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微创锥颅软通道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08 10:35:48

超早期微创锥颅软通道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就超早期微创锥颅软通道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疗效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 选取了我院在2011年8月~2012年8月所收治的6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时机,将患者划分为找超早期微创锥颅软通道治疗组与延期治疗组,两组病例各为30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相对于延期治疗组而言,超早期微创锥颅软通道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血肿体积也发生了明显地改变,两组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关键词: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患者;超早期微创锥颅软通道

脑出血在脑卒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基本疾病,其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均比较高[1]。引起非创伤性颅内出血的一个常见病因就是高血压脑出血,同时高血压脑出血也是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因血压突然上升导致动脉破裂而引起的[2]。本文笔者就我院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超早期微创锥颅软通道治疗的应用进行详细地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所研究的对象为我院在2011年8月~2012年8月所收治的6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为25例,患者年龄在42~75岁,高血压病史为2~30年[3]。根据治疗时机,将60例患者划分为超早期治疗组(脑出血在2~7h内)与延期组(脑出血高于7h),两组病例分别为30例,其中超早期治疗组有18例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患者平均出血量为49.5ml;延期治疗组有17例男性的得者患,有13例女性患者,患者平均出血量为50.3ml。在本次研究中,已将心肺肾功能不全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以及脑梗史患者排除[4]。上述两组患者不管是在性别、年龄上,还是在出血量与高血压病史等方面,所存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超早期治疗组的患者在发病的7h内实施局部麻醉行使锥颅手术来予以治疗,借助于颅脑CT片的显示结果,选择和血肿学中心最靠近的位置定点,在定点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开中央沟、头皮、侧裂血管以及脑膜血管等一些重要的神经血管。于血肿锥颅所标记的切口位置实施常规消毒以及局部麻醉,头皮的切口大约为3mm左右,利用尖刀将头皮各层刺破,借助于头皮扩展器来进行头皮穿刺点的扩张,并用细形状为T形的螺纹钻来逐步钻透颅骨,且刺破硬膜,接着再用粗形状为T型的螺纹钻将硬膜孔以及骨孔进行扩大,于切口位置缝4.0的预置线,借助于导针的阴道,把三孔硅胶软引流管逐步深入到血肿中心位置,使引流管侧孔深入至血肿中心,将导针退出有陈旧性血液流出以后,利用注射器进行陈旧性积血的抽吸,反复抽吸大概10~15ml后进行包扎,将引流管固定住,通过引流管将溶有尿激酶与氯化钠溶液注入至血肿中心,紧接着将引流管关闭,同时外接相应的无菌引流瓶,待回至病房后的4~6h后将引流管开放,每日两次,引流大约1~2h后在从引流管注入之前所述药物,一直到没有流出明显的陈旧性血液为止,通过CT复查可血肿大部分小时或基本消失则可拔管。若在穿刺置管过程中,出现了新鲜出血,则可利用生理盐水与肾上腺素来止血。要注意的在置管引流过程中,应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严密地观察,加强血压的监测以及控制,准确进行引流液体量的记录,当出现高颅压的时候,应立即将引流管开放,若有必要还应实施CT复查。延期治疗组则在7h采取上述方式来予以治疗。

1.3疗效评判指标 在治疗后2个月,利用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来实施评价,主要如下:Ⅰ级为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恢复;Ⅱ级为能够自主生活或者部分已恢复;Ⅲ级为需要他人帮助或者扶杖可行;Ⅳ级则为卧床,且意识清楚;Ⅴ级则处于植物状态或者死亡[5]。在此,将Ⅰ级作为治疗显效;将Ⅱ级与Ⅲ级作为有效;将Ⅳ级与Ⅴ级作为无效,以此来实施疗效的评判。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的实验数据中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χ2检验,以P

2 结果

见表1,从表1中的数据可知,超早期治疗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93.4%,延期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7%,超早期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延期治疗组,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3讨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中,最为常见的两个部位就是壳核与丘脑,比较典型的可见偏盲、病灶对侧偏瘫以及偏身感觉缺失等,若出血量比较大,则会产生意识障碍,同时还会穿破脑组织进入到脑卧,引起血性CSF[6]。

当脑出血以后,按照其病理变化以及生理变化,可将其分血肿形成、扩大以及出血后水肿三个阶段,一般情况下认为当高血压脑出血以后大约20~30min血肿就会开始形成,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大约1h内其血肿开始扩大,大约有2/3的病例在2h内其出血现象就会停止,且在2~7h以后,血肿附近开始渗出血清和脑组织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在本次研究中,为进一步认识超早期治疗所获疗效,就超早期微创锥颅软通道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了详细地研究与分析,从研究结果来看,这种方式不仅可使患者脑内血肿得以尽快消除,使其症状得到有效地改善,同时远期恢复也比较好,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以及应用价值。但也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动作必须要轻柔,可借助于其他机械设备来辅以治疗,以免对脑周围组织或者血管产生影响和受到损伤,继而使整个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夏凯,姜达,郭玉臣,等.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河北医药,2009,31(19):2589-2590.

[2]来怡农,梁合,梁振强,等.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208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6):76-77.

[3]陈志斌,陈国锋,赖添武,等.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4(14):91-92.

[4]王岳华,李国峰,毛振敏等.简易立体定向锥颅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医学新知杂志,2010,20(4):374,376.

[5]李自强,郭俊伦,肖淳文,等.两种微创钻孔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9):112-113.

[6]万鹏,肖鹏,郭盛,等.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锥颅立体定向软通道置管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比较[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7):39.

上一篇: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丙泊酚TCI负荷地左辛在张口困难患者经鼻盲插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