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聪:金融棋局

时间:2022-10-08 09:51:16

李思聪:金融棋局

在中国,尤其是在广东,银达集团是商业型信用担保机构中当之无愧的行业巨头,10年间,它累计为近8000家中小企业提供了330亿元的贷款担保,在业内,甚至有着“黄埔军校”的名头。

而且,银达集团还是广东第一家民间担保机构,它的出现一举颠覆了曾在“珠三角”广为流传的民谚――不做中(中间人),不做保(担保),不做媒人三代好。

其掌舵人就是“民间金融开拓者”李思聪。

时至今日,在广东金融界纵横捭阖10余年的李思聪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跳跃――正努力着力集团整体上市步入资本市场,率先成为中国担保行业的首家上市企业,最终将银达打造成华南地区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对于这盘金融棋局,李思聪似乎早已胸有成竹,因为在其规划中,他的金融战斗生涯必须在5年内画上句号。彼时,他将解甲归田,过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而这也是他多年未实现的梦想。

情系金融

李思聪的金融生涯有点纠结。数次选择离开,最终却发现这原本是他的宿命,他的性格,第一份职业都决定他无法逃脱。

李思聪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金融系统。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21岁的李思聪被分配到安徽省银行系统工作。13年的银行工作经历,他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计划信贷、银行会计、金融管理、外汇管理及金融证券管理与运作……当时银行所有的业务都摸了个遍。

只是,骨子里骄傲激进的性格决定了李思聪无法成为一个体制内的人。正如其当年某些领导所言,“小李这个人能力挺强,但是工作中主张多,不放心。”于是,李思聪发现了一个无法调和的问题:即使有一流的专业知识,但机关环境并不适合自我能力的发挥。

对于一个骄傲且充分相信自己的人来说,这种桎梏是痛苦的。

此时,血气方刚的李思聪选择了离去,跳出银行。1993年中,李思聪辞职南下广州“闯天下”。起初,他投身于广州一家民营企业。不料数月之后,中国因经济过热实施宏观调控,无数企业难以为继,他只好黯然离开。

其实在当时的广州乃至广东,仍然是机会遍地,许多企业难以为继只是因为他们都缺钱,而且不知道如何去找钱。

在银行浸淫10余年的李思聪,凭借多年的专业经验,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也找到了机会――帮人找钱筹资。此时,距离其第一次脱离金融仅仅半年多时间。

能救命的钱是最值钱的钱。金融背景、政策悟性、深厚的专业功底,加上闲置在社会上的大量资金――李思聪逐渐成为一些企业老板的座上嘉宾。他开始为这些企业提供关于融资的咨询,例如国债回购、资金拆借、证券买卖,或者和金融机构配合做衍生金融的生意。短短半年时间,李思聪获得的“劳务回报”就突破了数百万元。

上世纪90年代初正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初阶时期,资本的一级市场和一级半市场十分活跃,加之一哄而上的混业经营使回归金融圈的李思聪如鱼得水。他往返于广州、上海、天津、武汉、沈阳等地,四处收购原始股,再到一级半市场交易,或等待二级市场上市。前后一年多时间,李思聪的个人资产得以迅速膨胀,原始积累初步完成。

不过,几年后,李思聪又一次选择了离开。从1996年开始,李思聪以其成立的广州银业发展有限公司,准备在实业领域大干一场。他开始投资做交通运输,石油化工,酒店,生物制药……从1996年到2000年,他几乎在实业的圈子里兜兜转转,从没离开,通过努力和历练,他的银业公司也发展成为集多种经营为一体的银业集团,资产突破三个亿。

不过,这在富豪云集的广东,在李思聪的视野内,却并不是一份值得骄傲的业绩。这也让李思聪产生了怀疑:实业真的是自己的梦想吗?

李思聪对《徽商》说,“当时已经产生了一个感觉――干实业就好像干体力活,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找不到成就感。我应该做更富有挑战性的、能把个人智慧和知识发挥到极限的事情。”

而这个事情正是他的老本行金融。

就在1999年前后,他的银业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开始有了贷款需求。但是现实让银行系统出身的李思聪颇为尴尬:因为没有合适的抵押物,他需要的贷款求而不得。

当时的社会现实就是如此,尽管金融机构大力推行市场化运作,但其信贷传统并没根本性的改变,中小企业贷款难仍然是痼疾。纵观当时整个广东省民营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李思聪决定彻底回归金融,在民间担保这个别人没发现,即使发现了也不敢做的市场里一试身手。

一个关于民营企业出资做担保的大胆想法由此而生。可是,他的此次回归之旅注定了无法像前两次一般一路坦途。因为当时在广东,由民营企业出资来做担保公司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政府会支持吗?银行会认可吗?市场能接受吗?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过去,在“珠三角”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不做中(中间人),不做保(但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可以说,在广州,民间担保公司是一个新鲜得发亮的事物。

