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时间:2022-10-08 07:02:11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摘要】目前,小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出现下降趋势,致使计算教学效率低下,常常听有的老师或家长说:某某同学太粗心了,计算总出现错误。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纠正和改变,将会影响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关键字】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进行数学学习、开展数学探究与思考的基础能力。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起到很大的影响。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一个简单的例子:卖菜,别人买了3千克每千克2.5元,你可能计算能力不好要用计算器去按,而别人计算能力好的口算就出来是7.5元,当你算出来的时候可能别人都又卖了两次菜了,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所以必须把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提高。那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口算是基础、习惯是前提

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估算和笔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在每个年级段我们总是强调对口算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正确口算方法,更希望学生掌握优化后的口算方法,以此提高口算的速度。如三年级的一些较容易的两数乘一位数口算都要求学生会背诵。平时我们除了完成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家庭作业外,每天都规定有一定量的口算练习。在每天新课前也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常用的、好记的乘法口算题(例如15的倍数,25的倍数等)。通过近一年练习,我们发现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对提高记忆力及迁移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我以介绍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开展计算比赛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改善评价的方法,像分小组竞赛、个人加分、评选计算标兵、计算不出错的免去当天晚上的家庭作业等方法,也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当计算出现错误时,学生会产生自责感;当自己找到错误的原因时,他们会有喜悦感;当计算正确时,他们会产生成功感;当连续几次正确率在100%时,他们会产生自豪感……这些不同的感受都会从他们的言行中表现出来,更加增强了他们正确计算的欲望。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教师要教育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对计算的结果自觉检查。必须注意,课堂计算时,教师绝对不要提“看谁算得快”的要求;否则,学生往往是只图快,不求对,久而久之,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其次,教师要做好表率。平时板书、批改作业时,字迹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发动家长做好配合。如在家庭作业中,发现孩子有错题,可让家长帮助孩子找到错误的原因,再订正到纠错本上。

二、计算方法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1、口算能力的培养指导。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任何一道四则混合运算题都是由若干道口算题综合而成的,口算的正确、迅速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提高。(1)、加强基本口算,扎实口算基础;(2)、讲究训练形式,激发口算兴趣。如游戏、竞赛、抢答等方式。用卡片、小黑板或扑克牌等形式;注意探索规律,提高口算速度,增强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加强综合训练。(3)、一些常用的特殊的计算数据,如:25×4=100、125×8=1000、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简单常用数:1/4=0.25=25%等、3.14×6=18.84、3.14×12=37.68、3.14×4×4=50.24等等要让学生能熟练背下来,反复记忆,做到张口就来,在需要用时能做到顺手捻来。当然口算能力的培养,要重在平时,贵在坚持。

2、基本技能和练习的方法。在计算练习中,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最重要一步。比如在分数四则计算教学中,常常有一些学生过程方法正确。但计算结果却错误的情况出错的原因在约分、通分或互化等基本技能上,反映了学生在基本技能上的不足。在练习中,就有必要采取措施,有的放矢,加强训练和指导。另外,在计算练习中,要引导学生发现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利于他们熟练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计算,不断提高计算能力。特别要加强易混淆出错题目的对比练习,在相似题的对比练习中发现差异,形成正确的表象,以消除定势思维的负迁移。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可适当增加一些判断、选择趣味题。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但要注意练习的“度”的把握,不能只讲“数量”而不讲“质量”,搞题海战术,就会适得其反。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估算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到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对战胜学习中的困难才具备更大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才能在学习上不断进取,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上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积极性,对于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教育是人的发展的初始阶段,人生的序幕。人的充分发展还有待于以后的展现,人生的高峰“好戏还在后头”。所以,我们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绩不能看死或看得太重,要善待学生,使他们满怀信心地成长。自信心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动力,是成功的根本保证。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对战胜学习中的困难才具备更大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才能在学习上不断进取。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上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把数学教得“有趣”。我在开始的第一节课,首先让学生知道数学将学些什么,学了数学有什么用,只要第一步开头开得好,就会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精神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心理环境,树立了要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做实验的做实验,比如说:学习‘体积’概念时;能进行游戏的做游戏,比如:比较数的大小时,我模仿“幸运52”的‘猜价格’进行了‘猜数字’的游戏,等等;同学们在快乐中获得兴趣,增强自信心。有些学生,智商并不低,学习也认真了,但是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他们所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学习的方法不当造成。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科学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预习,听课.练习,作业,小结等环节。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这几个环节上往往做不好。如:他们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听课思想容易开小差,平时不重视及时复习,总是考试前才匆匆忙忙的复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

四、总结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加强计算方法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时,要把握好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主攻目标的教学原则,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上一篇:浅谈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建议 下一篇:试谈小学复习教学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