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中植系”国王谢直琨:为何资本运作风格突变?

时间:2022-10-08 12:23:22

神秘“中植系”国王谢直琨:为何资本运作风格突变?

昔日神秘潜伏于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的谢直琨一改低调的作风,在资本市场行情冷淡的当前,开始激进谋求大股东地位;在别人纷纷撤离实业时,他选择产融结合,布局实业。看似与趋势为敌,实则在下一盘大棋。

A股市场从来不缺少传奇,德隆系、复星系、明天系以及去年作风彪悍的大大小小寿险系“你方唱罢我登场”,投资风格和获利策略不尽相同,而中植系应该是其中最隐秘而激进的一个。此前中植系潜藏在十余家公司的资本运作中,却不曾谋求控股权。在今年资本市场冷淡、往日举牌凶猛的资本偃旗息鼓之时,中植系却连续举牌增持,甚至开始向大股东进击,让市场琢磨不透。

然而,比这个隐秘的资本帝国更加低调的是它的实际控制人谢直琨。1995年,时年34岁的谢直琨创立了中植企业集团。和其他资本系不同的是,在资本运作时,谢直琨极少以自己的名义持股,而是以其他股东、亲友、部下等其他关联方式隐秘操作,短短数年,就形成一个庞大而神秘的资本帝国。

谢直琨深居幕后,公开资料甚少,他不接受任何采访,连集团中都没有相应的品牌宣传部门。而最新的百度百科中显示,他已经不再担任中植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仅保留集团董事职位。

尽管中植系在资本市场的种种举动表现上和谢直琨并无直接关系,但是谁都不能忽视这位“灵魂人物”的想法和作用。

据统计,近几年,中植系通过旗下子公司拿下的增发项目不下20个,仅2015年上半年就介入7家公司,累计资本运作金额约80亿元。

去年资本群雄纷纷涌现,低调的中植系并未引起过多的关注,而从去年下半年到目前,上证指数从5178点高位回落到5月19日收盘的2806点,中植系却并未停止步伐。让市场人士诧异的是,不仅资本运作未减少,中植系反而一改之前“二股东”策略,开始积极谋求大股东地位。以控股和中植集团原有业务有关联性的荃银高科最为瞩目,被市场解读为谢直琨转战实业的开始。

对于谢直琨策略转变的原因,因公司方面未采访,记者不得其详。但通过向业内人士请教,层层抽丝剥茧,仍可大致探寻了解谢直琨控制下的神秘资本帝国发展轨迹以及其运作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谢直琨其人

公开资料显示,谢直琨1961年出生于黑龙江,1995年4月创立中植企业集团,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同时他还是中植集团旗下的北京盟科餐饮管理公司董事长、中植集团旗下北京市金科投资公司董事。此外,谢直锟还持有中海晟荣100%的股权,中海晟荣和中海聚荣则分别持有中植资本83.33%和16.77%的股权。中植资本成立于2011年,是中植集团的子公司之一。

目前,谢直琨不仅已经远离管理岗位,甚至名义上也退出这些公司的持股,在可查阅资料里已经没有了他的身影。中植集团工商资料显示,仅有的两位自然人股东为解蕙U和刘义良,分别于2011年2月15日、2012年2月8日实缴出资额4亿元、8亿元。

尽管当前中植系名声在外,但以股权架构来观察的话,其并非一家控股型企业,甚至“不存在”谢直琨直接控制一家企业。

相关媒体解构中植系之后认为,所谓“中植系”是一个最初由中植集团创始人谢直锟设立,中植系相关企业现均为谢直锟“旧将亲友”们台前持股,幕后由谢直锟遥控的涉足金融、矿产、投资等产业的庞大企业群。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庞大的企业群,在股权关系上勾稽复杂,空壳公司且用且弃,资本运作眼花缭乱。“中植系”成员间合作密切,但在规避法律意义上的控制关系、隔断资金链危机等环节精妙设计、手法老到,使其在规则边缘游刃有余,远胜昔日德隆。

虽然公司官网并没有详细的资料,但来自百度的资料显示,谢直琨是著名歌星毛阿敏的丈夫,同时也是去年离职的中央汇金总经理谢直春的弟弟,后者曾历任中国光大集团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光大永明人寿董事长、光大银行副行长、光大证券总裁等职位。但对于上述资料的真实性,中植集团并未做出过回应。

谢直琨难得的几次“高调”都是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早在2003年,他便以4.9亿元的财富名列《新财富》中国400富人榜第218位。2013年,谢直锟、毛阿敏夫妇以35亿元的身家“回归”榜单。

懂得长袖善舞的谢直琨最经典案例当属在中南重工跨界并购案中的出色运作,将“PE+上市公司”的模式演绎到极致:谢直琨通过旗下子公司先以低价投资PE项目,待PE项目成熟后再高价注入上市公司,坐享股权增值收益和PE投资收益。上市公司通常以定增形式收购标的。目前,这种模式也被九鼎投资、硅谷天堂等公司竞相模仿。

除通过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然后深度介入“铺路”资本运作之外,谢直琨的资本运作手法主要还有入股上市公司创设新型产业并购基金、通过中融国际信托等融资平台进行台前运作等。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每一个项目都有“后手”,通过后续接连而至的动作,带动上市公司股价的一波疯长。

在谢直琨掌舵的中植系,其子公司中融信托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平台,亦是枢纽,承担着资金融通的职能,又是未来与上市公司合作的重要筹码。即中融信托筹措资金、收购原始资产,随后参与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获得股权或现金,进而与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合作,再通过中融信托筹措资金继续并购资产,如此循环往复。只要资金链充足,这个资本游戏就可以不停复制。

在上述运作期间,“中植系”体内金融平台间还会互相合作,接续资金、放大杠杆,循环式放大规模。

此前虽然积极参与数十家上市公司的定增,但是谢直琨并不争取控股权,反而更多时候以“二股东”的身份出现。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多个案例显示,中植系虽未控股任何上市公司,但却通过多个资本平台、几重复杂股权关系深度介入,在幕后全盘策划乃至实际控制。

“并非简单的财务投资,中植系不愿意成为控股股东或是为了退出方便。”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风格突变谋求大股东

上一篇:信托人均创利320万重踏升途 3家人均超千万 8家... 下一篇:南昌地区无公害秋豆角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