李思聪的这个举动在许多人眼里,也基本就是玩命。不过他本人却对担保行业很是看好。他对《徽商》表示,“担保行业面向的是一个庞大的可再生市场,因为担保绝不是一锤子买卖,层出不穷的中小企业在其存续期内都会不断产生贷款需求。”

不过,李也坦言,“能不能办好,并没有十足把握”。只是在他的商业逻辑中,任何投资都不可能想得太完美,总会有一定的冒险或者盲目,一旦想做一件事情就得付诸行动,否则最终只能“半夜想了千条路,明朝依然卖豆腐”,广阔的市场、专业操控能力决定了李思聪的决心。

2000年11月,银达担保开业。开业广告打出去,两类人蜂拥而至:一个是中国金融领域有追求有抱负的精英们,看好担保行业巨大的衍生前景,前来应聘;一个是急需资金的广州中小企业老板们,突然看到居然这里还有一家担保公司,病急乱投医地找上门来。

然而,李思聪很快发现,这仅仅是虚假繁荣,对于起步的银达而言,最紧缺的并不是人才与客户,而是银行的信任。

这一关并不容易过。首先是概念之关一整个“珠三角”的很多银行工作者几乎从没有接触过民间担保公司,对银达担保持观望怀疑态度。

即便是概念清楚之后,又会碰到信任的门槛。有人说:“你搞信用担保?那谁来担保你?”

这让李思聪非常苦闷,毕竟“银行不认可你的担保,不给你合作的机会,天大的客户找上门来也做不成业务。”

整整3个月时间,当地十几家银行没有一家和银达签署合作协议。即使李思聪和他的团队天天往银行跑,也没能顺利打开局面。难道银达的担保模式只是一种“乌托邦”的美好愿景,完全没有实际生存的空间?

2001年4月,李思聪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在民生银行广州分行砸开了第一个“口子”:授权银达了一笔100万元个人股票质押的担保业务,不过由于单子过小,并没有在银行界产生影响。

银达的真正起步是在两个月后。当时,广东工商银行正在推广新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因为此类业务新、笔数多、调查难且银行认为有较大的风险,因此需

要找一个第三方担保来转嫁风险,当时唯一的民间担保公司银达自然进入了工商银行的视野之中。

按照担保行业的理解,这不是一单优质业务,因为贷款手续和风险控制比较琐碎复杂,而保费收入仅为投保额的千分之一,纯粹是“不赚钱只赚吆喝的生意”。

比如替某大学生一台分期付款价值5000元的电脑做担保,保费收入仅50元,而学生的违约率是5~10%。但李思聪毫不犹豫就和工商银行签了约,敲定了这一宗看上去并不赚钱的生意。

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生意,却做出了巨大影响――工商银行大张旗鼓地派出行长来公司考察它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们岂甘落后?于是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行长也陆续到银达来考察。考察的结果让所有行长们形成共识:这家公司尽管规模不大,但从风险控制、规范管理的流程上,都远远地超越了国内的一些商业银行。

而这对银达而言,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行业口碑。

远离风险

李思聪也对自身的风险控制流程颇为自豪。“如果说银达有什么成功的秘诀,那就是我们的流程和风险控制文化。不夸张地讲,我们把信用看得跟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据李思聪介绍,担保业是一个以承担巨额负债来获取利润的行业,它的风险是许多行业无法比拟的。首先,存在外部风险,担保公司面对的客户都是中小企业,他们没有规范的财务报表、合乎标准的贷款抵押物、没有足够的企业现金流……随时都有违约的可能;其次,还存在着内部人员的判断水平、责任心、工作不到位等风险。

谈起银达的风控制度时,李思聪眉飞色舞。“我们对企业信用审核极其严格。首先由项目经理进行详细调查,甚至对一般银行不会关注的水电费的缴纳,企业职工工资表分析等都会有一定的调查分析;然后由风控部门进行独立的调查评审;最后由风险评审委员会进行担保业务的集体决策。我们还有一个最大的‘法宝’――独立评审委员会,其成员则由各行各业的资深人士构成,为银达对不同行业的个性化大额担保提供参考。”

在控制内部风险上,李思聪也有其独到之处。据其介绍,银达建立了一个科学的组织架构,让每一个环节都有互补,同时每一个环节都受到监督。比如“三员互补”制。针对某一个项目,银达同时设立A、B两个项目经理,并为两个项目经理配备一个助手:A角一般是对客户及行业比较熟悉,B角则着重了解财务制度,助手则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及落实反担保手续。三员互补,既分工明确,又规避道德风险,同时还有效防止主观臆断。

正因为有了完善的风控制度,迄今为止,银达已经做了超过330亿人民币的担保额度,整个坏账率却仅为2/1000。这样的风险控制成绩不仅远远优于银行,也堪称国内担保行业里的佼佼者。

银达担保模式

然而,当时的银达若要成为担保行业的翘楚,仍缺少两个东西――首先是规模;其次,是在中国金融体制的现状下,一个各方都能认可的公信力。

扩大规模则必须增资扩股一当经营开始上路,企业看到希望的时候,这不是一件难事。然而如何增资扩股,将什么样的资本引进银达更有利于长远发展,李思聪却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和艰难的抉择。

