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工作思考

时间:2022-10-08 11:44:00

油田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工作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受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油田社区的流动人口日益增多,流动人口租住的房屋也会相应出现频繁变动的现象,油田社区房屋租赁也迅速发展,也给小区内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四项管理对策,为油田社区的治安管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油田社区流动人口房屋出租治安管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ffected by the impact of the flow of oil communities growing population,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rented house will be a corresponding change in the phenomenon occurs frequently, oilfield rental community is also developing rapidly, but also to the district security management work has brought new problems, this paper combines work practice, put forward four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community policing management field to provide a reference.Keywords: oilfield community policing management migrants rental

中图分类号:D412.62

长庆油田兴隆园小区是油田生产指挥、科研信息中心,地处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段,占地996亩。建成投用的办公、生产、四个住宅区及基础配套设施等总建筑面积约60余万m2,其中:住宅楼107栋,入住居民5054户、约170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小区出租房屋约900余户,各类流动人员约1500余人。

一、流动人口的成因

㈠经济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使城市比农村有更多就业机会。地区间的收入水平差别扩大,由于受利益,物质文化享受的驱使。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人们开始向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由农村向城市流动,自然形成了一个流动人口大潮。

㈡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与城市建设的需求

自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显性化,农民不再满足于自己有限收入,他们要致富改变命运,就必然要走出家门,向外寻找出路,纷纷涌向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同时,城市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来建设,那里有投资,哪里就会有流动人口的聚集。

二、流动人口的新特点

㈠自发性流动人口正急剧增加

随着社会有关制度政策的深入改革,以家为单位的流动人口呈上升趋势,外出打工的流动人口,除了一部分是劳动部门组织的有序流动外,多数是通过亲友介绍集体外出打工的。比如:园区内的装修工队、周边的流动摊位等。

㈡青壮年占绝大部分形成流动人口的主体

据有关部门统计,15-49岁青壮年劳动适龄人口占流动人口的69.9%,其中25-34岁占30.75%,25-29岁是进入城镇的峰年龄组,占流动人口的20%。流动人口年龄中位数32.8岁,平均年龄为33.6岁。由此可见,青壮年人口占流浪人口大的决大数。

㈢滞留时间延长,季节性、周期性增强,逐渐趋向平稳

由于各地劳务、暂住等方面管理的加强,半年以上两年以下流动人口占主体格局,可能分为两年以上长期暂住,半年以下短期暂住两种格局。如建筑施工队,春暖花开后,流入建筑行业,待冰封地冻后又返回原居住地。

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㈠管理机制不合理,管理模式落后

流动人口没有固定住所,大部分没有固定单位,行踪不定,所以很难像常住人口那样管理。有的地方虽然制定了地方性法规 但还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

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保卫科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往往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到其他立竿见影的“硬任务”中,而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软任务”自然就缺乏有效投入,致使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繁忙时不要”的局面,仅仅停留在作表面文章上,没有真正下大工夫,下大力气,从而出现对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不得力的状态。

㈢对出租房屋的管理仍很微薄

各类出租房屋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落脚点,目前出租房屋多且乱,有的甚至是私下租赁,违法房屋出租现象较为普遍,一部分租赁房屋没有纳入管理视线,这就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四、流动人口的管理对策

㈠转变观念,增强全局意识

一要积极的与当地公安机关取得联系,齐抓共管,互相策应,做到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这样即克服了各自人员不足,重复劳动,保证各部门任务的完成,又方便了广大流动人口;二要加强与外来的流动人口原籍的联系,争取流动人口的原籍地公安机关的配合,密切联系,实现对流动人口的双向管理,做到“流出有组织,流入有管理”;三要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管理,用规章制度约束用工单位把好用人关、教育关、管理关。

㈡实现流动人口的网络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保卫部门也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成果,加快流动人口网络化管理进程,过去的“薄本式”管理方式已经很难与流动人口管理的要求相适应。因此,我们要以动制动,实现对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比如:建立流动人口台帐,运用高科技手段把流动人口的身份证、暂住证、照片、指纹等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及时对信息进行更新,了解流动情况,提高网络化管理意识,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漏管,不失控。”

㈢加大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力度

外来流动人口在动态下进行流动,但在动态下的流动又有相对稳定的一面,那就是“住”,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限制,流动人口往往选择出租房屋作为自己的落脚点,出租房屋为外来人口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外来人员、流动人口利用租赁来的房屋制假售假;有的进行;有的进行盗窃销赃,据有关统计,在抓获的外来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中,90%以上漏网前居住在出租房屋里。因此,管理好出租房屋是管理好流动人口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流动人口犯罪综合治理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且也可以从源头上掌握和控制好流动人口。首先,保卫部门要把出租房屋列入重点工作范围,实施管理责任制,配齐配强专职人员,对外来人员可能落脚的出租房屋主,坚持“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同出租房屋主签订治安责任书,明确出租房主治安责任,要求该办的房屋租赁许可证、房屋出租治安许可证等要按规定办好,严格奖惩制度,对于遵纪守法的出租房屋要给予表彰鼓励,对于违法或知情不报、不履行义务的出租房屋要加大处罚力度。

㈣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素质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大多法制观念淡薄,文化素质低,因而我们在对其进行管理的同时,更要增强服务意识,使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减少治安隐患。针对他们大多数人法制观念淡薄、文化水平低等客观事实。可以结合典型案例,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多渠道,多角度地进行宣传教育,使之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提高流动人口知法守法的自觉性,达到预防违法犯罪的目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服务,管理外来流动人口,要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并贯穿于管理工作过程的始终。

总之,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是长期而又艰巨的,我们要根据流动人口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及时转变管理思路,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管理水平,而且还要同各单位各部门密切配合,搞好综合治理,使我油田内部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的管理逐步迈入正轨。

上一篇:创新技术在工民建中的运用 下一篇:可变的交通标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