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注意五脏六腑的补益

时间:2022-10-08 08:54:57

冬日严寒干冷,不利于呼吸系统健康,是感冒、流感、急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多发季节,如果患者对感染控制不力,可引发急性肺炎,严重者可能致命。所以,冬日养生应该充分调动五脏六腑的潜能,增加身体尤其是呼吸系统的免疫力,尽量避免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

那么,怎样增强心肺功能,避免呼吸系统感染呢?笔者就此请教了安徽中医药大学专家教授。专家嘱咐,冬日要调动五脏六腑的潜能,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坚持冬日锻炼,增强体质

很多人到了冬季畏寒畏冷,不愿意出屋,特别是北方较寒冷地区居民和城镇居民尤甚。冬日本来户外活动就相对较少,心肺功能得不到锻炼,如果不出屋,室内又封闭得比较严实,且有的人家还在室内做饭或者烧煤取暖,污浊的室内空气对呼吸系统健康很不利。即使不在室内生火,冬日室内空气流通的也比较慢,比夏日污染程度高。所以,冬日也应该注意室内通风,每天最好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同时应该注意到室外去运动。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说无论寒暑,一年四季要坚持锻炼。冬日户外运动会使人在寒冷时流速较慢的血液流通加快,心肺功能得到锻炼,免疫力增强。

然后就是冬日进补问题了,中医讲究冬日进补,天寒地冻尤其需要补益心肺,当然也有不同的针对性。

增强呼吸系统防御功能

冬季空气质量相对而言不如其他三季好,有点污浊,往往造成体弱者肺气不足。肺气不足,不仅引起整个呼吸系统功能减弱,而且也会影响到心脏功能,影响元气的生成,从而导致全身气虚,体倦乏力、气短自汗等症状,或者出现喘咳气短、自汗畏风、面白神疲等状态,这种状态最易引起感冒。所以心气虚弱的人,在饮食上应该重在补肺气固体表。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冬虫夏草、黄芪、白果、红参(高血压者不宜)、核桃、茯苓、白术、山药等药食两宜的中药,或者服用专门增强呼吸道与体表免疫力的玉屏风散。

有一个冬虫夏草核桃肉小米粥的膏方:小米100克、核桃肉50克、冬虫夏草5克,将冬虫夏草、核桃肉用布包好,将药包与小米同煮粥,粥熟取出药包,喝粥吃冬虫夏草、核桃肉。这种粥具有补肺气、止咳喘的作用。

增强胸腺免疫功能

胸腺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位于心肺之间的胸骨后,靠心肺之气支持供养。一些平素心血虚弱的人,常有心悸、心慌、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精神萎靡等症状。寒冷的冬季可使这些症状加重,从而减弱人体抗寒能力,减弱胸腺的功能。冬日心气虚弱者养生重点在于补血养心,以增强心肺功能。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多食用阿胶、党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桂圆肉、当归、大枣、黄精等药食两宜的中药。

还可食用桂圆大枣小米粥:小米100克、大枣20克、桂圆肉15克,将大枣、桂圆肉与小米同煮粥,待粥熟,喝粥吃大枣、桂圆肉。此粥具有养心气、守心神的作用。也可将桂圆、莲子肉各30克,大枣30克,枸杞子15克,糯米100克,加水用大火烧沸,再改为小火慢慢煮至米粒烂透即可。常服此粥可养心补血,养颜安神。

关注血压、平肝降火

冬日天气寒冷,全身血管收缩,血流减缓,容易引起血压升高,肝阳上亢。很多中老年人冬天容易出现头晕、头痛、耳鸣、易怒、失眠等症状,一测血压升高了不少。高血压患者冬季尤其要注意平肝降火、降低血压。如果血压调整不及时,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症状以外,还可能引起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等脑中风症状。所以,冬日养生不可忽视血压。如今降压药物很多,大都效果不错,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要自己盲目服用。

中医平肝降火的办法比较多,可以用天麻、、桑叶、决明子各10克煎汤代茶饮用;也可以将天麻20克,银耳、各10克,桑叶6克,用纱布包好,同糯米100克入锅,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后调入适量蜂蜜服用。这种粥有辅助降血压的功效。

温胃健脾

冬季寒冷易伤脾胃阳气,导致胃寒、消化不良、慢性泄泻。若年老体弱火力不足,冬季受寒就更容易引起虚寒性腹泻。针对这些症状,除用药以外,也可用饮食调节。中医温胃健脾的办法也比较多,可以多食肉桂、八角、花椒、胡椒等热性香料调制的饮食,因为这些调料具有温阳健脾化湿的作用。大枣茯苓粥效果也不错,方法是将大枣10枚、山药30克、茯苓30克、白术10克、粳米100克共煮成粥,每天早餐食用。大枣茯苓粥具有温阳健脾、止泻的作用。

温补肾气

中医认为,人体在冬季发挥抗寒作用的主要内脏是肾,因此冬天寒冷之气最易伤肾气。肾气虚衰时,可导致人体免疫能力全面降低,并可导致人的容颜暗滞、鬓发斑白、齿摇发落、皱纹满面、未老先衰。所以冬天宜多食用杜仲、芝麻、核桃仁、肉苁蓉、鹿茸、海马、海龙等补养肾阳的药食。

也可食用鹿茸山药羊肉汤:将鹿茸3克,羊肉、鲜山药各200克,胡萝卜6片一起放入盅内,加入葱姜盐等调料,盖上盅盖,移入蒸锅蒸三四十分钟即成。此粥具有温肾强精、增强全身免疫力的作用。高血压者服用此类药,须用西药严格控制血压,否则不宜。

对症用药进补

由于冬日寒冷,容易导致外寒而内火发作,上部有火症见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甚微咳。针对这些症状,可服用黄连上清丸(片)清上部之火;中焦有火典型特征是“吃不下”,表现为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或时而嗳腐吞酸、呃气上逆、脘腹胀满、饮食少进。可服用牛黄清心丸、清胃散等清胃火;也可以食用山楂、麦芽、鸡内金等助消化;下部有火典型特征是“拉不出”,表现为大便秘结、小便少且赤黄、混浊有味。常用对症药物有三、当归龙荟丸等等。当然,上述这些药物要在专家和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免得寒热相反用错药物。专家提醒,热性体质者冬季宜常食清热去火的果蔬,比如白梨、香蕉、猕猴桃、黄瓜、冬瓜、萝卜等等。编辑/谭明

上一篇:做个快乐的“生姜族” 下一篇: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营养治疗膳食与配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