场竞争力,如何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动力与附加值?应当是设计艺术专业做出极为深刻反思的时候了。作为应用型专业,设计艺术综合了美学、经济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人文科学、环境工程学、市场学、人体工程学、以及社会学等为一体的学科,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设计专业作为综合的、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不仅需要学生在大学期间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积累,同时更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实践为保证。因此更需要产、学、研的实践教学模式,由此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能使学生提高创新设计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最终达到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合型人才的需求。

一 跳出简单的“课堂化”现象,培养学生的“胜任工作”能力,构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除专业理论课外,所有的技能课程都要求学生动手操作,从做中学是学生形成自己实践经验的根本途径。通过在教学一线的实践和研究,笔者认为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有意识的将相关专业知识按照实际设计公司的运作过程展开,让课堂成为“工作室”,将授课课堂安排到现场实地,这种形式更为直观,容易激起学习兴趣,便于增加学生理解力,进而强化学生做好成为设计师的意识准备工作,构建设计师技能体系,培养创新能力和工作中必要的团队精神。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校方可带领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进驻设计公司进行考察学习,通过设计公司责任人向学生介绍专业发展现状,参观专业操作流程,使学生亲身感受设计师的专业精神。设计公司也可为课程实践提供实践项目和实验设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又能将实验的结果反馈给公司,帮助公司获得更大的利润。比如,笔者在2012年教授视觉形象设计课程时,按照产学研结合型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教学实践,先后完成了与三联企划合作项目,山东省监狱系统视觉统一规划的设计方案。

二 培养学生设计开发策划能力,形成实践与研究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针对设计专业课程的特点,突出实践与研究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实时接触最新的设计动向及尽量寻找不同行业的设计征集、比赛活动,使学生可以多种角度练习,将这些有选择的纳入到课堂中来,组织学生互动讨论每个项目的特点,通过对题目统一的分析和认识,增加学生对于市场调研的力度,主动寻找理论、查找文献、解析相关案例,理清创作思路,选择适合的手法、表现形式、多样化设计方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专题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有意识的要求学生将设计构思以条理性的文字表达出来,形成设计策划,在课堂上进行设计提案。然后整体展示,互相吸收好的创意和表现手法,教师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和作品,讲授投标注意的事项和问题,同时,由于方案征集与比赛项目都有时间限制,所以促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养成讲求工作效率、注重设计质量的习惯,也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比如:笔者在2011年教授的专题策划课程中,学生针对中国环境保护部举办的我的能效宣言”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通过大量搜集资料,分析比赛题目,将设计构思以条理性的文字表达出来,形成策划方案,最终选择在校园内设计组织了一次回收废旧电池大型公益活动,以纪录片的形式跟踪拍摄,并将回收的废旧电池进行了再创作,完成了“小电池,大能量”的作品创作,在此次征集活动中表现不俗,获得了三等奖的成绩。

三 形成学习与社会服务一体化的教学活动,培养设计推广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设计艺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设计的好坏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让社会、让大众去评定,而不是单个教师的己见。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向社会争取课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完成市场调研,去完成对产品的正确定位,参与对设计开发的全过程,锻炼学生自主完成课题的能力,教师扮演的仅仅是“伙伴”关系,帮助和引导学生发现与解决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诸如材料与工艺以及审美的社会条件限制,让学生的设计作品能真正做到“可行性”。比如:笔者在2011年教授的品牌设计与消费研究课程中,指导学生对于品牌的理解与设计推广能力相结合,学生以可口可乐品牌为方向,设计了一场“玩转回收”的环保创意策划活动,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整个创意策划分为跃动、跳动、滚动三部分。每个环节都是以大众参与为目标,充分体现设计引领生活,影响生活的主题。跃动部分,把垃圾回收和跳房子游戏结合,沿着地面上粘贴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类垃圾示意图路线,参与者边跳房子边把垃圾送到相应回收箱。跳动部分则更让男生感兴趣,把5个篮网编成一个大篮网,参与者可以像投篮一样把空塑料瓶投到篮网中。更吸引大众眼球的是滚动回收部分,将一个巨大地悠波球改装成了一个大型的可乐圆瓶,参与者可随意的推动球体,所到之处便可将垃圾投掷到球体内。这一方案的最大的亮点是把品牌的理念与趣味活动相结合,贴近校园,让学生们自发参与。此作品最终经过初选、网络大众投票、评委最终评选过程,从全国1000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全场的实效大奖,并得到了可口可乐公司资助去南极考察的机会。此方案也被可口可乐公司列为社区、学校推广计划之中。

因此,企业未来市场竞争力、动力及附加值的增加,都需要当今设计专业进行课程改革,通过产学研的真正融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给设计界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田君.设计教育:引领创意中国——对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当代中国设计教育的思考.艺术百家,2007(3).

[2] 江敏.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及改革对策.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6).

上一篇:功能与装饰在现代主义设计语境下的关系分析 下一篇:论陶瓷绘画中的诗歌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