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验为基础创新初中物理教学

时间:2022-10-08 09:01:30

以实验为基础创新初中物理教学

摘 要:创新发展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动力。教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改革传统的物理实验课改教学模式,创建新的物理实验课教育模式。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物理教师在继承传统的实验方案的同时经过深入反思和反复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取得了丰硕成果。

关键词:创新模式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创新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创建新的领域。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了为基本价值取向,拓展视野孕育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知识、技能积累到一定量时,我们对事物认识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物理的实验教学体现质变的这一过程。所以创新物理实验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验课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重视实验创新改革是落实课改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课程重要的资源。[1]

一、物理实验的创新改革首要的是创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创新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物理实验就是建立在物理的定义、定理、定律等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的。物理实验不仅仅局限于现行教材中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学生熟悉的的实验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进而通过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起到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我们做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实验当中研究事物内在的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2]

课本中的一些实验设计大多现象明显,教学效果突出,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合理改进,以达到更好效果。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笔者改进装置用化学实验中的大号试管代替烧杯,达到如下几个优点:(1)保证了水的质量不会偏多。(2)无需考虑水的初温。(3)直接对试管加热,减少了原装置中石棉网的吸热和散热的过程,且试管口相对较小,散热也慢。再如,“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教学,不用教材提供的仪器。改用点燃的蚊香和一个去掉底的蓝色的大可乐瓶制成烟雾室,再用学生激光笔发出的激光照射,可看到一条笔直的光路。

时代需要改革和创新,实验教学同样需要大胆创新,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打破陈规,大胆创新。

二、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创新教学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来自于他的手指头”这就一针见血的点明了动手的重要性,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动手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推理判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使做实验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的创新过程。

1.演示实验的创新教学过程。

用演示实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理解巩固和深化知识。用演示实验解决抽象疑难问题。如布朗运动、浮力的作用和反作用力等,生动直观言简意赅。事实证明具体形象要比语言文字更易记住。另外演示实验所表现出的良好的实验素养也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演示实验的创新教育教学,使其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功用。

2.创新思路增加随堂实验教育效果。

课堂创新教育教学思路应该做好随堂实验教学环节。即边学边做实验。随堂实验配合课堂教学内容,通过亲自做实验去探索获取知识。对于一些不宜演示的重点实验又与课本知识密切相关的小实验,如:欧姆定律 电表。秒表 温度计,滑动变阻器等。随堂实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知识的掌握,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推广和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课堂教学演示实验进入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育教学,多媒体教学改革能将抽象化的演示实验变成更加直观、形象。

3.创新教学思路鼓励学生设计参与实验。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有效途径就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参与实验,例如,学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节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出经典问题,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更重?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通过测量自己得出答案。或者再让学生思考同体积的的棉花和金属哪个更重?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这样就会使学生对物体的密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再如,教学“透镜极其应用”的实验教学中,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观察任务,现实生活中哪些物品运用了光的反射折射原理,学生可能发现的有近视镜和老花镜,放大镜等,通过实验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实验结果,大家再相互交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参与实验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3]

三、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察思维能力,开展课外活动

在教学中 ,观察事物是科学实验方法中第一步,也是我们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也是我们用科学方法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我们要观察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的很多物理知识也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如对于彩虹,自然界在特定的雨天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而在物理教学中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亲眼见到。通过实验,学生观察得到共识。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工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学生学习了实验这种探索事实的根本方法。

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课本里的小实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一些简单器材和自制仪器独立完成。如学完“浮力”知识后会制作潜水艇模型,学完“光”的反射定律后,制作简易潜望镜,学完“安全用电”后学会安装照明电路,排除电路的故障。学完“照相机”组织摄影实践活动。再如,组织学生学习修理弹簧秤,自制溢水杯等简单仪器和小家电的使用和维修。形式多样,多渠道开展实践活动课,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实用意识。对开发学生智力,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科学素质都很有效果。[4]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的能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完成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探求知识大门的的钥匙。打开了一扇创新的大门。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去动手去思考去总结,形成创新意识。学生在完成一个个试验之后,能够利用发散思维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形成学生的创新恩能力。培养出大量的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方式方法。[5]

参考文献

[1]白梅.国内外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及发展概况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

[2] 朱正元.物理演示实验与自制教具[M].江苏:人民出版社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编理科教学实验手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4]王兴乃等.中学物理仪器的使用和检修[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5] 安忠,刘炳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创新政治,激活课堂 下一篇:一个"想当然"化学问题的实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