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产业组织理论综述

时间:2022-10-08 04:56:21

银行业产业组织理论综述

摘要:银行业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源于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组织理论在银行业的具体应用。分别比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发现国外文献侧重于理论的演进,主要是从市场集中度,银行业的竞争和银行业的绩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而国内的文献则偏重于实证研究,普遍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角度对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进行具体的论述,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业;产业组织;绩效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133-03

一、国外相关理论综述

早在20世纪50年代,Bain就将银行业纳入到产业组织的研究中,同时也标志着银行业开始进入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范畴。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采用较为规范的S--P关系对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和竞争等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大多采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且以回归分析方法为主。随着80年代金融中介理论和90年代微观银行理论的发展,微观银行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开始不断融合(Xavier Vices,2001),这极大促进了银行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综观国外现有文献,大多是围绕集中度、竞争和效率三个角度开展研究的。

(一)集中度

集中度是反映市场竞争程度以及判断市场结构类型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国外学者在对银行业的产业组织进行研究时,一般是从市场集中度入手,研究它与银行行为和银行业稳定性等的关系。

市场集中度高通常代表着银行间的竞争程度低,但并不代表银行对于市场的控制力强。

对于市场集中度和银行业稳定性关系的研究结论不一,一些学者认为银行集中有利于银行业稳定。Allen和Gale认为加拿大和英国的银行业同美国相比要更加稳固,其原因就是前者的市场集中度高,银行数量少,且多为大型银行。同时,Allen和Gale还通过建立模型发现,市场集中度高时同业间的关联性就会越强,一旦危机爆发,这种同业拆借为主的关联性会将冲击分散出去,同业拆借市场就起到了缓冲器的作用,因此验证了市场集中度与银行业稳定性的正向相关关系。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持对立观点,他们认为高的市场集中度会使得银行系统变得更加脆弱。Mishkin认为市场势力并不会给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任何好处,相反还会使得道德风险增加,从而降低了银行业稳定性。由于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特殊性,政府会对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进行政策保护,这也就使得高集中度市场的银行有“绑架”行为的倾向,一方面政府的保护会导致这些银行缺乏提高效率的动力,资本无法得到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这也会助长银行的冒险行为,从而为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带来更大威胁。Boyd和Gerlter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银行的业绩要比小银行差,他们认为这正是由于政府的政策保护助长了大型银行的冒险行为。在实证研究方面,银行集中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也没有达成一致。

(二)银行业的竞争

传统的观点认为竞争是有益的,竞争会淘汰产能落后的企业,迫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总的社会生产率。Alhadeff、Fisher、Rhoades、Freixas等人的论述中,也都赞成银行业的竞争是有益的。他们认为与其他产业类似,竞争会使得银行降低成本和服务价格,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而且这种效率的提高也会对其他产业产生正的外部性,从而从整体上促进经济的增长。Padoa也曾指出,竞争会增强银行系统的稳固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在将不完全竞争模型运用到银行业当中时,发现银行一旦拥有了控制市场的能力,就会尽可能地扩大净利差来赚取利益,这样不仅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也会扭曲消费者和企业的投资决策。Pagano(1993)通过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发现,竞争的缺乏使得银行拥有了控制市场的能力,在其扩大净利差的同时会导致均衡可贷资金减少,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Guzman认为,垄断会造成银行对企业的监督成本提高。

也有一些学者对竞争的益处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竞争不一定就会带来高效率。Petersen和Rajan从企业融资角度出发,认为拥有控制市场能力的银行会更容易留住优质客户。另外,Padilla、Pagano等人也通过研究发现,高竞争度的市场会使得银行通过索要更高的利率来补偿风险,导致市场上的信贷总额减少。

(三)银行业的绩效

绩效可以通过生产效率(成本和收益)和分配效率来测算(Doris 1998),通常将投入产出比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国内外学者在对投入和产出进行定义时普遍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在对绩效进行测算时也会产生分歧(Wheelock and Wilson 1995)。

Smirlock、Rhoades(1995)等人通过对美国银行业进行研究发现,市场份额与盈利性之间一定的正相关关系。Berger和Hannan(1989)通过对本地零售市场研究发现,较高市场集中度和较低的存款利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然而在对欧洲的银行业进行研究时,得出的结论却更突出集中的正面效应,而非市场份额和盈利性之间的关系(Molyneux and Forbes 1995)。其原因主要是欧洲市场的内部地域界限较为模糊。

