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公开课的磨课经历

时间:2022-10-08 09:57:47

一节公开课的磨课经历

摘 要:叙述了一次公开课的两次磨课经历,从中也感悟到小学英语如何进行语篇教学。

关键词:磨课;语篇教学;公开课

2012年10月,笔者接到去马鞍山市上课的通知。10月份,笔者申报了市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能力也是评选的重要条件之一。确定课题之后,笔者在自己所在的学校试教,经过两次的磨课,到市里上课,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授PEP Book 5 Unit 4 What can you do? Part A Read and write,这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讲述的是四位小动物帮助生病的山羊妈妈做家务。本课的重点句型是:What can you do?I can water the flowers/ cook the meals/ sweep the floor.这是一篇阅读课,以对话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和运用重点句型,在此基础上,将对话改编成故事,达到运用所学语言的目的。

二、设计思路

这是一节有关家务活的语篇教学,笔者课前准备了做家务活的工具: watering can, slice, cloth and broom.语篇中有五个动物,笔者课前制作了五个动物头饰,用于表演对话,另外制作了五个动物图片,使得板书更明了。因为是语篇教学,重点放在读、写训练上,因此,在学生都能朗读对话、表演对话之后笔者提出与对话有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对话。在此基础上,将对话改编成故事,在音乐的伴奏下,激发学生有感情地讲故事;以感恩节为背景,激发学生写的欲望。

三、教学过程

四、第一次试教

这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在此班上课时,第一、二课时还没上。上课开始,学生在笔者带来的各种工具的吸引下,积极性很高,也能很快理解四个短语的含义,为节约时间,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在词组上花时间,因此在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认读这四个短语时,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朗读对话。

学生跟读对话,笔者没有注意指导学生有声有色的模仿、各角色的语调的变化,尤其是山羊妈妈生病时的语气,都没有强调;表演对话时,也只是让几个学生带着头饰,站在原位,拿着书朗读,没有创设一定的情境,即使有形象的头饰,也没有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五个“W”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来填空,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难度,而且课堂时间也不允许。

五、第二次上课

教学过程的前三个步骤没有改变,将Step 4和Step 5两个步骤做了大幅度的改动。

第一次上课时,围绕五个“W”问题填空练习,考虑到难度大,要完成这样的练习,课堂时间是不允许的,因此,笔者将五个“W”问题改成讲故事的框架直接呈现。

六、板书设计

两次上课还有一个大的改进是板书设计。

第一次板书:

第二次板书:

笔者的这次公开课,自制了五个动物头饰,学生在表演对话时,戴上头饰,模仿各个角色的语音语调,达到了表演对话的效果。另外自制了五个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板书活泼、明了。

两次的磨课经历,笔者的感受很多。第一次上课时,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在第一、二课时没有上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第三课时的教授,在导入环节,应该对新的短语加以强化,学生只是能跟着读短语时,笔者就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短语,导致在接下来的几个环节中,学生只能结结巴巴地说出这几个有关家务活的短语。第二次上课时,前三个环节,笔者不再是匆匆地灌输了,而是一步步地输入,在此基础上才会有第四个步骤即Step 4 的精彩输出。Step 4 也是在第一次上课的教训下,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的情况,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每次接到上公开课的通知,总是有些紧张,有些忙碌,但在经历了这次之后,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长进,每一次磨课的经历就是一位教师成长的经历。

参考文献:

向克妮.从一节优质课谈实施高年级会话教学的有效途径.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2(9).

(作者单位 安徽省含山县环峰小学)

上一篇:略论多层次“融入式”人才培养 下一篇:大学英语互动教学教改构建模式研究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