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子兵法》体悟班主任工作之要义

时间:2022-10-08 10:35:49

从《孙子兵法》体悟班主任工作之要义

摘 要: 《孙子兵法》是古代杰出的军事理论专书,由于扎根于中国的主流哲学,其所蕴含的战略战术思想可以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该书关于将帅领兵策略的部分论述,对我们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孙子兵法》 班主任工作 素养 管理策略

笔者近读《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兵法》)[1],或是出于职业的敏感,每读一篇便情不自禁联系到自己所从事的班主任工作。《兵法·作战》云:“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意谓将领关乎百姓命运、国家安危,俗话说得好:“三军易得,一将难求”,[2]“一将无能,累死千军”(或一将无谋,累死千军)。[3]班主任号称学校里最小的“主任”,好歹也是个官,既然是官,那就有点将领的意思了。作为一个班级的“将领”,班主任对所带班级的影响巨大,一个班级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个人素养及管理策略。愚以为《兵法》中的诸多见解完全可以移植于班主任工作。

1.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地形》)

此句涉及将领中“国宝”的素养问题。作为将帅,进不贪求战胜的功名,退不回避失败的罪责,只求国家和军队得以保全,符合于国君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将帅才称得上国家最宝贵的人才。合格的班主任也应该不为名利,任劳任怨,勇担风险,勇挑重担,关注集体的成长,留意个体的发展。这样做不仅“利于主”,而且利于教育之大业。如果管理班级唯名利是图,只在乎奖金、荣誉,或唯“马首”是瞻,只为应付领导检查,就与“班主任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4]这一神圣标准相去甚远了。

2.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始计》)

将帅必须具备足智多谋、赏罚有信、部属、勇敢坚毅、执法如山的基本素养。移之于班主任身上,那就是优秀的班主任应做到灵活自如、诚实守信、关心学生、大胆管理、树立威信。相信此“五德”兼具的班主任必然会大受学生欢迎,一定有望成为“引领者”、“导师”,也一定有望赢得不少的名与利。

3.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始计》)

此条是说赏罚是否分明是衡量军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赏罚不明是兵家大忌,更是班主任工作之大忌。有的班主任,规章制度定得很好,但是事到临头却无法摒弃主观情绪的影响:犯错误的是教师喜欢的好学生,那就下不为例;如是品学兼差的后进生,那么罪加一等。有些教师在学生中没有威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到“信”,赏罚不信,做事不公,学生怎么会尊重你呢?生命有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尊重与公正,这是作为个体的人最需要的两样东西,也是班级奖罚应坚持的根本前提。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尊重与公正大抵是逃不脱的。想想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例子,该赏必须赏,该罚还要罚,但要注意有罚定要有赏,重罚必有重赏。罚是不可以单独存在的,只罚不赏很容易激起人的逆反心理,使人抗拒。赏罚分明还要把握灵活性原则,必要时可改罚为赏,还可只赏不罚。魏征告诫唐太宗:“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5]由此想到赏罚的班规要有稳定性,而不是左右于班主任的个人情绪。罚不责众,雷霆震怒务必要有针对性,切忌对着全班发火。班主任的情绪可以调节,师生情感有了隔阂就不好办了。就算是错误大得很,但犯错误的毕竟只是部分同学,还有很多人至少没有“同流合污”(应该奖励才对呀),打击面过宽是极不公平的。

《兵法·火攻》“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讲了近似的道理。国君不可凭一时恼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凭一时怨愤而与敌交战,关键要看是否有利于国家利益。恼怒可以重新欢喜,怨愤可以重新高兴,损兵折将以致亡国灭种可就为时晚矣。班主任一定要适度控制并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把握灵活性原则,做到柔中带刚、以柔为主、外刚内柔、刚柔相济。刚处决不能柔,柔处断不能刚。班级常规工作、学生致命的弱点、原则问题一定要刚;学生在理的地方、非原则性的问题、自己尚不明晰的突况及其他不必走“重”的地方则务必要柔。《史记·项羽本纪》中樊哙有言“大行不顾细谨”,[6]中国古代的《棋经十三篇》有云“弃小不就者,有图大之心”,[7]都可用来描述班主任工作的灵活性原则。

4.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行军》)

这句是说要用怀柔宽仁的手段教育士卒,而用军纪军法管束规范士卒,这样就必定会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拥戴。平素能严格贯彻军令,管教士卒,士卒就会养成服从的习惯;反之,士卒就不会服从。常见初出茅庐的班主任喟然慨叹:自己整天马不停蹄,忙得焦头烂额,班级治理却不见成效,而一些老道的班主任似乎无所事事,班里却井然有序。殊不知这些班主任也并非“垂拱而治”(《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8]),他们只是“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做到文武相济而已: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班风、学风、班训、班级公约、班干部执勤制、班级日记制、班级积分制、小组合作制等,进而辅之以前途理想道德教育、班风学风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正面教育扎实有序,班级氛围便能整齐划一。如出现个把问题,便毫不客气,“齐之以武”(这里的“武”不是横眉冷对以致拳脚相加)。《兵法》名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也应给班主任们一些启示。

5.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虚实》)

大凡军队的态势就好像水的状态,水流总是避开高处而奔向低处;军队的态势,也是避开兵员装备最充实的敌人,而攻击遗有虚隙的敌人。水因地形而决定流向,军队则据敌情而决定取胜的方略。高明的将领,“形兵之极,至于无形”(《虚实》),高明的班主任也会修炼内功,使自己有修养、有城府、有内涵,在必要的时候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实相间,“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始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让学生找不到规律。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行云流水般富于变化,有时风和日丽,有时则“血雨腥风”。他爱学生,关心学生,却让学生感觉到他的严厉;他批评学生,惩罚学生,却让学生感受到他的爱心。他只有虚实两种招数,但他的办法却无穷无尽,用之不竭,他工作轻松,效果也极好。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关键在于“避实击虚”。如有的学生突然冲动甚至情绪失控,又遇班主任批评不慎,学生觉得冤枉,就可能与班主任当面顶撞。此时班主任万不可大为光火,也不可与其纠缠细节,而应避其锋芒,待其冷静下来再与他计较也不迟。学生做了冲动的事情,如果班主任处理得当,就会让学生事后从心底里生出追悔莫及的感觉,班主任的教育便成功了。此所谓“欲擒故纵”之法。

自古以来,熟读兵法的人何其多也,可是能百战百胜的将领何其少也,而类似赵括那样只会照搬兵法终致误国的例子又何其多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因而真正成功的班主任应该做到随机应变,正如《兵法》所云:“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

当然,班主任工作之于兵法,可谓小巫见大巫,将班主任工作譬之于兵法,更有小题大做之嫌。但不妨设想,《兵法》不仅在中国军事史上影响深远,而且许多军事家将《兵法》的思想付诸实践总能无往不胜,如今其博大精深的谋略思想已被广泛运用到商战、外贸、处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能把握其精髓并灵活运用,定能做好班主任这个芝麻官。

参考文献:

[1]孙武原著、细益.孙子兵法(新课标学生课外必读丛书·第2辑)[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2]耿文辉.中华谚语大辞典[Z].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891.

[3]施宝义,李云飞.通用谚语词典[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537.

[4]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Z].北京:教育部基教一司,2009.

[5]魏征.谏太宗十思疏[A].董乃斌.中国文化读本[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175.

[6]孙良明.高中语文课本成语典故注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126.

[7]何因.围棋入门(第2版)[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8.

[8]钱宗武.尚书入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191.

上一篇: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下一篇:老公与情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