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10-08 07:19:30

【摘 要】本文从防水材料使用、防水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造成屋面渗漏的原因,并按照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的规定,根据不同原因提出相应控制措施。

【关键词】屋面;渗漏;原因;防治措施

近年来,屋面渗漏作为一种质量通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已成为房屋质量投诉的重点,投诉量持续居高不下,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仅2013年上半年,笔者所在城市居民投诉房屋质量问题,就高达167起,其中涉及房屋渗漏的91起,占到投诉总量的55%左右。屋面渗漏问题看似很小,但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又与居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应及时进行预防和控制。

1、造成屋面渗漏的原因

屋面渗漏作为当前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对施工现场监督和质量投诉情况分析,参照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的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防水材料质量

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好坏,关键之一就是要确保防水材料质量,并按照相关规范规定选用相应的防水材料。目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知名品牌的山寨产品“满天飞”,以次充好,即便是同一品牌的产品,质量也千差万别。有些销售人员无相关专业知识或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对材料性能进行选择性介绍,造成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材料性能、适用范围、使用条件不能全面掌握,虽按规范标准施工,但由于材料本身缺陷达不到工程所需防水功能,导致屋面渗漏。有的防水材料虽质量合格,但不符合实际工程的防水性能、耐热度、延伸率、耐火性和抗老化性等指标要求,造成选材不当,引起屋面渗漏。

1.2屋面防水构造

“据调查表明有70% 的屋面渗漏是由于细部构造的防水处理不当引起的”,主要表现在:

1.2.1屋面天沟、檐沟和水落口的渗漏。 在现场察看时,经常发现屋面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太小,有的甚至有倒坡现象,有的水落口高于沟面,这就使屋面天沟、檐沟排水不畅或积水,因而产生渗水。

1.2.2山墙和女儿墙泛水部位的渗漏。 山墙、女儿墙一般采用的是砖砌体,而屋面板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板,设计过程中对这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未加考虑,在相同的温度下,由于两种材料变形不同,致使其连接部位产生裂缝,雨水沿裂缝渗入室内。

1.2.3变形缝的渗漏。变形缝的渗漏最常见发生渗水的是采用铁皮顶盖的变形缝,有的镀锌铁皮顶盖未按设计要求的流水方向搭接或接口加焊,造成顶盖固定不牢。有的未按设计要求,乱堆放杂物,顶盖被压坏或变形,产生雨水渗漏。还有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不周全,导致因防水层卷材未断开被拉裂,有的变形缝未加干铺卷材封盖或加了而未达到设计规定要求,有的未做附加层等原因而产生渗水。

1.3施工工艺

施工因素也是引起屋面渗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防水材料和防水设计符合规范规定,但因施工质量低劣,仍会引起屋面渗漏,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质量。造成施工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施工时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蜂窝麻面,面层压光不好,早期脱水,养护不及时,现浇板内穿线管、接线盒因未充分固定而在浇筑混凝土时上浮,造成板面产生裂缝而引起渗漏;屋面工程施工时特殊部位的处理不当而引起渗漏;山墙,女儿墙,檐口,天沟,雨水口,雨水管穿过防水层等地方在施工时未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而导致的屋面渗漏;防水层的施工方法不对,施工顺序不对,分格缝的设置不当等而引起的渗漏。

2、屋面渗漏控制措施

屋面工程是房屋建筑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分部工程,屋面质量的好坏、优劣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应按照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的规定,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1严把质量关,应根据屋面不同的防水等级要求,确保防水材料质量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或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监理单位应进行见证抽样检测,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取样复检,严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的防水材料。同时,应根据工程所处地的地理位置、环境、温度和湿度,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并按照各自的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2.2由于细部构造部位形状复杂、变形集中,构造防水和材料防水相互交融在一起,所以屋面细部节点的防水构造及所用卷材、涂料和密封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2.1瓦屋面檐沟和天沟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伸入屋面的宽度不应小于500mm; 檐沟和天沟防水层伸入瓦内的宽度应小于150mm ,并应与屋面防水层或防水垫层顺流水方向搭接。烧结瓦、混凝土瓦伸入檐沟、天沟内的长度宜为50mm-70mm ,沥青瓦伸入檐沟内的长度宜为lOmm-20mm; 验收时对构造做法必须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符合设计和现行相关规范的要求。

2.2.2 压顶是防止雨水从女儿墙或山墙渗入室内的重要部位,砖砌女儿墙和山墙应用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压顶,压顶形成向内不小于5% 的排水坡度,其内侧下端做成鹰嘴或滴水槽防止倒水。为避免压顶混凝土开裂形成渗水通道,压顶必须设分格缝并嵌填密封材料。采用金属制品压顶时,需注意扣板纵向缝的密封。

2.2.3变形缝泛水处的防水层下应按设计要求增设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应铺贴或涂刷至泛水墙的顶部;变形缝内应填塞保温材料,其上铺设卷材封盖和金属盖板变形。变形缝与屋面交接处、泛水高度和防水层收头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止雨水从泛水墙渗入室内。

2.3严格按照施工工序施工,确保防水工程质量。在防水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的实际,进行图纸会审,掌握施工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措施,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制定的规范要求和施工进度有序施工。屋面防水层完工后,应试验检查有无渗漏和积水,确保施工质量。同时,加快专业防水施工队伍的建设,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掌握施工技术规范和防水材料的施工标准,提高防水工程施工专业化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屋面渗漏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在思想上重视屋面渗漏这一质量通病,在材料使用上严格把关,在操作上严守规范,在工艺上坚持标准,并根据屋面渗漏部位和原因不同,按照《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和《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规定要求,采取相应针对措施,进行预防控制,就能消除屋面渗漏并满足施工质量要求,降低屋面渗漏投诉量。

参考文献:

[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 2012

[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上一篇:浅析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如何提高企业内部会计控制