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促教学”为目标的体育课考核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08 01:33:22

以“促教学”为目标的体育课考核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技工学校的公共体育课受到学生的轻视,到课率低,学习积极性差,课堂训练的参与度低,课后进行自我锻炼的运动技能欠缺。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紧紧围绕“促教学”这一目标,从出勤、课堂表现、动作技能掌握程度测试、体育技能及战术在实战中的应用这四个方面制定考核内容,让学生把所学转化为锻炼身体技能,从而完成为学生从事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的体育课教学目标。

关键词 促教学 体育课 考核模式

技工学校体育课为公共基础必修课,是国家全民身体素质健康的一项基础工程,其是重要的,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其目标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术、技能,使学生习得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1]。

但技工学校的体育课却是不被学生所重视的,学生到课率低,学习积极性差,课堂中出现广泛的人到心不到的现象――不参与到课堂计划安排中,课堂中玩手机、聊天的情况严重。为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堂到课率,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与训练中,笔者以学生的关注点考试成绩为切入点,把考核嵌入体育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希望达到“促教学”的目标。由于考核检验着目标的达成,如果考核脱离了目标,那么考核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2],同时它关系到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导向问题,为此,在制作考核指标体系时一定要紧紧围绕“促教学”这一目标进行。

一、考核原则:公平、公正、公开

公平公正首先体现在制定各项考核指标时应客观、公正,不设置有失公允与特殊的指标;同时要求教师在进行考核时,应严格按照考核指标进行考核,不得掺入教师个人的主观因素,不把自己对学生的喜好厌恶情绪体现在考核的评分上。公开则表现为考核指标方案公开,上第一堂课时就应向学生宣读,学生向教师咨询时应耐心解答,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清楚考核指标方案;也表现为考核过程公开,每次考核均在课堂中进行,让接受考核的学生清楚自己现行的考核情况,其它学生则作为监督,确保考核的公开、公正;最后是考核成公开,每位学生的考核记录和成绩向本人公开,学生可在学期内向老师提出查阅本人考核记录与考核成绩的请求,教师应提供便利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并做好相关疑问的解答工作。特别注意的是,考试成绩是学生的个人隐私,出于尊重学生个人隐私及成绩不理想同学自尊心的考虑,考核记录内容及考核成绩的公开仅针对本人,不向其他学生公开。

二、考核指标的制定原则:学生通过努力可取得较好成绩

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的考核指标方案,要达到学生通过努力可取得较好成绩的效果,才能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逐步完成指定的考核目标,如目标定得太高,要花费大量精力才能完成或仍很难完成的,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达不到考核的预期目标。如目标定得过低,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易取得好的成绩,考核成绩没有梯度性,就会失去考核定优秀、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初衷,发挥不了带头引领作用。

三、考核指标内容应贯穿体育课程的始终

由于考核的目标是“促教学”,达到提高到课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技术去科学的进行身体锻炼,从而达到终身受益。这就要求考核指标内容应贯穿体育课程的始终,力求涉及体育课程的每一个环节,从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关注体育课堂、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如表1所示。

(一)考查出勤率,有利于提高到课率

把出勤列入考核指标中,是公共体育课考核的一贯作法,其通过课堂的一次简单点名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缺勤率。每位学生都有30分的出勤分值,为原始获得,只有出现缺勤的情况才会被扣除相应的分值。具体做法为老师在一个学期的课程中,在课前集合或课后集合时根据学生名单进行考勤,办理请假手续且没能参与见习的同学扣2分,没有办理请假手续又没有到课者一次扣10分,即旷课三次则出勤成绩为零。

(二)考查课堂表现,是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的有效举措

考查课堂表现则是为了确保来上课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更重要的是能有效促进教学进程、活跃教学气氛,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形成良好课堂氛围奠定基础。对于在课堂中配合老师课堂安排、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都可以拿到15分,只有学生出现不参与课堂教学的作为才会被扣除相应的分值,如自由练习时坐在一边玩手机、聚众聊天、吃零食等,发现一次扣5分,即发现三次不配合课堂表现者课堂表现成绩为零。

