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主学习的语文课堂

时间:2022-10-08 11:19:42

构建自主学习的语文课堂

【摘 要】

只有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构建自主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

学习方式 自主课堂 有效学习

我们的语文教学走进了一个繁琐分析、机械训练的怪圈:教师担心学生听不懂,一个劲地讲,学生动口、动手的机会少,学生只做听众、埋头做题。而教学效果却并不让人满意,总是“耗时多,得益少”,我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出路在哪呢?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转变观念,改变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构建自主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当前,新课改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理念已得到教师普遍认同,思想上有了转变,但在教学实践中,盲目的探究活动,流于形式的合作交流等种种现象,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效率低下。面对课时少,课程内容多的现实,我们探索和构建自主学习的语文课堂,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分为 “目标定向――自学展示――评价反馈”三大环节。

一、目标定向

教师在课前应认真钻研教材,同学科教师坚持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本节课重难点,确定学习目标,把握一节课要让学生学到什么、怎么学,并把学习目标设定在学案上。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既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进行探究,学习做到目标明确。

二、自学展示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完成教师提供的自学引导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独立学习后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小组、组间进行交流,交流自己学到的知识,学生可以利用班级内的黑板进行学习成果展示,也可以用文字或语言形式展示,还可以通过师生对话进行展示,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现状,视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的程度再加以引导点拨、升华感悟、坚持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领,不同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征,引领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引领应该是核心。教师的引领就是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这就要求教师平时一定要关注课堂教学细节,不放过学生的任何一个不良学习习惯,纠正之、强化之。并且潜心研究自己的课堂评价和引领艺术,引领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活而不乱,让学生一门心思用到思考问题上,愉悦地、专注地、有效地学习。让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服务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示范或向导。

三、评价反馈

评价主要是对前面学习情况的评价总结,主要有小组内组长对各成员在小组内参与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对组内成员课堂表现情况进行小组内交流讨论后给予星级评价,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对表现好的学习小组的表现给予星级评价,通过评价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反馈是对学生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当堂检测,教师在设定教案时要精心设计本节课的检测练习题,练习题注重有层次性,抓住重点知识,通过这一环节,使教师能够真正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

综上所述,我在结合学校现有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构建自主学习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自主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方面进行了有效地探索。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以探究活动为主的自主学习,以小组交流展示为主要形式,以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为核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有效改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理念,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生成。

上一篇:惯性思维,成就好文章 下一篇:高中语文诵读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