哈维・莱宾斯在1966年提出了X-低效率,它实质上是指一种组织或动机客观存在的低效率,强调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Akhaveinet等人(1997)研究发现,X-低效率对银行也很重要,其中5%的成本是由规模不经济和范围不经济的影响造成的。通过对美国银行业合并的实证研究发现,合并具有提高效率的潜力。(Akhaveinet 1997)。对银行宣布合并后短期股价的研究也只发现了很小的正面作用,同工业领域的合并相比,银行合并在长期内是具有负面作用的。

Neuberger和Tichy的研究发现,同大银行的多样化战略不同,小型银行更倾向于专业化分工来为小客户提供交易成本密集型服务。根据Tichy(1990)的理论,银行业不存在最优规模,兼并和合并的效果因银行规模的不同而有差异。

(四)文献述评

综观研究国外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基本是在标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的,但随着银行微观经济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学者们开始更多地将银行业产业组织理论从标准的产业组织理论中剥离出来,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理论框架。但是,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业产业组织理论的前进步伐基本是与产业组织理论保持一致的,无论是理论框架的演变还是方法工具的革新。

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外很多的实证结论并未取得一致,如竞争程度与效率的关系,市场集中度与效率的关系等,其主要原因是实证案例的国家或地区不同,导致结论有时是不成立甚至是相反的。所以,银行业产业组织理论的成果并不是绝对的,针对不同的案例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国内银行业产业组织研究概述

同产业组织理论类似,中国对于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也基本上是沿袭了西方的理论成果,并将这些成果运用到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实际中。随着中国银行体系的建立以及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相关的研究也大量涌现,并逐步缩小了与国外研究之间的差距。本文将按照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对国内的文献进行梳理,此外针对中国具体国情,本文还将对产业政策方面的文献进行简单的总结。

(一)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的决定一般取决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程度和进入壁垒等因素,其中市场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类型的主要因素(邹伟进 2007)。衡量市场集中度的一般指标有勒纳指数(Lerner Index)、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也称H指数)。于良春和鞠源(1999)、周小全(2001)、安俊(2001)、焦瑾璞(2001)、朱克桐(2003)以及潘正彦(2004)等人通过分析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演变,普遍认为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表现出一种介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市场形态。刘伟(2003)通过计算中国银行金融资产占GDP的比重,也指出中国属于典型的集中性银行产业组织结构。焦瑾璞(2001)指出,体制性因素是形成上述市场结构的主要根源。此外,刘伟和黄桂田(2003)、于良春和高波(2003)等人还通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分析,就银行业集中度、效率和规模经济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对于进入壁垒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定性研究,集中在政策性壁垒、产品差异壁垒、绝对成本壁垒和规模经济壁垒四个方面。高玉泽(2003),邹忠良和麻斐(2004)对这些具体的进入壁垒进行了考察,发现中国银行主要经济性壁垒是规模经济壁垒,而另一个主要壁垒是政策性壁垒,并对这两类壁垒进行了详细分析。陈柳、陈志(2002)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在进入壁垒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刘端(2002)在其一篇较为新颖的论文中指出,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会产生信息壁垒,信息壁垒会影响信贷市场结构,抑制竞争。这样,市场因素的变动使得信贷市场结构变化更加困难。在退出壁垒研究中,王颖捷(2003)和李奇志(2005)认为体制性壁垒是最主要的退出壁垒,包括制度、法律和政策上的壁垒。

(二)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是产业组织框架中的关键因素,它是市场结构和绩效之间有效传动的实现环节。在产业组织理论中通常将企业的行为分为价格制定行为、非价格行为、投资行为和企业调整行为等。对于银行业来说,企业行为包括价格竞争、数量竞争和质量竞争行为,转换成本与区别定价行为,通过“交叉市场合约”表现出的银行合谋,以及由产权结构决定的指出偏好行为等。

与国外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市场行为的方法不同,国内主要偏重于案例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这方面主要见于良春、鞠源(1999),安俊、陈志祥(2001),刘志标(2004)以及晏宗新(2005)。其中于良春和鞠源(1999)研究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市场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股份制银行由于其企业规模和资金规模有限,不得不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压缩经营成本等行为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在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压力下,国有银行也开始采取许多竞争性的行为。刘伟(2003)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业之间不缺乏竞争,关键问题是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效率不高。

