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生互动影响因素及完善措施

时间:2022-10-08 11:56:53

小学师生互动影响因素及完善措施

摘 要:师生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当前我国小学师生互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偏差,影响师生互动的因素也是错综复杂,对此,提出以下对策:缩小班级规模;转变教师角色;提高教学能力;改变传统观念;创建民主氛围;安排合理设置。

关键词:师生互动;影响因素;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61-02

师生互动(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这种交互作用既可以发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也可以发生在非正式的游戏和课外活动中; 其内容也是复杂多样的,既有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递、情感教育、行为指导、生活能力培养等, 也有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阐述观点等; 其形式丰富多彩, 既有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互动, 也有小组学生或全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一、目前小学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小学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着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师生互动,少生生互动

一堂课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机械互动多,而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大多数情况下,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对老师的质疑,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十分少见。

(二)多认知互动,少情感互动

师生互动多是有关知识学习的认知互动,很少有情感和行为上的互动,更谈不上在思想和心灵方面的深层互动。

(三)重教师地位,轻学生地位

师生互动作用失衡,教师多以课堂的主宰者出现,学生的思路由教师的教学思路控制,属于服从的单项型互动,很少有师生及生生的多边形互动,整个课堂教学缺少生命活力。

二、影响师生互动的因素

(一)学校层面的因素

1.班级授课的制度

我国的教育制度受到前苏联的影响很大,我们已经习惯了“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师生互动中,往往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积极反应。教学大都在教室内进行,师生的互动范围小,互动形式少。同时,书本知识是教学的根本,教学往往停留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很少涉及对课外知识的探讨。这样,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只是听得多,却很少去问,不能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进行质疑。

2.学科考试的制度

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凡是跟学生的基本能力有关的学科,往往就有很多的考试。在小学阶段,主要表现在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老师动不动就考试。因此,在课堂中,以考试内容为互动的根本,凡是跟考试有关的内容会得到更多的探讨,师生互动也就越多;反之,将得不到关注,互动就会少。

3.班级规模的影响

班级规模,就是指一个特定的班级以及一个教学团体的学生人数。由于教学资源的不平衡,很多人选择把孩子送到优质学校,这样就导致小学出现很多大班额的情况。在大班额的情况下,教师为了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在一堂课中与所有学生互动,只能通过一对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班级规模太大,直接导致老师对一些学生的关注变低,随之而来的是老师和个别学生的互动差异显著。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往往是与学生的成绩有关,那些爱举手,思维敏捷的同学,能得到更多的互动机会。而更多的学生则被老师遗忘在墙角里。最终,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就形成了。

(二)教师层面的因素

1.教学的能力

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知识点,教师反复说了很多遍,可学生就是不能理解。这往往是教师缺乏教学能力的表现,教师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因为学生的经历不足,知识有限,所以出现了教师认为很简单,对学生而言却很难理解的地方。这样,师生的互动不在一个水平上,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2.角色的定位

教师在互动过程中占有主导角色,他掌握着课堂的支配权;而学生是被支配、被控制的角色。互动不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对话,而变成了在教师的控制之下的单独说教。虽然有些教师能够在课堂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但是启发的主体是老师,学生的互相启发的精彩内容往往被忽略。很多教师在师生互动中很少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索、批判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很少去留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认真钻研的能力,时间长了,学生的探索精神、问题意识逐渐退化。

3.互动的技能

教师课堂互动的技能是影响师生互动的另外因素。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教师缺乏课堂交往与互动的技能训练,缺少与学生互动的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适应了教师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也缺乏互动的意识和技能,课堂上死水一潭,没有生气。

(三)学生层面的因素

1.生理层面的原因

充沛的精力是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必要条件。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睡眠和足够的营养,小学生如果睡眠不够,营养跟不上,课堂上的互动必然受到影响,甚至无法开展。很多教师都有深刻的体会,特别是处于春末夏初下午的第一节课很难上,学生们很容易犯困,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总瞌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没有考虑学生的生理因素,认为学生不配合学习,使课堂互动出现困难。

2.心理层面的原因

在课堂互动中,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学习兴趣,必然不会有学习热情,没有认真学习的动机,课堂中很难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我们应该看到,兴趣、动机和师生互动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课堂互动离不开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另一方面,积极的课堂互动也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在心理层面又分为学习者个体因素以及学习者群体因素。一是学习者个体的因素。性格外向的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和实施教师互动的意愿,配合教师的互动行为,并主动地发动与教师的交流;自我价值感强、更自信的、胆子大的学习者也同样更乐于发动并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二是学习者群体因素。班级内的人际关系及班级氛围对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也有影响,班级荣誉感强的班级较易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师生互动;班级人际关系涣散,甚至是对立的班级却相反,一些人会把那些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的同学看成是在向教师“献媚”“想赢得教师的好印象”,而这种评论和想法在人际关系良好的班级内却不会出现。

(四)环境层面的因素

1.心理环境

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是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积极、和谐的情感活动状态。其主要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习者的求知欲和心理发展特点,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习者能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

2.物质环境

教室的大小、座位的安排、墙壁的颜色、室内光线等也对师生互动有影响。学习者集中易组织讨论,教师的目光也能注意到更多的人;马蹄形或半圆形的位置相对秧田形的位置安排就更有利于师生互动。

三、完善对策

(一)缩小班级规模

对学校的班级人数有个限制,当前我国规定小学班级人数不能超过45人。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办事,特别是在一年级入学时,严格把关。同时,对于目前已经存在的大班,可采用分班的方法或把学生分到其他学校中去。

(二)转变教师角色

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在教学中,要从权威者,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良好教学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三)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在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基础上,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不仅注意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也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

(四)改变传统观念

在新的形势下,学校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及以老师为中心”的模式,而应建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的教育理念。同时,要摒弃学科轻重的错误观念,无论主要学科还是常识学科,它们都是学生互动的主阵地,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场所。

(五)创建民主氛围

在课堂中创建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师生有效互动的保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建适合学生参与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充分进行互动和交流提供机会。在教学中,教师不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赞同学生闪光的观点,不随意批评学生。

(六)安排合理设置

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穿插课程安排,特别关注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将知识学科、常识学科交叉安排,以防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效应,特别是下午的第一节课,应尽量安排学生活动的课,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打盹的现象。同时,教室的布置也应宽敞明亮,座位的安排既要符合教学要求,同时也要经常变换,以让学生感到新鲜。

四、结语

总之,师生互动在小学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只要把握其中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因此,还要继续深入地研究当前教育背景下师生的互动特点,为切实做好小学教学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

[2]丁岩.小学师生课堂互动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王芳.小学生士生互动的差异性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3.

[4]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情境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高校贫困生档案运行模式探析 下一篇:浅析我国山寨产品消费的动机和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