最后,他将目标锁定在广州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一家广州市政府出资的国有企业,注册资金达6亿元。

而这家企业也正在苦恼当中:我投资的这么多高科技企业,都是固定资产很少,银行信贷不畅,如何解决这个发展中的难题?李思聪恰好登门拜访,于是两个老总第一次见面就言谈甚欢,第二次见面就握手言“合”。

2001年8月,银达第一次增资扩股,吸纳广州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注册资本变更为了4000万元人民币。

从民营担保公司到混合所有制担保公司;从一个人说了算,变成了和别人商量着办,关键是和国有资本商量着办―_这个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银达担保模式”引起业界大哗。有人认为李思聪想钱想疯了,“这哪里是在找资本,简直是在找麻烦”。

但是李思聪对此充耳不闻,因为在他看来,担保作为一个社会公共服务行业,需要强大的社会公信力,而这就应该借助政府的力量。

事实证明,李思聪的决策是正确的。银达借国有股东的政府背景,轻轻松松就敲开了昔日紧闭的大门,和当地几乎所有银行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同年11月,银达作为广州市惟一一家担保企业,成为“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机构”。

“‘银达担保模式’的特征在什么地方?”李思聪总结道,“就在于这种混合所有制模式,透明度高,又有一定的‘民办官助’。性质。避免了纯民营普遍存在的暗箱操作,同时也避免了纯国有受政府意志左右的僵化问题。”

2002年7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突然带队考察银达公司,对银达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原本“自生自灭”的广东担保行业,终于迎来高层领导的第一次表态。

银达担保模式命运突变,短短的时间里,赢得了体制内外、行业上下的满堂喝彩。

而2009年,银达在业内再次引发了震动,成功引入了国外著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软银赛富基金,融资3亿元,成为广州首家中外合资担保公司。力争做中国首家上市担保企业

连续十年以平均30%的速度增长,银达已经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商业型信用担保机构之一。在业内,银达的表现绝对算是个“异类”。

不过李思聪的梦想远不止此。在他的计划中,两年内,银达集团要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商业担保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最终将银达打造成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而涉足银行、信托、证券都将是银达下一步目标。

尽管在李思聪看来,担保行业面向的是一个庞大的可再生市场,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担保行业一直是个高风险、低利润的行业。

一份担保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62%的受访担保机构认为难以靠担保费收入维持生存发展,20%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勉强维持,只有12%的受访者认为可以正常经营发展。

而今年国家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银行慢慢拧紧信贷阀门后,担保行业的生存环境可能将进一步恶化。

因此,在拓展担保主业的同时,李思聪也早已将目光投向了担保以外的金融领域,李思聪的计划中,在担保主业开疆辟土的同时,银达集团将逐步增加其他金融领域的比重,比如典当、融资租赁、股权投资、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

“这样我们就可以满足中小企业在各个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而这也是李思聪要成立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的目的所在。

他举例告诉记者,“比如我们在信用担保的同时还可以做股权投资,一家高科技企业想贷款,我为它担保500万,它给我10%的股权作反担保。若我看好这家企业可预签期权协议,贷款到期就由我司替它还上,而我继续持有10%股权。若今后这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操作,我把股权卖掉,收回的资金可能就是远高于500万了。”

要想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资金成了银达集团最大的掣肘,因此上市融资成了当前银达最大的战略需求。

“两年内,银达集团一定要成功上市。”李思聪对上市势在必得,只是,这并不容易,无论是国内上市抑或境外上市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启动境外上市,首先要做的是把银达内资股东转变为外资,这着实是个大工程;但如果选择国内的A股市场,也是琐碎得让人头痛,尤其是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不允许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高负债。可担保行业的特点恰恰两者兼具。因此很久以来,担保行业上市都摆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上。

不过,对于这盘外人看来难以人手的金融棋局,李思聪好像已胸有成竹。

他对《徽商》表示,在担保行业里高负债率不代表高不良贷款率。迄今为止,银达已经做了超过330亿人民币的担保额度,整个坏账率却仅为2/1000。而且,银达是个成长性非常好的企业。据李思聪介绍,前10年银达平均年成长率为30%~40%。而未来若上市成功,银达将投巨资打造担保、银行、风投产业链,同时还通过异地扩张成为全国性商业担保机构。

对于上市后的美好前景,李思聪十分憧憬。“目前,我们的网点还局限在珠三角,资产规模也不大,刚刚突破20亿,一旦在资本市场实现突破,银达将会踏出几何级的扩张步伐,成为华南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不再只是个梦。”

不过,相对上市与成就金融帝国,李思聪现在最大的愿望却是,5年内,解甲归田,过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只是对于一个企业家而言,这种愿望似乎很不容易实现。

上一篇:周鸿:传奇“流氓” 下一篇:创业家要会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