有些学者对国有独资银行的市场行为进行了研究。周新生和郭戎(2000)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行为分为两类:计划行为和市场行为。其中前者更多地带有国家责任的色彩,后者就是标准产业组织所论述的企业行为。易纲和赵先信(2001)根据银行改革的历程,认为中国商业银行行为经历了机构扩张竞争阶段,正在经历工具创新竞争阶段,未来应转变到产权结构为主的市场竞争上。

(三)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市场结构下,通过市场行为使价格、产量、费用、利润、质量品种以及技术进步所达到的状态,反映了特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下市场运行的效果。衡量市场绩效的指标主要包括利润率、勒纳指数、配置效率等,通过截面数据和纵向比较来分析市场的运行效率。

邹伟进、刘峥(2007)运用DEA方法对中国主要的14家银行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测定,发现虽然国有银行的运行效率在纵向来看有了一定提高,但是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且股份制银行的效率普遍要比国有银行高。近些年,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银行效率开展经验性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分为:第一,对银行经营效率的指标进行截面和跨期比较;第二,用非参数方法,譬如数据包络分析等,来分析银行业效率;第三,利用计量方法对效率进行回归分析。

除了以上关于银行业市场绩效的针对性实证分析以外,国内很多学者对SCP假说中市场绩效与其他市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于良春、鞠源(1999),周小全(2001),刘志标(2004)等,在计算了CRn和HHI指数等指标之后,发现国有银行虽然市场集中度高,但在绩效上低于股份制银行,这表明在中国银行市场上,集中度和绩效不存在正相关关系,有些研究甚至发现二者负相关。此外,秦宛顺、欧阳俊(2001),赵旭、蒋振声和周军民(2001),陈敬学(2004)、何韧(2005)等人通过利用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都认为在中国银行市场中,无论是相对力量假说还是效率结构假说,都不成立。这些研究结论和国外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这也验证了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结论因国家和地区不同而有差异。

(四)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虽然不属于SCP范式的主要研究内容,但是对于产业组织的发展和绩效提高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王聪、邹鹏飞(2004)在政策建议上认为应该推进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消除国有企业银行在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上的缺陷,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化主体。李华民(2005)指出,中国银行业如果要引入竞争,应该是在位寡头银行之间的竞争,而不是通过制造更多的银行机构与在位寡头垄断银行进行竞争。刘伟、黄桂田(2002)认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要更多地从产权角度出发,优化中国银行业的产权结构。

(五)文献述评

国内的相关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模式和研究前提上基本都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的,分析的框架也基本上是建立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之上。这些研究成果将中国的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剖析,并给出了对应的对策建议。

然而,国内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国内研究主要以学习和借鉴为主,缺乏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同时也较少地考虑国外研究方法和技术的适用性;第二,国外的一些研究领域国内文献并未涉及,例如对研究银行行为上,国内几乎很少涉及关于产品质量、分支机构网络、ATM分布等内容;第三,国内研究更注重对市场结构的研究,而对市场绩效的研究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Bain.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6.

[2]Caves Christensen and Tretheway,Flexible Cost Functions For Multiproduct Firm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0.

[3]Allen N.Berg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and Earnings in Banking[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95.

[4]Doris,NeuBerger.Industrial Organization of Banking:A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1998,No.5,

97-119.

[5]Panzar,J.C.and Rosse,J.N.Structure,Conduct and Comparative Statistics[J].Bell Laboratories Economic Discussion Paper,1982.

[6]易宪容.国内银行业改革的进展与问题[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

[7]焦瑾璞.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及其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1,(6).

[8]胡继之.关于银行规模问题的研究[J].金融研究,1997,(3).

[9]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J].经济研究,1999,(8).

[10]晏宗新.银行业的管制与竞争:产业组织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5,(4).

[11]王聪,邹朋飞.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结构与改革策略讨[J].金融研究,2004,(3).

[12]晏宗新.银行业的管制与竞争:产业组织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5,(4).

[13]邹忠良,麻斐.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初探[J].北方经贸,2004,(8).

收稿日期:2014-04-09

作者简介:史振乐(1989-),男,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金融研究。

上一篇: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下一篇: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