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成為全球第5大人民幣離岸中心

时间:2022-10-08 01:11:07

台灣成為全球第5大人民幣離岸中心

人民幣離岸中心正在各地開花,台灣作為後起之秀正迎頭追趕。根據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2013年3月27日公佈的最新「人民幣追蹤報告,台灣在過去6個月的人民幣支付額增加120%,超越美國及澳大利亞,一躍成為全球第5大人民幣離岸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儘管支付總額不及香港、英國、新加坡和法國,但大陸、香港之間的支付額交易有接近44%是通過人民幣來進行的。

鑒於人民幣在台灣的存量正在加速積累,台灣金融部門負責人彭淮南已經在日前向立法機構提起儘早簽署兩岸貨幣互換機制,規模將不小於3000億元人民幣。

台灣躍升全球人民幣離岸中心

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似乎又超出一些人的預期。原本一些境外機構和投資者認為,依據當前的資本賬戶開放的節奏,大陸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是將「汽車放在了馬後面,意思是說行進過程中必然出現不和諧的狀況,但似乎人民幣的國際化路徑正在向著這種傳統思維相反的方向行進。

SWIFT在其公佈的跟蹤報告中指出:「6個月前,SWIFT的人民幣追蹤曾預測台灣成為下一個主要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之一。當時,全球131個進行人民幣支付的國家和地區中,台灣排名第7,與大陸、香港之間的支付交易有24%是通過人民幣來進行的。僅僅6個月後,台灣人民幣支付額增加120%,超越美國及澳大利亞,成為全球第5大人民幣離岸中心,儘管與排名前邊的香港、英國、新加坡和法國還有較大距離。

SWIFT環球人民幣業務總監Lisa O’Connor 表示:「我們一直密切留意著人民幣支付在台灣的發展。隨著兩岸相互之間的直接經濟活動不斷增加,這種增幅並不令我們意外。現在,台灣的本土企業已能發行人民幣債券。2月,中國銀行台北分行更被指定為當地的人民幣結算銀行,而台灣證券交易所亦表示有意發行離岸人民幣產品,這些利好發展因素正推動著台灣人民幣支付進一步增長。

另有市場人士則從時間跨度上分析認為:「人民幣支付額的大幅上漲主要受益於2012年8月31日簽署的《兩岸貨幣清算備忘錄》,迄今為止近8個月,該備忘錄的簽署為兩岸貨幣在兩岸貿易中的直接清算提供了條件。

彭淮南在簽署備忘錄之後曾表示,簽署備忘錄之後,兩岸的貿易將降低1%的交易成本,因為可以避免由人民幣兌換美元,再由美元兌換成新台幣的匯率損失和手續費用。

《兩岸貨幣清算備忘錄》於2012年8月31日由兩岸簽署,根據備忘錄達成的共識,雙方同意各自選擇一家貨幣清算機構為對方開展本方貨幣業務提供結算及清算服務,貨幣清算機構可依照兩岸相關監管法規辦理兩岸貨幣的現鈔調運。雙方同意兩岸貨幣用於商品、服務和投資等經貿活動的結算與支付,兩岸金融機構可互開相應幣種賬戶辦理多種形式結算業務,也可辦理雙方法規許可的其他業務。

兩岸貨幣互換日期臨近

兩岸貨幣清算行在2013年2月均已到位執行清算業務,而且「開業一月業務量驚人。

截至3月5日,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就辦理人民幣清算業務達4500多筆,總金額突破100億元人民幣;另據台灣資料,截至3月11日,台灣地區外匯指定銀行人民幣存款達129.2億元人民幣。

中國銀行相關高層近日表示,自中國銀行台北分行開辦人民幣清算業務後,受到台灣各界歡迎,衍生出很多新金融需求,「比如在台人民幣存貸款、投資、籌資及人民幣保值避險等。

隨著兩岸貿易和金融合作的進一步加深,對人民幣的流動性需求將進一步增大,兩岸建立貨幣互換機制的需求也日漸緊迫。

彭淮南不久前在台灣立法機構接受質詢時,公開表示了希望於近期與大陸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的訴求。「貨幣互換協議是最後的依賴,萬一發生流動性不足,簽署貨幣互換協定可以提供充裕的流動性。為確保台灣地區人民幣的流動性,已與人民銀行初步協商簽署兩岸貨幣互換協定(swap),並列入未來合作議題。

彭淮南強調,兩岸貨幣互換協議的架構已到位,目前大陸與新加坡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的額度為3600億元人民幣、香港地區4000億元人民幣、韓國3000億元人民幣,台灣希望不低於韓國的水準。

上一篇:案例說話 品牌公司打假各出奇招 下一篇:MichaelKors:设计师品牌的商业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