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对脑卒中二级康复患者ADL的影响

时间:2022-10-08 12:46:10

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对脑卒中二级康复患者ADL的影响

【摘 要】目的:研究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对脑卒中二级康复患者ADL的影响,探讨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的具体内容。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分为A、B两组,在康复评定后,对康复组(A)组进行系统的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对照组(B)任其自然恢复。结果:治疗后康复组(A)和对照组(B)ADL评分均有改善,但与对照组(B)相比,康复组(A)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

【关键词】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康复;脑卒中;ADL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92-01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中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超过200万人,其中70%~80%丧失独立生活能力。临床上脑卒中患者随着疾病的自然转归,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有机会获得一定的改善与提高,但其幅度较小。目前,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网络的研究表明,脑卒中的三级康复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运动功能、ADL和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是我国现阶段适合推广的脑卒中康复治疗体系[1]。本文着重探讨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对脑卒中二级康复患者ADL的影响,对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在提高了患者的ADL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进入脑卒中二级康复的脑卒中患者60例,并经临床诊断和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伴一侧肢体瘫痪,男39例.女21例;年龄37~80岁,平均64.5岁,全部患者神志清楚,无智力障碍,体格检查能合作。6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A)和对照组(B)各30例。A、B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对其进行康复评定。康复组患者在康复评定后开始进行偏瘫肢体综合训练,主要内容如下:

①摆放[2]:取健侧卧位时,头用枕头支撑,不让向后扭转。躯干大致垂直,上肢置于前面的枕头上,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屈曲90°~130°,肘和腕伸展。患侧髋、膝屈曲置于前面似踏出一步远的枕头上,足不悬空。取患侧卧位时,头部用枕头舒适的支撑,躯干稍后仰,后方垫枕头,避免患肩被直接压于体下,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屈曲90°~130°,患肘伸展,前臂旋后,手自然地呈背屈位。患髋伸展,膝轻度屈曲。健侧肢体自由活动。此有助于增加感觉刺激输入,起到缓慢牵拉患侧躯干肌肉及缓解痉挛的作用,也能有效预防肢体的痉挛。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最有利于患者抗痉挛的。

②被动-助动-主动-抗阻肌力训练:治疗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利用不同肌肉收缩形式优点,选择适合患者的肌力训练模式,最大限度调动患者主动性。

③转移训练:主要包括床上侧向移动训练、仰卧位-侧卧位转移训练、卧位-坐位转移训练、坐位转移训练和坐位-站立位转移训练。治疗师根据评定结果,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训练方式,每天1次,每次10min。

④平衡训练:训练顺序为仰卧位-坐位-站立位。主要是躯干的平衡训练,仰卧位采用桥式运动,坐位采用端坐位平衡训练,站立位采用辅助站立训练。

⑤仰卧位-坐起训练:患者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健侧腿插到患侧腿下,侧移并悬挂至床边,双手置于胸前床上,以健手撑床,治疗师扶住患者的肩部,嘱患者向上侧屈头部,当健侧(患侧)肩部离开床时,治疗师一手托着肩部,另一手按着骨盆,帮助患者慢慢坐起。

⑥坐位-站起训练:患者床边端坐位。双足平放在地面,分开与肩同宽,两足稍后于两膝;Bobath式握手.抬头,双上肢向前充分伸展、躯干前倾使重心前移至双足,双下肢充分负重,当双肩超过双膝位置时,臀部抬起离开床面,伸髋伸膝,双腿同时用力慢慢站起。必要时治疗师站于患者患侧,一手将患膝向前拉,另一手放在健侧臀部帮助患者抬起臀部。

⑦ADL训练:训练患者进食、更衣、修饰、入厕、上下楼梯等。

⑧重心转移-跨步训练:练习侧方迈步和原地迈步,让患者学会正确的重心转移,建立正常的步行模式,为独立步行训练做准备。

1.3 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采用Barthel指数分别进行疗效评定[3]。>60分者为虽然有轻度残疾,但生活基本自理;40~60分者为中度残疾,生活需要帮助;20~40分者为重度残疾,生活需要很大帮助;20分以下者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的表示方法为 ±SD,所有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康复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P

3 讨论

脑卒中的二级康复一般在康复中心和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进行,我科积极开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对恢复期转入我院的脑卒中患者,有几方面的积极作用⑴良肢位摆放,减少错误的运动模式,通过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充分发挥神经系统的可塑性。⑵患者在恢复高峰期积极给予肢体的被动和主动运动,如:关节活动、肌力训练、转移、坐起、平衡训练等,可以最大限度调动患者的身体机能,增强效果,提高患者自信心,以及减少脑卒中后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⑶把ADL训练与运动功能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有助于减轻家庭负担,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⑷根据评定结果,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制定训练计划的康复训练模式,不仅促进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沟通,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积极投入到康复治疗中,对患者康复起到重要作用。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就是根据偏瘫康复评定报告,专门给偏瘫患者制定的系统康复训练方案,是用辅助病人运动的方法进行系统的上下肢运动、转移、平衡、站立、步行等。主要是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ADL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康复组患者在恢复期通过1个月的系统的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其患侧功能明显改善,ADL也明显提高。因此,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二级康复中能明显提高患者ADL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通.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 4(6): 56

[2] 章稼. 运动治疗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305

[3] 王玉龙. 康复功能评定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69-370

上一篇:分析三维CT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价值 下一篇:多普勒超声诊断在非典型异位妊娠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