(三)动作技能掌握程度测试,是差别性教学与针对性教学的新尝试,是促教学的关键

动作技能掌握程度测试的分值是15分,是期末总分中的一部分,其需要学生通过完成一定的测试内容才能拿到相应的分值,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拿到的,是该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是促教学的关键,是营造课堂中比学赶帮超良好学习氛围的催化剂。

动作技能掌握程度测试的方案如下:教师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程度制定1~10分测试规则或制定课堂教学比赛加分项目[3],前者如定点投篮测试,每人10次机会,正确使用单手肩上投篮球动作投中一个加1分;后者如参加教学比赛项目,获胜的团队成员每人获得4分,其它参与比赛团队成员则每人获得2分。通过完成简单的测试即可拿到相应分值的考核方式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动作技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因为考核具有灵活性,考核时间与对象不固定,可以由老师根据课堂安排提起,学生自主报名;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对动作技能掌握的实际情况自行提起,为此能在班级中营造练习动作技能比学赶帮超的良好课堂氛围,增加课堂趣味。测试、比赛的过程老师做裁判,结束后做教练,对测试学生而言能即时指出其不足、纠正动作、传授比赛战略的部署;对班级的其它同学而言,这种通过观看自己同学亲身示范及老师一对一教学的实例教学方式,让体育动作技能的掌握更加可视化,更加贴近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做到了差异性与针对性教学,弥补了传统统一性体育课程教学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的不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动作技能。

(四)w育技能实战,是学生把所学转化为锻炼身体技能的有效途径

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体育技能去锻炼身体,而进行体育技能实战,能让学生在积极应对考核的过程中,达到把所学转化为锻炼身体的技能。为此,体育技能实战考核内容的设定应以鼓励学生参与运动为主,且在评分上不应过于严格,只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比赛中即可拿到这一指标中32分的标准分值。

体育技能实战考核主要采取团队比赛的形式,老师根据学生比赛时的综合表现进行打分,考察点包括单项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基本战术的运用情况两大部分,如表2所示。

四、其他

(一)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是考核指标顺利执行的保障

从以上考核指标内容,发现教师不仅是主要参与者,更重要的是其是唯一的评分者。为此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并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可以值得信赖的,其给出的分值是权威的。

(二)注重体验与参与的模式,进一步提高课堂质量

通过考核来促教学只是一种途径,且仅是一种辅助的手段,必须与其它教学方式同步进行,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技工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身心完善和社会实践,重视交际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对技术技能的要求不是很高,相反对学生的参与更为重视,在教与学的关系上,重视学生引导作用的发挥[4]。考核指标中的动作技能掌握程度测试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其是体现在提高体育运动项目专业动作技能上的,也可在课堂中嵌入更多注重体验与参与的运动项目,如集体跳大绳:每队限10人,其中至少3名女性,不包含摇绳人;混合接力:人数为8人,其中至少有3名女性。还可以加入一些团体素质拓展游戏项目,如30米赛龙舟:十五人前后站,一手搭在前者肩上,一手持后者踝关节,成龙舟状,听口令从起点集体向前移动,全程距离为三十米。通过这些运动项目,充实课堂的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课堂当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达到既锻炼身体,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五、结语

体育课考核是判断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一种手段,关系到素质教学目标的实现,应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努力实现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接轨[5]。笔者针对技工学校学生体育课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贯穿体育课堂始终的考核指标体系是行之有效的,达到了促进教学的目标,同时也实现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接轨。

参考文献:

[1] 巴朝平,张莹,秦涛,等.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方法改革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5):92-94.

[2] 高斌,徐明欣,李瑞年,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3(6):77-80.

[3] 余健.高级技工学校体育课考核改革研究――以广州城建技工学校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6(7):85-86.

[4] 王娟.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2.

[5] 王智慧,刘书元,刘金凤.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成绩评定模式的创新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4):91-94.

上一篇:武术的国际化推广研究 下一篇:体育教学实践中技术和体能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