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材质美学

时间:2022-10-08 12:29:52

建筑设计中的材质美学

摘要:一般来讲,建筑给人最先的观感是从其外形、颜色以及整体质感而体现的,而具体来讲,就是在建筑中所使用的不同的材料组合的最终视觉效果。同样是建筑材料,但在不同人群的眼中其作用是不一样的。例如建筑艺术设计师和建筑施工人员对于石材这一种材料的理解角度是有很大差异的,艺术设计师会从美学的角度设计其用途,而施工人员则会以建设的角度利用这种建筑材料。但施工人员是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建筑施工的,为此,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营造出美学感受,可以产生非同寻常的建筑效果。本文以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中表现出的美学效果为例,来谈谈建筑设计中的材质美学。

关键词:建筑设计 材料 个性 美学

建筑设计是一种艺术,而这种艺术的体现形式是利用建筑材料,通过点、线、面、体的基本要素,根据不同设计组合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建筑材料所呈现的视觉效果是建筑给人以直观感受的物质基础,其所表现的材质美感也是建筑本身的美学观感。目前,在科技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材料不断的被运用于建筑工程建设中,为建筑艺术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也得以使建筑设计中相关的美学概念在实际建筑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1.建筑材料的个性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充分运用不同建筑材料各自的个性进行艺术组合,才形成了现如今风格多样、造型新颖的建筑群。而建筑材料的个性在建筑美学的概念中主要是指其材质美学,即材料表现出的美学观感,例如,冰冷或温暖,黑暗或光明,和谐或对比等等。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大致的主题方向,所有设计也都是遵循这一方向而进行的。建筑主题的确定也就决定了建筑材料的选用方法,根据材料的不同个性,恰当的利用组合、点缀的设计方法,最终完成建筑设计。

在设计中,设计师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营造不同的空间气氛。通过材料传达给我们,使设计师的抽象理念超越物质本质转化为一种具体可视的事实和所有人进行交流。一件作品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有它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而这种不同的形式都是以材料为载体的。

2.实例说明建筑设计中的材质美学

在现有的建筑材料中,虽然不断有新型建筑材料被应用在建筑工程中,为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但建筑主体仍然是以传统建筑材料为主的,如混凝土、玻璃、砖石、木材等,以下就对这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的不同艺术观感进行分析,并通过举例来进一步阐述建筑的材质美。

2.1混凝土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水及小石块混合而成,因其在建筑工业中的神奇表现,成为“灰色的金子”,它不仅是基本的建筑框架材料,还具有耐久性和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其粗犷而质朴的品性,保证了结构细节得到充分的表达。在建筑设计中,混凝土的利用形式有很多种,例如,可以将其做成光滑平面的艺术形式,也可以作成粗糙毛面的艺术形式,不同的观感再结合建筑整体传达的主题,呈现给人一种视觉享受。

“粗野主义”的代表人物柯布西耶在法国设计的图列特修道院,采用三面围绕的方式,以巨大的混凝土建筑围绕出中庭,粗糙的立面、墙面依然是不修整的,表面采用混凝土构成主义的窗格,变化多端,形成形式上的节奏感,被称为具有音节和音律感。虽然整个建筑的构造和形式是绝对现代的,但是,却体现了中世纪苦行僧的精神,也具有非常明确的精神特色,在混凝土的运用上,达到了淋漓尽致的水平。

2.2玻璃

玻璃,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透明的工业产品而发挥其物理功能。到后来,它却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表现透明、光洁、虚无等精神概念,而且,这种倾向也越来越走向极端。极端的表现是与追求极限的心态相对应的。在探寻建筑师对材料表现极端化的过程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追求极端理性的意识在其中所起的主导作用。

最早对玻璃的表现主要以密斯为代表。其作品都是追求玻璃材料极端表现的典型。玻璃更多的是被作为一种能符合美学要求的材料来使用,而非仅仅发挥了它的物理作用。密斯通过对玻璃透明特性和反光特性的极端化手法,为那些追求公众效果的业主提供了一种完美无瑕的挑战权利与威望的形象,使其对材料的追求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

2.3木材

木材作为一种轻盈温暖而坚固的材料,有很好的手感、气味及可塑性。人类早在远古时代,就把材料的自然属性融入到了当时的社会文明中,比如对木雕图腾的顶礼膜拜。木材因这种强烈的亲和力和归属感,成为最亲近人类生活起居的材料,如很多建筑为了追求自然、原始、返璞归真,选用了木材。而木材的可塑性更是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方便,设计师可以大胆发挥想象,灵活设计建筑结构,而无论何种形式的建筑设计,木材都可以充分配合,将设计师所要表达的理念完美融合在建筑中,充分发挥其材质个性,体现建筑美学。

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瑞士馆,则是祖母托挑战木材极限概念的杰作。建筑师以其简化的设计哲学和手法,创造了一处原始净土。建筑完全打破通常对木材使用方法的概念,他将运自瑞士、锯好的37000根统一的松木条,以最简单的方式累积成架空木材壁,做成高为7m、纵横交错3000平方米的迷宫。祖母托在这座建筑中,探求了木材从物理性能到哲学概念的广泛可能性。人们在其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树木的芳香、木材的肌理,而且在木材极端简化又极端重复的奇特运用中,似乎能感到一种哲学的深意。在迷宫般的极端感受背后,又提供给人们一处静谧的心灵场所。

2.4砖

砖是黏土、水泥等混合而成的长方块体,它是千百年来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建筑材料。砖因其内在的艺术特性、古典的韵味及低成本,在审美及经济方面的双重吸引力而正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复兴。砖的装饰潜质不仅表现在色彩、纹理及形式的多样性上,还表现在现代建筑中的细节上。

马力奥?博塔的作品简直就是砖的极限运用的试验场。在他的作品中,砖的各种用法几乎都被尝试过。人们在他的建筑中,有时面对的是通天通地的大面积砖墙,有时又会遇到无限复杂的砌筑花样。但不论怎样,总能通过砖的表现,让人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2.5石材

石材因其庄严、古典、耐久的品质,成为过去时代中最重要的建筑材料。而在现代建筑中,它则越来越多的扮演饰面材料的角色,像大理石、花岗岩这些天然的石材,保持了它固有的严肃、含蓄、宏伟的品质,因而更多的应用于公共文化建筑中。另外,石材因具有多种色彩和花纹质地,在建筑设计中,备受设计师的青睐,目前世界上很有优秀的建筑都充分利用了石材的特性,或以其为主体,或以其为点缀材料,都达到了美妙的建筑艺术感。

赖特的“流水别墅”在材料上的运用,也是别具一格的。所有支柱表面都是由粗糙的自然石材横缝砌筑而成,并与米色混凝土形成对比,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成宛如贯穿空,飞腾跃起,赋予建筑无比的动感和张力。它是一个现实中的梦境,那只有一面有支柱的露台与岩石、流水、树木交织成一种富有节奏感的景观,巧妙的建筑物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种大胆吸收自然材质于工业建筑之中的设计,可谓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建筑的典范,为后来很多建筑设计师在利用石材进行建筑设计做出典范示例。

3.结语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建筑在艺术方面的创新必然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充分运用建筑材料的特性,利用高科技的手段或方法将不同建筑材料巧妙和谐的融为一体,对于提高未来建筑艺术特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除了本文中介绍的常见建筑材料,还有更多的新型材料都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材质,充分发挥其材料的个性,在设计师的灵感渲染下,设计更多具有美学研究价值的艺术性建筑。

上一篇:面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相结合的施工技术探讨 下一篇:模板拆除施工技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