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细节,成就精彩课堂

时间:2022-10-08 11:44:25

关注课堂细节,成就精彩课堂

摘 要:“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说。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教学与其说是他工作的主体,不如说是他创作的平台。而要想创作出一件精彩的作品,就要像戴维说的那样―――关注每一个细节,因为整个课堂其实就是一个一个细节的整合体。下面我结合具体的科学学科教学实践,从教学方式、肢体语言、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处理好细节。

关键词:课堂细节;教学方式;肢体语言;评价方式

一、关注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教”大于“学”。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享受到乐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甚至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谈话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如在上《物质的溶解性》这一课时,我将教学内容融入生活情境中。以到学生家做客学生泡糖水招待我为切入点,引出课题《物质的溶解性》。再以不够甜,学生为我加糖,不小心加多了,有少部分糖留在杯底没溶解,引出“一定量的溶剂中所能溶解的物质的量是有限的”。因为有糖没溶解完,我问学生:怎样才能将剩余的糖溶解完?学生说加水、加热。于是我将有糖残留的两杯水分成两份,分别进行实验。得出:1.温度、溶剂的量改变,蔗糖的溶解数量是有限的;2.溶解能力受温度的影响。于是将刚才的结论进行完善。进而提问: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学生进行科学假设,我们再根据学生所建立的假设,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探究。这样,整节课就在轻松的谈话和活跃的探究过程中有序地进行开来。这样的教学体现了科学来源于生活,整节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很好,课堂教学效率很高。

二、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肢体语言

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不但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让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例如在讲述密度计构造,讲到密度计下端玻璃泡内小铅丸的作用时,我给学生摆了两种姿势:立正和扎马步。问学生:当对面有同学向你冲过来,为了防止被撞倒,你会选择哪种姿势?这时学生的热情马上被我的肢体语言调动起来了,纷纷回答:扎马步!然后我再把问题迁移到铅丸的作用上,学生很容易就得出:小铅丸的作用是使密度计的重心降低,使密度计能够直立在液体中。通过肢体语言,我将问题形象化,学生容易理解,学习兴趣也高,知识记忆也深刻。

三、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方式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并指出要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

因此我们在评价的时候要注意多采用激励性评价,营造一种心理安全的教育氛围,激励学生的学习。例如,课堂上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声音有点小,我就会说:“你的回答很精彩,如果声音再大点,那就更棒了。”

除此之外,我们在评价时还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学生,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和积极的情感。如在上《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课时,我请学生构建“一杯水向空气中扩散”的模型。然后我请了两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所构建的模型。A生构建的模型如图1所示,B生构建的模型如图2所示。这时,我并不急于对两位学生的模型给予评价。而是让两位学生相互参考,然后自评。A生对自己的评价是水分子的运动方向不应该全都向上,而应该像B生画的一样运动方向是杂乱无章的。B生对自己的评价则是“很好”。然后我又请班级其他同学对他们的模型进行评价。有学生指出:水分子间隙应该是下面小一点,因为下面是液态水;上部水分子间隙应该大一点,因为上部是气态的水蒸气。学生自评和互评后,我又请学生构建了一个更完善的水扩散模型,如图3所示。很显然,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学生参与度高,而且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县台州初级中学)

上一篇:创造源于模仿 下一篇:如何改进高中英语翻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