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思品教材探究栏目在教学中的功能

时间:2022-10-08 06:33:49

浅议思品教材探究栏目在教学中的功能

【摘要】探究栏目在整个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占了很大份量,是根据教学内容、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和能级要求而设计的,具有释疑解惑、点拨诱导、援引借用、承上启下、强化联想、深化知识、联系实际等作用。文章着重对探究栏目在教学中的主要功能进行阐述。

【关键词】思品教材 探究栏目 教学功能

Brief talk on the fun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ethical teaching material research topic in teaching

Zhang Yunyue

【Abstract】The research topic has accounted for a big proportion in the whole junior ideological and ethical teaching material,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goal and class request ordained by the Course Standard and has the functions like disabusing, giving advice, invoking, forming a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 strengthening association of ideas, deepening knowledge and integrating with practice.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has expatiated on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research topic in teaching mainly.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ethical teaching materialResearch topicTeaching function

近几年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把国家意志、相关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情、信、意、行,是思品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基于此,广大思品教师应格外重视对教材的重要呈现方式之一探究栏目的教学,因为探究活动作为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活动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手段,已成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却忽视或没有充分发挥探究栏目的作用和功能。因此,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探究栏目在整个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占了很大份量,是根据教学内容、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和能级要求而设计的,具有释疑解惑、点拨诱导、援引借用、承上启下、强化联想、深化知识、联系实际等作用。具体而言,探究栏目在教学中的主要功能有如下几点:

1.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探究栏目的大多内容都是从生活中选取情境,设置探究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思考、辨析、提升、回归,做到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基于生活的感受而不拘于生活的细节,是课程标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的基础”的体现。回归生活类探究栏目在教材中占很大比重,所回归的现实生活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在鲁教版8年级下册教材“养成亲社会行为”一目中有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自己接受别人帮助或帮助别人的经历以及当时的感受”的探究栏目,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回归真实的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碰到类似问题。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围绕探究栏目给出的问题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相互交流,经过充分的准备,再请学生走上讲台,向全班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讲的非常感人,使同学们听后产生共鸣。这样,实现了探究栏目“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教学功能,深化了教材知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表达观点的能力,体现了思品课的生命力,更是结合了现实生活引发学生思考自己所负的责任,引导他们主动承担应负的责任,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证明,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与鼓舞。”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的学习就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思想品德就不会成为外在的附属物,而是心灵的雨露和阳光。探究栏目的设计找准了学生对于家庭、集体、民族、国家等方面的情感与相关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有利于凭借传统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调动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激情之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兴趣,有利于学生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在讲到“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鲁教版8年级上册教材)一目时,教材有“炎黄子孙同祭祖”的探究栏目。教材从共同的先祖、共同的文化传统、深厚的民族情感等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全世界华人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共同期望着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直观的感性材料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2006年炎黄子孙新郑祭祖时大中小学生同唱颂歌的录相引入课堂,当同学们听到“……文明始祖,中华炎黄……同根同源,龙族荣光……四海之内皆和谐”悠扬的旋律时,都深深地被感染了,有的同学眼里还闪着泪花,学生是真的进入了情境。我又让学生聆听了配乐诗朗诵《乡愁》,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来就开阔了学生的探究思路,链接了学生多方面的背景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并使学生基于一定的情境发散思维、生成知识、自我发展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较好地达到了探究栏目蕴含的教学目标。

3.注重锻炼学生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包括动手收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探究栏目,有的是一项研究任务、一次社会调查、一个广告设计等,都是锻炼学生设计、思考、分析、行动的好机会,也是学生认识自我价值、发现自我潜能、展示自我形象的好机会。教材中这样的探究栏目很多,如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多彩的生命世界”一目中的探究栏目有这样的内容:“想一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还能做什么?为警示人们善待其他生命,请写一则公益广告用语。”而同册“新生活、新起点”一目中则有“做一做:利用课余时间,用绘画、摄影、征文等形式,在班内举办一次‘新生活、新感受’的主题活动。”这样的探究栏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内蕴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比较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在这几年的课堂教学中,比较重视这种类型探究栏目在教学中的运用。我根据探究内容坚持了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自己所在地区、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如对让学生写“宣传用语”、“广告用语”类的探究栏目,我事先向学生布置好搜集“宣传用语”、“广告用语”的任务,并让学生创造性地自己编写,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这样做,使课堂教学增强了趣味性和吸引力,更突出了教学的实践性与探究性,从而使教学的三维目标能够落到实处,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更是德育课程特别关注的内容目标。探究栏目是突出教学目标、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表现、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的一个窗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探究栏目,可以放飞学生的思绪、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兴趣,以点燃其创新之火、绽放其天赋之花。例如,思品教材有多个探究栏目让学生“续写故事可能的结尾”、“尝试问题怎么解决”,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利于开掘学生潜能。当遇到这类探究栏目时,我便有意减慢教学的进度,留出时间让学生大胆地“续写”、“尝试”,这样给学生以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自主感悟、分析、体验、交流,让学生自己自由发挥、放飞智慧,以实现知行统一,促使学生成长,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实现了探究栏目的教学功能。

5.把握自行生成和发展的知识。近些年的思品教材越来越关注通过师生互动而使学生自行生成新知识,力图摒弃原来单纯注重知识灌输的做法。而教材中的探究栏目也担负着“引导学生自我推理并生成新的知识”的重要任务。如鲁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中“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一目有“通过阅读有关法律书籍、上网或向老师、家长请教等方式,了解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还有哪些”的探究栏目,而鲁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一目的探究栏目中有这样的内容:“说一说:自己参加过哪些有意义的活动?从中学到了什么?”这些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展现知识的自行生成过程,而不是由教师把现成的答案提供给学生,当然,也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为探究而探究。这种探究栏目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于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就给出学生自由想象、自主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各有所谈、各有所识,互相启发,共同寻找答案,领会知识。随后,我及时评析学生展现的结果,并结合学生展现的结果归纳分类,进行主流价值引导,升华学生的认识和价值判断,从而使教材中的探究栏目力求在启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在鼓励学生尝试探究的过程中,体现其诱导性、引领性、创造性。

6.让学生学会探索新知识的方法。探究栏目的设置,可以使学生避免死记硬背,从而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充分利用探究栏目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养成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也可以这样说,探究栏目是教师授学生以“渔”的好场所,师生可以从中“共同建构知识”、“共同探求新知”。因为探究栏目给出了一些生活现象和问题、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判断、体验、解决,从而给学生留出了锻炼学习品质、探索学习方法、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条件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向前走,学会探索新知识的方法。而作为教师,则要更多地坚持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倡导讨论式教学、促进教学互动,从而让学生从中寻找学会学习、获取新知识的方式方法。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教无定法,重在得法”,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运用探究栏目,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动手,自由地发表意见、开展讨论,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使思想品德教材探究栏目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最佳功效。

上一篇:只谈自立与反抗 下一篇:谈化归思想方法的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