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中观思想评述

时间:2022-10-08 10:57:32

宗喀巴中观思想评述

摘要:本文以宗喀巴大师对中观学说的突出贡献为主线,概括了他对旧系藏区中观学说的批评的同时,逐渐建立自己独特的“中观无自性”、“名相成立”思想。通过这样细致入微的哲学观点描述,他提出“八难题学说”为中观二宗派分别的界限观点。

关键词:中观 八难题 无自性 名相成立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02

日本驹泽大学佛学部教授、佛教学术界颇有影响力的批判佛教倡导者松本使朗在宗喀巴与格鲁派一文中提到宗喀巴可以说是代表着佛教的思想家, 这一点的确是不错的。 但是,宗喀巴思想到底是什么? 以及他在佛教思想史上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这一点可以说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说明。

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严格遵循佛教三论藏内容纲要和理论构架。由此,有人称进入涅之境的“金钥匙”。那么什么是佛教基本理论呢?佛理基本内容也就是所谓的根本佛教内容“缘起十二支”、“轮回”、“四谛”等小乘佛教的基础上的“六度”、“菩提心”、“大慈悲”、“空性”等大乘佛教重要思想。

日本佛学家松本史朗在《格鲁派与宗喀巴》一文中说“宗喀巴以前藏地的中观是称‘离边中观论’”①,他认为所谓的离边中观论是“非有非无”的中观思想。宗师对佛陀教经典著作进行细致的研究实践,加上对龙树、佛护、月称等印度大佛学家的注疏论说进行严格概括总结,提出了“无自性中观”思想。

宗喀巴大师提出“八难题”后,他的心传弟子凯智杰作了比较详细的笔录――《宗师八难题如实笔忘录》②。笔录中系统地解说了宗喀巴的八难题的理论依据――“四破四不破”、辩证思维、逻辑方法等。

藏区以前学者说“空是否定之义”、”空”就是“无”、“空乃是非有非无得中立思想”。宗喀巴认为“空”是“有”的基础上才能够建立的抽象概念,兔角等实际不存在之物上根本无法谈论“空”与“非空”的问题。换言之,“空”是一切存在的普遍规律。为此,存在的事物才能谈得上它的规律、本质、性能等。这是格鲁派,也是宗喀巴对佛教认识论的理解和体验。宗师对空观的新阐释(不仅仅是阐释),很大程度上对“旧系中观诠说”的空观提出很大的挑战。换言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了“旧中观”思想,建立自己“新中观”学说。 再说,宗师以前的中观大部分是“非有非无”或“绝对不存在”(虚无主义)的中观学说。

无论如何,中观“空”思想是历代藏传佛教不同宗派思想的焦点和难点,也是佛陀整个教义的核心哲学思想。日本般若佛学家山口益在《般若思想史》中说:在从胜义出到世俗行程中,或许真如前面所述,就应该是空性空用空义的顺序。

宗师反复强调“缘起是佛陀究竟教义”和“存在乃是缘起,缘起乃是性空”的道理也是佛教“空观”思想的发展和精髓。

1 所破过宽

那么,什么是“所破过宽”呢? 所谓的所破过宽就是所破对象过于宽广而堕入“断见”之义。 拉卜楞寺第三世贡唐丹拜卓麦大师在宗喀巴偈颂《贤传实颂》中说:圣域学者客观眼,理性智慧持中观(印度学者),这里自称持中观,(藏地学者)但却正见不容纳,故说生要四边生,通缘故并不生,名相乃是心幻想,所以不能胜义谛,若是允许自性空,不许四谛三宝及,因果业报诸矛盾,此故堕入唯物见,否认此法顽固者,自称奉持中观宗,辩证信奉唯物理,否定胜义谛性空,乃说自己中观者,且论中道是悲哀!

《注释明论》说:合缘许世俗,并非四边许。譬如:若是“火”存在,它的“热量”也存在,若是“水”存在,何必它的“热量”存在呢?这样的“总应成”不能证明“别应成”。既然说菩萨证见智不明名相义也并不说明它被破定。不明之意为并非名言不存在而不明,是非他的对境而不明故。譬如:眼识感受不到声音并非声不存在,是声非眼识的对境而无法感受。

因此,首先要了晓对方立宗的标准。这里对方是持中观自续派人。自续者的“一切法胜义上不存在,却名言中存在”,这观点是跟应成派一致的,可是他们承认一切法“自相存在”或“自性存在”。若是这样,对应成而言,“自许”和“心愿”矛盾。

月称大师在自续派的“无胜义存在却自相存在”用这样特殊方法反驳。“若依靠自相”等语句说明若诸法“本如”与“现象”胜义中一致被定中智破坏,那么,定中智是毁灭色法之因。“此故诸法经得起考验”等句子说明诸法如果不是假设名言起名而物质本性上能够找得到什么实物,这样也不是“名相”而成“胜义”,也就是说承认“名相合理”。

藏区前中观者对中观的理解上概念模糊、界定不明。很多人认为,若是 “有”,应理性思维中“存在”,正理识应能找的到,且“正理事中存在”是诸多中观论述中所破故,说“自许中无承许”。

“无我”究竟的所破对象,那么应该是拔除轮回的我执所欲苦根,证见中观究竟之义的方便法,但是事物因缘所生并不断变化等所有的佛教宗派承认故不必再次破立它们的‘自性空’。就此推理,宗派之不同区别不在于自己见道上等矛盾。

注释:

①松本使朗认为“宗喀巴还对当时在已经成了对‘中观’普遍理解的‘离边中观’、也就是‘非有非无之见’作了严厉的批判。拙稿《宗喀巴哲学思想研究》一文,载于《中国藏学》,1993年第二期280页。

②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班班道吉老师曾翻译《如实笔录宗师八难题》一文,载于《中国藏学》(汉文),1993年第二期。法尊法师和刘立千老师等翻译了关于八难题的有关阐述。

参考文献:

[1]多识仁波切.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

[3]显密论集(宗喀巴颂集详解)藏文(第18册)[M].四川阿坝高莽寺,2007.

[3]多识仁波切.藏传佛教常识300题[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

[4]龙树.中观根本慧论(木刻板 藏文)[M].拉卜楞寺.

[5]月称.入中观论(木刻板 藏文)[M].拉卜楞寺.

[6](日)山口益著,肖平,杨金萍译.般若思想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美)伊丽莎白・纳珀著,刘宇光译.藏传佛教中观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日)松本史朗著,肖平,杨金萍译.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刀吉仁青(1976-),男,藏族,博士,副教授,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

上一篇:“基本的几何图形”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下一篇:怎样证明至少有一个方程有(无)实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